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植被特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1 )土壤酶系统分异;(2 )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3)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5 )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特征;(6 )人类活动对森林土壤酶系统的影响。本文从土壤酶系统分异和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土壤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综述,这对于加深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选择南方有代表性的森林游憩区进行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较大。(2)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成显著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正相关。(3)森林游憩区中水体对负离子水平的影响较大。其中动态水大于静态水,瀑布大于溪流。(4)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还呈现出一定的日变化和年变化。(5 )建筑材料对空气负离子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系统介绍了常用于国外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几种心理物理学方法,从数学和经验两方面介绍了SBE法和LCJ法的异同点,综述了国外针对森林景观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最后总结了30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实践及由此摸索出来的各种森林景观元素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森林景观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不足。
系统评述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的方法等。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既有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化学过程,一般由淋溶、自然粉碎、代谢作用等共同完成。凋落物分解过程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2个阶段,元素迁移一般呈现淋溶-富集-释放的模式。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气候、凋落物性质、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气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常用实际蒸散(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简称AET)作为指标。凋落物分解速率呈明显的气候地带性,与温度、湿度等紧密相关。从全球尺度来讲,凋落物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但在同一气候带内因AET变化较小,则起了主导作用。N、P和木质素浓度、C/N、C/P、木质素与养分比值是常见的凋落物质量指标,其中C/N和木质素/N最能反映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化学性质对其分解的影响作用又与分解阶段有关。凋落叶中N、P、K初始浓度高使得初期分解较快,而后期分解放慢。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凋落物分解。尼龙网袋法(litter bag method)操作简单,是野外测定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缩微试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的指标主要有CO2释放速率、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及质量损失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数衰减、线性回归等模型来模拟凋落物分解过程。尽管对凋落物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C、N、P循环、土壤肥力维持等方面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未来研究应侧重以下方向:长期的定位观测;采用相对统一的研究方法,获得可比性强的数据进行综合;深化凋落物分解机理研究;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评价营林措施(如林分皆伐、造林、施石灰和肥料等)对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的调节作用。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波动在0.31%~1.18%、0.90%~2.51%和7.03%~29.52%之间,其中,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25a的历史资料,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天然次生林(山杨、辽东栎、灌木)、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13a、18a、25a华北落叶松)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0~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轻组有机碳含量,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46%和14%以上,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100%和27%以上;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38%和25%以上,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79%和47%以上;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0~50cm土层内的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产生影响,其含量及分配比例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并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表现为表层组(0~10cm)、主根系层组、次根系层组、根系底层组(90cm以下)几个土壤层次,各个土壤层组内差异较小,层间差异较大。
采用活体测定方法,在大气CO2 浓度(350±10)μL·L-1、70%±5%相对湿度和一定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条件下,测定了18a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中龄林针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和暗呼吸(Rd)等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Pn对温度的响应呈抛物线型,不同季节Pn的最适温度不同,在生长盛期(5月下旬)和后期(10月中旬)为25℃左右,在生长中期30℃左右,但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例外,其Pn最适温度仅22℃~23℃。Pn的最适温度与测定前5d平均最高气温更接近。gs 和E对温度的响应与Pn相似,但gs 达最大值的温度比Pn低。在试验条件下温度对Pn的影响可能主要由于非气孔因素引起。温度对gs的影响可能源于叶面-大气水汽压差(VPD)的变化和光合作用引起的胞间CO2 浓度的改变。温度对E的影响与gs 和VPD的变化密不可分。暗呼吸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但由于生理活性和所处光环境的差异,当年生针叶Rd明显高于1a生和2a生老叶。杉木针叶光合生理生态对温度变化的长期响应与适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物种和群落,结构,过程。