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06-25
论文
基于回归与随机模拟的区域森林碳分布估计方法比较
沈希;张茂震;;祁祥斌;
林业科学. 2011, 47(6):  1-8.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1
摘要 ( 650 )   HTML   PDF (1044KB) ( 10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临安市为例,利用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和同年度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和序列高斯协同模拟方法分别模拟森林地上部分碳密度及其分布,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估计得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2 365 404.37 t,碳密度平均值为9.000 0 t ·hm-2,最大值为73.714 4 t ·hm-2,最小值为0.715 6 t ·hm-2; 序列高斯协同模拟得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3 291 659.83 t,碳密度平均值为12.523 3 t ·hm-2,最大值为78.913 3 t ·hm-2,最小值为0.083 3 t ·hm-2; 根据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按随机抽样方法估计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2 708 897.90 t,样地碳密度平均值为10.306 5 t ·hm-2,其最大值为96.962 5 t ·hm-2,最小值为0; 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结果更接近地面样地估计结果,而且碳密度分布范围更合理; 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估计结果与地面样地估计结果之差的累积平方和为9 857.461 9,而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之差的累积平方和为8 018.462 5; 序列高斯协同模拟较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在估计区域森林碳空间分布上有明显优势。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高志海;白黎娜;王琫瑜;李增元;李晓松;王玉魁;
林业科学. 2011, 47(6):  9-16.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2
摘要 ( 620 )   HTML   PDF (968KB) ( 8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2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 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500~900 nm光谱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其对提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 相关分析发现,在中心波长分别为600和830 n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分别存在1个有机质光谱敏感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波长588 nm处的反射光谱对数lgR588和反射光谱倒数1/R588以及波长835 nm处的反射光谱倒数的导数(1/R835)'和反射光谱对数的导数(lgR835)'分别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估测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张艳;姜培坤;许开平;李永夫;吴家森;刘娟
林业科学. 2011, 47(6):  17-22.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3
摘要 ( 630 )   HTML   PDF (985KB) ( 7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浙江临安市雷竹主产区定位监测1年内土壤各组分呼吸动态。结果表明: 雷竹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生物异养呼吸速率及根系自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42,2.24和2.89 μmolCO2 ·m-2s-1; 1年中分别在2和7月出现土壤呼吸峰值; 雷竹林地土壤年释放CO2量为73.40 t ·hm-2a-1,其中林地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分别占总呼吸的45.67%和54.33%; 土壤呼吸、土壤生物异养呼吸和土壤根系自养呼吸均与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以土壤5 cm深处温度为依据得到的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70,1.86和1.48,土壤总呼吸与土深5 cm处土温、8: 00气温、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1),而土壤含水量、8: 00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无显著相关性。

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
胡蓉;;林波;;刘庆;
林业科学. 2011, 47(6):  23-29.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4
摘要 ( 705 )   HTML   PDF (1073KB) ( 8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 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 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 天然下种(2.75株 ·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 ·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 ·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 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 3种播种方式以天然下种种子萌发数量最少,去凋落物播种最多。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根和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8.62%和66.39%。初步认为,林窗有利于森林更新; 可采取人工播种措施促进更新; 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产生不利影响。

马尾松巢式交配子代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分析
谭小梅;金国庆;邵纪清;余家中;陆名革;周志春
林业科学. 2011, 47(6):  30-35.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5
摘要 ( 650 )   HTML   PDF (1027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淳安县富溪林场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12年生遗传测定林为试材,分析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等主要经济性状父本/母本效应和加性/显性效应。结果表明:除树干通直度外,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相同父本不同母本间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及树干圆满度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效应的影响,且二者效应差异较小,而木材基本密度则主要受母本效应的影响,其母本效应是父本效应的1.56倍。马尾松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显性效应次之,而树高、单株材积和树干圆满度几乎完全由加性效应控制,可依据亲本表现对其子代进行预测。然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其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性较小,速生的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并不一定具有较低木材基本密度。各杂交组合生长表现与父本无性系GCA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但选配GCA高的父本无性系将会提高获得优良组合的机率。以干物质积累量和胸径等为选择指标,分别选出纸浆纤维材和锯材各10个优良杂交组合,及17个和13个优良单株。

