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本刊编辑部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2019年刊发的245篇论文进行检索,《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流行现状、防治技术与对策分析》(作者叶建仁)等50篇被引频次过13,现予公布,日前已向作者颁发高被引频次证书。
论文被引频次从文献传播的角度反映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影响力和国内外同行认可度。本刊公布年度高被引频次论文并颁发证书,对培育优质稿源、促进学术交流将起到推动作用。
《林业科学》2019年高被引频次论文 |
||||
(数据来自2022-12-8中国知网) |
||||
序号 |
文题 |
作者 |
年/期 |
被引频次 |
1 |
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流行现状、防治技术与对策分析 |
叶建仁 |
2019/9 |
128 |
2 |
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 |
2019/3 |
47 |
3 |
濒危植物格木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 |
李洪果、陈达镇、许靖诗、刘光金、庞晓东 |
2019/4 |
36 |
4 |
基于FCM和分水岭算法的无人机影像中林分因子提取 |
李丹、 张俊杰、 赵梦溪 |
2019/5 |
36 |
5 |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王艺、贾忠奎、马履一、邓世鑫、朱仲龙 |
2019/7 |
34 |
6 |
油茶苗圃炭疽病原菌鉴定及抗药性 |
李河、李司政、王悦辰、刘君昂、徐建平 |
2019/5 |
29 |
7 |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
刘济铭、陈仲、孙操稳、王连春、何秋阳 |
2019/6 |
29 |
8 |
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
杨桂娟、 胡海帆、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
2019/11 |
27 |
9 |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 |
杨安娜、陆云峰、张俊红、吴家森、徐金良 |
2019/1 |
27 |
10 |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差异 |
王超群、焦如珍、董玉红、厚凌宇、赵京京 |
2019/5 |
26 |
11 |
中亚热带2种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 |
陈金磊、方晰、辜翔、李雷达、刘兆丹 |
2019/2 |
24 |
12 |
采伐强度对东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
何怀江、张忠辉、张春雨、郝珉辉、姚杰 |
2019/2 |
23 |
13 |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分布与景观格局 |
邱霓、徐颂军、邱彭华、杨文槐、杨秀 |
2019/1 |
22 |
14 |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
古琳、王成、王艳英、王晓磊、孙振凯 |
2019/6 |
22 |
15 |
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曹红雨、高广磊、丁国栋、张英、赵媛媛 |
2019/8 |
21 |
16 |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粗木质残体储量及特征 |
黄力、高祥阳、齐猛、周侠、杨超 |
2019/1 |
20 |
17 |
基于新型最大熵模型预测刺槐叶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在中国的适生区 |
赵佳强、 石娟 |
2019/2 |
20 |
18 |
基于高分2号遥感数据估测中亚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
刘鲁霞、 庞勇、 任海保、 李增元 |
2019/2 |
20 |
19 |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植物丹霞梧桐的潜在生境评价 |
王卫、杨俊杰、罗晓莹、周长江、陈世发 |
2019/8 |
20 |
20 |
高分影像树种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确定方法 |
刘金丽、 陈钊、 高金萍、 高显连、 孙忠秋 |
2019/11 |
19 |
21 |
红树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周婧、 杨琦、 李钢、 徐静 |
2019/1 |
19 |
22 |
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任学敏、朱雅、陈兆进、丁传雨、李玉英 |
2019/1 |
18 |
23 |
遮荫对中华金叶榆和鑫叶栾叶片呈色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黄亚丽、 张军、 樊英利、 刘易超、 杨敏生 |
2019/10 |
18 |
24 |
毛竹林覆盖经营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王波、李琴、朱炜、陈文海、祝虹梁 |
2019/1 |
17 |
25 |
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对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陈丹 |
2019/1 |
17 |
26 |
核桃JrGA2ox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功能验证 |
张佳琦、胡恒康、徐川梅、胡渊渊、黄有军 |
2019/2 |
17 |
27 |
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
王好运、 吴峰、 朱小坤、 谢维斌 |
2019/3 |
17 |
28 |
基于两期无人机影像的针叶林伐区蓄积量估算 |
周小成、 何艺、 黄洪宇、 许雪琴 |
2019/11 |
16 |
29 |
基于MaxEnt模型的胡杨潜在适生区预测 |
厉静文、 郭浩、 王雨生、 辛智鸣、 吕永军 |
2019/12 |
16 |
30 |
杏壳半纤维素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特性 |
邓丛静、 马欢欢、 王亮才、 朱正祥、 周建斌 |
2019/1 |
16 |
31 |
秦岭南坡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 |
卫玮、 党坤良 |
2019/5 |
16 |
32 |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交界域火灾风险分析 |
侯晓静、 明金科、 秦荣水、 朱霁平 |
2019/8 |
16 |
33 |
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 |
王文杰、杜红居、肖路、张建宇、仲召亮 |
2019/9 |
16 |
34 |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花期同步性 |
陈坦、张振、楚秀丽、金国庆、周志春 |
2019/1 |
15 |
35 |
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适宜分布区预测 |
吕振刚、 李文博、 黄选瑞、 张志东 |
2019/3 |
15 |
36 |
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刘海轩、 许丽娟、 吴鞠、 徐程扬 |
2019/4 |
15 |
37 |
碧玉杨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对干旱的响应 |
王怡霖、 王卫锋、 张芸香、 常淑君、 郭晋平 |
2019/4 |
15 |
38 |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特征及应用进展 |
马涛、黄志嘉、朱映、林娜、肖强 |
2019/5 |
15 |
39 |
基于MODIS-NDVI的中老缅交界区近1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李杰、 张军、 刘陈立、 杨旭超 |
2019/8 |
15 |
40 |
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 |
邹松言、李豆豆、汪金松、邸楠、刘金强 |
2019/10 |
15 |
41 |
生物质纤维素基碳气凝胶材料研究进展 |
陈媛、韩雁明、范东斌、晏婷婷、李改云 |
2019/10 |
15 |
42 |
杉木地理种源不同林龄生长变异及选择 |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
2019/10 |
15 |
43 |
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
刘宝、 王民煌、 余再鹏、 林思祖、 林开敏 |
2019/4 |
14 |
44 |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化学性质年际变化特征 |
郭燕、程瑞梅、肖文发、沈雅飞、杨邵 |
2019/4 |
14 |
45 |
模拟CO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营养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
哈蓉、 马亚平、 曹兵、 郭芳芸、 宋丽华 |
2019/6 |
14 |
46 |
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对2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蒋铮、于倩楠、乔明锋、肖娟、张子良 |
2019/6 |
14 |
47 |
高温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 |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
2019/7 |
14 |
48 |
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分解——基于1998—2016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夏永红、 沈文星、 李存芳 |
2019/9 |
14 |
49 |
光合色素含量差异对花叶唐竹不同叶色表型光合特性的影响 |
陈凌艳、谢德金、荣俊冬、赖金莉、林雪玲 |
2019/12 |
13 |
50 |
赤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区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欧阳林男、 陈少雄、 刘学锋、 何沙娥、 张维耀 |
2019/12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