目的: 对大花序桉叶片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分析,为大花序桉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对大花序桉叶片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比较8种净品级大孔树脂(X-5、ADS-17、D3520、HPD100、HPD722、HC-200、HPD400和AD201)对大花序桉叶片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筛选最佳纯化树脂,并对纯化参数进行优化;应用红外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MS)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对比纯化前后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如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总还原力]、酶抑制活性(乙酰胆碱酯酶、α-葡萄糖苷酶)和抗菌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欧文氏菌)。结果: ADS-17树脂对大花序桉叶片总黄酮富集效果最佳,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为:pH=3、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50%、上样液质量浓度0.9 mg·mL–1、吸附速率2.0 mL·min?1、洗脱速率1.0 mL·min?1、洗脱剂用量65 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物纯度由20.03 mg·g–1提高至36.31 mg·g–1;经红外光谱扫描发现,其含有黄酮类物质特征吸收峰,进一步利用UHPLC-MS鉴定出13种黄酮类物质;与粗提物相比,纯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峰变得更为突出,其中杨梅黄酮、杨梅苷和槲皮素纯化后的含量比纯化前分别高1.67、1.64和3.57倍;大花序桉叶片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优于粗提物,其中纯化物DPPH和ABTS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比粗提物降低0.77和11.31 μg·mL–1,与抗坏血酸(VC)的IC50差异不显著(P>0.05);纯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明显提高,其IC50分别比粗提物降低45.26和1.60 μg·mL–1;纯化物的抑菌效果也强于粗提物,粗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欧文氏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在12.50~25.00 mg·mL–1范围内,而纯化物对以上菌种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小于6.25 mg·mL–1。结论: ADS-17大孔树脂可有效富集大花序桉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后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酶抑制和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