小黑杨花粉离体萌发和细胞学分析
赵丽娟;李淑娟;于金海;王柏臣;杨传平
林业科学. 2011, 47(6):  36-41.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6
摘要 ( 724 )   HTML   PDF (1220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 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 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 150 g · L-1蔗糖 + 20 mg ·L-1 H3BO3 + 40 mg ·L-1 CaCl2,在21 ℃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 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提高,花粉管不断伸长。

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的积累
翟俏丽;范桂枝;詹亚光
林业科学. 2011, 47(6):  42-47.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7
摘要 ( 657 )   HTML   PDF (1226KB) ( 7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促进白桦三萜积累的拟茎点霉属的内生真菌诱导子添加到白桦悬浮培养体系中,研究40,100,400 μg ·mL-1的真菌诱导子对生长初期、指数生长期和生长末期的悬浮细胞干质量和三萜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的不同诱导方案均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的积累,而细胞干质量积累却被抑制; 其中最佳诱导条件为在指数生长期的白桦细胞中添加40 μg ·mL-1的真菌诱导子诱导1天,诱导后细胞中的三萜含量达29.47 mg ·g-1,比对照增长78%。在优化诱导条件下,考察培养液pH和电导率、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发现真菌诱导后6~10 h内,引发培养液的碱化和电导率的升高,特别是白桦细胞中PAL和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5.70倍和5.74倍。研究结果初步说明真菌引发白桦悬浮细胞的防御反应,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和氧迸发可能参与真菌诱导三萜的合成。

3种高山杜鹃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黄承玲;陈训;高贵龙
林业科学. 2011, 47(6):  48-55.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8
摘要 ( 699 )   HTML   PDF (1362KB) ( 8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 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5); 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则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白杜鹃与其他2种杜鹃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5); 3种高山杜鹃叶片MDA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强,大白杜鹃叶片MDA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白杜鹃与迷人杜鹃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有显著差异(P<0.05),与露珠杜鹃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差异极显著(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种高山杜鹃的抗旱性顺序为:露珠杜鹃>迷人杜鹃>大白杜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丙二醛和保护酶活性与高山杜鹃抗旱性关联度较大,可以作为评价抗旱性的主要指标。

森林光环境对4种天然灌木的光合作用和形态的影响
王暾;郭晋平;刘宁;张芸香
林业科学. 2011, 47(6):  56-63.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09
摘要 ( 760 )   HTML   PDF (1372KB) ( 8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山西管涔山林区常见4种灌木三裂绣线菊、二色胡枝子、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为材料,在10%~20%,30%~50% 2种林下透光率和林外100%全光照3种光环境中,监测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与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等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指标。结果表明:在林下10%~20%相对光强环境中,三裂绣线菊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较小,其光合、叶绿素a含量、形态和大部分生物量分配特性与全光环境下生长的成年植株相同,且分配到茎的生物量减少,仅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中光(30%~50%)和全光环境植株。二色胡枝子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的生理生态响应同样有限,其光合特性、叶面积比、叶重比和冠根比与全光下相同,且茎生物量分配减少,仅叶绿素b含量、比叶面积和根重比增加。与之相反,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相对较强地响应了林下光环境,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均在10%~20%光环境中下降,叶绿素a,b含量升高,根生物量分配减少,茎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增加。另外黄刺玫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降低,而虎榛子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显著增大。在表型可塑性上,黄刺玫和虎榛子的形态可塑性高于三裂绣线菊,但生理可塑性相似。这一结果支持形态可塑性与植物耐阴能力相关的假说,但不支持生理可塑性与高光环境适应性间的关系。这4种天然灌木成年植株在不同光环境下表现出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和表型可塑性特点将会显著影响它们在适生区域内不同森林群落中的地位,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实践中需要考虑灌木树种的光响应特征。