物种只是一个不完整的替代指标。本文综述了林分尺度结构多样性指标的研究进展,可分为与距离有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和与距离无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它们反映林分的树木大小多样性、树木的水平分布格局、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文章最后讨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随着近20多年来对细根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林分细根生物量、生产和周转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成为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收集了大量研究报道基础上,对森林细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如下:细根(直径<2~5mm)生物量变化在46~2805g·m-2之间,大部分在100~1000g·m-2;细根生物量分别占地下部分总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的3%~30%和0.5%~10%;北方常绿针叶林平均细根生物量最低(216g·m-2) ,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1087g·m-2)。细根年净生产量20~1317g·m-2·a-1,占林分总净初级生产量的3%~84% ,大部分在10%~60%;从北方森林到温带、亚热带至热带森林,细根生产量呈增加趋势;针叶林细根生产在总净初级生产中的比例小于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树木细根生命周期短至数天,长达数年。细根年周转率4.3%~273.2% ,阔叶林细根周转率低于针叶林。细根生产和周转是土壤碳和养分的重要来源,细根生产向林地输入的生物量占总输入(细根生产和地上枯落物输入)的6.2%~88.7%。除气候森林类型外,森林生态系统细根生物量、分布、生产、周转还因季节、土壤类型、立地条件和生长发育阶段而异。同时,还受树木体内碳源-碳汇分配关系的控制,涉及地上净同化量、根系生长和维持所需的碳水化合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的微环境因子,包括土壤养分、水分、养分有效性及土壤温度、有毒元素、菌根和其它土壤因子等。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200~3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240~1500株·hm-2。
以蒙古栎全分布区的8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当年生枝的顶芽、叶、坚果、壳斗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5397,群体间变异(53.97% )略大于群体内变异(46.03% )。蒙古栎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随着经纬度的增加,坚果逐渐增大,坚果形状由近球形向长椭球形变异;叶形由长倒卵形向宽倒卵形变异;随着海拔升高,坚果逐渐变小。蒙古栎表型性状(顶芽、叶、壳斗、坚果)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蒙古栎群体可以划分为4类。
水分亏缺是一制约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尤其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的影响表现在树木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阐明在这些表现背后的生理生化、遗传、耐旱机制无疑有助于耐旱性品种选育。本文从DN A转录及表达、光系统Ⅰ、Ⅱ (PS Ⅰ、PS Ⅱ)、气孔运动、树木生长适应与响应、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机制、耐旱性指标筛选及转基因耐旱植物等方面,对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了评述和探讨,并对耐旱性指标筛选、耐旱性工程植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空间结构信息对异龄混交林经营特别重要。按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经理的观点,空间结构可从3个角度加以描述。对于描述种间混交和大小分化目前已有可使用的参数,这些参数用适当的花费就可以在地面调查中获得。但对于个体分布格局目前还没有如此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的角尺度可明显地减少调查花费并使详细的结构分析和接近实际的重建林分空间结构成为现实。借助于它的均值可以相对精确的确定出现实林分中林木的个体分布格局即规则、随机和团状分布。
植物多酚作为一类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在制革、化工、医药、农业、食品、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崇尚环保、提倡绿色科学的今天,植物多酚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从植物多酚的传统工业和精细加工工业2个方面讨论了植物多酚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北方地区以人工林为代表的人工植被建设中正面对一个严峻问题-土壤干化。土壤干化是北方少雨地区人工植被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显著特征是因植物蒸腾过量耗水造成的植物根系作用范围内土壤水分长时间持续地严重亏缺, 天然降水已不能有效予以补偿, 土壤表层板结土壤紧实度增大, 从而导致植物生长明显衰退以至大面积干枯死亡。土壤干化已成为这一地区人工植被建设的严重隐患。造成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直接原因是植被类型选择不当, 群落密度过大和群落生产力过高。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防治对策是, 在正确的植被建设思想指导下, 依据当地的生物气候生产力因地制宜地选择植被类型, 大幅度降低群落密度, 合理调控群落生产力, 以保持植物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补偿之间的水分平衡, 从而维持群落的持续稳产与高产。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密度和碳贮量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4683~0.5210g·g-1 ,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竹秆>竹蔸>竹枝>竹鞭>竹叶;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为50.97% ,其次为竹根,占19.79% ,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仅占4 87%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106.362t·hm-2 ,其中植被层34.231t·hm-2 ,占了32.18% ,枯落物和土壤层(0~60cm) 72.131t·hm-2 ,占了67.82 % ;毛竹林乔木层碳素年固定量为5.097t·hm-2a-1 ,与粗放经营竹林相比,毛竹集约经营10年后,竹林生态系统中碳贮量减少了8.133t·hm-2 ,但乔木层年净固定碳量增加了0.589t·hm-2a-1 。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林阶段与顶极群落阶段其居优势地位的种组分别为先锋种,次先锋种和过渡种,次顶极种和顶极种,种组替代规律是先锋种经次先锋种、过渡种最终被次顶极种和顶极种替代。随着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群落高度(0.6~16.9m)、盖度(0.29~0.79)、显著度(0.8720~21.8981cm2·m-2)逐渐提高,而密度早期增大之后逐渐降低(36328~56116株·hm-2,56116~2372株·hm-2) ;物种数(16~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99~4.72 )、均匀度(0.77~0.83)升高而生态优势度(0.16~0.05)降低;群落生物量(3.49~87.45t·hm-2)逐渐积累增大;萌生株数减少而实生株数增多,群落更新对策由早期阶段无性更新向后期阶段有性更新发展。