木瓜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臧德奎;马燕;杜淑辉;孙居文
林业科学. 2011, 47(6):  64-69.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0
摘要 ( 698 )   HTML   PDF (1353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分析木瓜属植物品种的性状变异规律及其稳定性和相关性(DUS),探讨标准品种和测试性状的选择。筛选31个测试性状和12个标准品种用于新品种DUS测试; 其中,质量性状10个、数量性状6个、假质量性状15个,"*"号性状24个、非"*"号性状7个,每个性状的表达状态给以相应的代码。"*"号性状主要有株型、花色、花径、重瓣性、果实形状及果皮皱缩状况等。提出木瓜属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别标准。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冠长率模型
卢军;李凤日;张会儒;张守攻
林业科学. 2011, 47(6):  70-76.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1
摘要 ( 663 )   HTML   PDF (1449KB)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内的10个主要阔叶树种建立冠长率模型。采用2007年设置的30块固定标准地中获取的4 237株样木,使用其中的3 628株建立冠长率模型。从大小、竞争和立地3个角度来解释冠长率,利用Logistic方程的形式来构造冠长率模型,并且使用多重决定系数来评价3个方面因子所解释变量的百分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从12.881 3%(色木)到42.116 8%(白桦),而对于帽儿山次生林区分布最多的树种紫椴的解释变量百分比是17.403 2%。对所建立的冠长率模型进行检验,获得较高的预估精度和较低的各种误差百分比。

落叶松云冷杉林矩阵生长模型及多目标经营模拟
向玮;雷相东;洪玲霞;孙建军;王培珍
林业科学. 2011, 47(6):  77-87.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2
摘要 ( 604 )   HTML   PDF (1671KB) ( 8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块样地4次5年间隔的调查数据,建立多树种(组)非线性矩阵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进阶、枯损和进界概率的变量包括径阶中值、林分断面积、树种多样性、最小径阶株数和海拔。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似不相关回归对3个子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采用分树种组不同径阶的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用于该林分的生长预测。选用木材产量、树种和大小多样性、树木地上碳贮量作为经营目标,按采伐周期和采伐强度设计13种经营方案,利用建立的矩阵生长模型模拟不同经营方案50年的经营效果,发现3个目标下的最优采伐方案并不一致,即相互冲突,需要进行折衷。以相同权重构造综合目标,结果表明13种经营方案中,长周期(15年)低强度(5%)为最优方案,即可以满足对木材生产、保护多样性和增加碳贮量多目标的需要,这说明合理的经营可以实现森林的多个目标。矩阵生长模型可作为多目标森林经营决策的工具,也为我国东北林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云斑天牛的交配产卵行为
杨桦;杨伟;杨茂发;杨春平;潘武全;冯波
林业科学. 2011, 47(6):  88-92.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3
摘要 ( 696 )   HTML   PDF (1429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室内试验与室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斑天牛的交配及产卵行为。结果表明:云斑天牛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相遇抱对、插入输精和配后保护3个阶段。在交配过程中雄虫有多次插入输精现象,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平均需要17.81 min。其中,输精前抱对平均时间为2.16 min,总输精时间平均为10.28 min,交配过程中每次插入输精时间平均为23.4 s,配后保护时间为5.37 min。野外交配行为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云斑天牛雌、雄个体交配次数差异很大,而且寄主植物对云斑天牛聚集和交配有明显影响。不同补充营养寄主对产卵量的影响试验中,云斑天牛取食光皮桦和法国冬青的枝皮面积(572.47,370.83 mm2)以及取食后的平均每天每头产卵量(2.44和1.80粒)最大,显著高于杨树、核桃和旱柳(P<0.05)。对产卵诱木的选择试验中,在杨树和核桃木段上的产卵量最大。羽化出孔后单独饲养8天的云斑天牛在第10到14天之间达到产卵高峰期。

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常原飞;武红敢;董振辉;崔福东;刘丽;荐军;张迎;李卫国
林业科学. 2011, 47(6):  93-100.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4
摘要 ( 667 )   HTML   PDF (1771KB) ( 1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SOA架构下,将林业有害生物上报、查询和统计等管理功能封装为业务服务,将灾害预测预报的模型封装为决策支持服务,并集成WMS/WFS空间信息服务,在服务管理中心BPEL4WS引擎的调度下,通过UDDI注册和可视化建模方法,将这些服务动态地整合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网络可视化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评价、发布与共享。