对3个林分(密度A:1 667株·hm-2;B:3 233株·hm-2;C:9 767株·hm-2)的测定和分析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树冠同一层内,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a生叶、2a生叶递减。强光下,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1 000~1 900 mol·m-2s-1,光补偿点很低,大致在4.780~30.114μmol·m-2s-1 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针叶光合和蒸腾的能力差异明显。枝条后部针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小于处于枝中、前部的同龄叶,却明显具有较高的量子利用效率或对弱光(以散射光为主)的利用效率,分别为当年生叶:0.006 60μmolCO2·μmol-1PAR;1 a生叶:0.017 94μmolCO2·μmol-1PAR;2 a生叶:0.012 97μmolCO2·μmol-1PAR。针叶最大光合速率可达13.335μmolCO2·m-2s-1。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杉木针叶的蒸腾效率变化于0.003 5~0.007gCO2·g-1H2O ,越靠近枝条后部,蒸腾效率越低。一般而言,阳生叶的光合能力是阴生叶的2~4倍。生长季中当年生针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有2个峰值,中部和下部当年生叶的变化幅度小于上部针叶。辐射强度、空气湿度或者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是决定叶片气孔导度、光合与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呼吸作用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多呈中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温度、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大小控制。蒸腾和呼吸呈紧密线性负相关。3个林分中,无论是2a生叶,1a生叶或当年生叶,光合强度均是密度小的最大,密度大的最小。密度越大,叶平均N素含量越低,光饱和点越低,而光补偿点越高,偏向于利用较弱的光,生长也较弱。
本文重点论述一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中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含量,除去幼龄林土壤中全K之外,均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发育阶段养分变化规律:速效N在根际和非根际均呈下降趋势;速效P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仅从中龄林至近熟林略有恢复,但全P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速效K由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升高趋势,但由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全K只是从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Cu、Zn、M n含量,从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大幅度下降,中龄林至近熟林在非根际土壤中略有恢复。关于土壤酶活性变化,无论是水解酶类、还是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在杉木幼龄林时期,均是根际土壤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着林木生长至近熟林,则逐渐出现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林阶段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均多于非根际土壤,从幼龄林至中龄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均呈下降趋势,但放线菌数量在增多,由中龄林至近熟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数量趋于提高。在杉木生长过程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的属、种及数量发生的变化,指示了土壤性质恶化的动态变化,通过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研究,为揭示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恶化机理、找出防治的技术途径,提供了较明确的科学依据。
1989-1991年,分别在山东(Ⅰ-69杨)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五种方法(整树容器法、热脉冲法、快速称重法、稳态气孔计法和微气象法)进行了蒸腾耗水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以整树容器法测定的单株日耗水量为100%,则水分饱和下快称法相应值为130%-140%;气孔计法值为291%;热脉冲法值为90.14%。2.以热脉冲法测定的日耗水量为100%,则快称法的测值为88%(六年生树)与112%(二年生树)。3.气孔计法测值高于快称法,在宁夏干旱地区为后者的130%-190%,在山东较湿润地区为240%-320%。4.微气象法中午蒸腾值十分接近整树容器法与热脉冲法,其误差小于2%。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对欧美国家森林健康研究的发展历程、森林灾害类型和致害因素、森林健康监测计划、森林健康监测网络和监测技术、森林健康监测指标、森林健康的评价及森林健康调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简要回顾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中国目前的森林健康理论和技术还不是很完善,表现在对林木生长环境监测的重视不够,森林服务功能的考虑不足;森林健康评价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健康监测,缺乏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方法和预测能力;指导森林健康经营的能力不足,尚未进行森林健康调控的系统研究总结,缺乏成套技术。提出:1)森林健康应是对森林结构、森林环境、森林功能3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森林健康经营是通过经营管理而合理地调整森林的结构、环境、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立地环境、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的统一,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其功能多样性;2)加强对森林健康的监测、评价与预测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是林业经营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建立森林健康监测网络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需求;3)森林健康经营是全球变化条件下实现森林多功能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和新要求,急需加强相关基础性研究和国际交流;4)森林健康具有格外鲜明的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综合性特点,需政府加强协调和促进部门合作,并制定国家长期森林健康监测、评价、调控计划。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共收集了4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就该区域而言,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6个,即: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
(月刊 1955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林学会 出版:《林业科学》编辑部 主编:尹伟伦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08/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488 国内邮发代号: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