桉树抗青枯病的鉴定技术
王艳丽;李正楠;李会平;冉隆贤
林业科学. 2011, 47(6):  101-107.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5
摘要 ( 766 )   HTML   PDF (1591KB) ( 8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 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 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樊永军;闫伟;王黎元
林业科学. 2011, 47(6):  108-113.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6
摘要 ( 653 )   HTML   PDF (1622KB) ( 8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形态学、解剖学角度并利用对外生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的PCR扩增产物分析,对内蒙古段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 1)与青海云杉共生的外生菌根有11种不同的类型; 2)经对11种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碱基序列测定并运用GenBank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询系统(BLAST)软件比对,共鉴定到种水平7株,属水平2株,科水平2株,其中子囊菌为2株,其余都为担子菌; 3)在形态、解剖学分类的基础上对外生菌根根尖进行分子鉴定,二者鉴定结果一致。

用直接估计法预测落叶松枯枝含水率的稳定性和外推误差分析
金森;李亮;赵玉晶
林业科学. 2011, 47(6):  114-121.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7
摘要 ( 697 )   HTML   PDF (1822KB) ( 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Catchpole等提出的直接估计法分析实验室中3组不同直径(0.5,1.0,1.5 cm)的兴安落叶松枯枝的失水过程,通过交叉验证研究所得模型的稳定性,并对模型的外推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枯枝的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变化很小,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一直径的不同枝条在时滞、平衡含水率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模型外推没有改变残差的正态分布,但外推后的残差增大。非外推残差集中出现在数值较小的区间上,而外推残差在这些区间上出现的概率下降,在非外推残差没有出现的数值较大的区间上出现的概率增加。研究给出枯枝在不同含水率预测值时不同残差出现的条件概率和均值。随含水率预测值的增加,残差有增加的趋势,不仅是平均值,大的残差出现的概率也在增加。据此可对外推模型所预测的含水率进行评判,确定其误差均值和不同残差出现的可能性,以减少据此进行的火险预报和火行为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用至少4个枯枝的混合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外推误差,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由于所有材料和实验条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和环境的差异,上述结果也可被看作用模型外推预测野外可燃物含水率时可能出现的误差的下限。

硅烷偶联剂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力学与吸水性能的影响
宋永明;李春桃;王伟宏;王清文;谢延军
林业科学. 2011, 47(6):  122-127.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8
摘要 ( 797 )   HTML   PDF (1793KB) ( 10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50)、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70)和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80)6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对木粉(WF)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挤出制备处理木粉/HDPE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及吸水率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断面微观形态,并对硅烷处理前后的木粉进行红外光谱(FTIR)分析,从而筛选出较适宜的硅烷偶联剂。结果表明: 经这6种偶联剂对木粉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界面相容性都有所改善,其中A-171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拉伸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1.59%,31.26%和49.29%,冷水和沸水吸水率分别降低了59.71%和48.29%。通过对复合材料SEM观察和FTIR分析可知: A-171成功与木粉发生缩聚反应,最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这应归因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兼有适宜地与木粉发生缩聚接枝反应及可能与HDPE发生加聚接枝反应的综合优势,偶联作用强,使木/塑界面相容性显著改善。

Trametes trogii WT-1降解欧美杨107杨木质素的初步研究
张文婷;冀宪领;高绘菊;张淑君;任春久;赵凯;辛建增;牟志美
林业科学. 2011, 47(6):  128-132.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19
摘要 ( 697 )   HTML   PDF (1755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受毛栓菌侵染的欧美杨107杨木块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IR)分析方法,对WT-1降解欧美杨107杨木块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受WT-1的侵染,杨木块木质素含量降低,其木质素降解过程呈现出慢-快-慢的规律; SEM观察结果表明, WT-1对杨木块木质素的降解由胞腔向胞间层进行,其中射线和薄壁组织最先降解,木纤维及导管次之; IR分析表明,受WT-1的侵染杨木块木质素结构发生了变化,木质素芳香核之间通过碳-碳键(—C—C—)连接的空间网状结构被破坏,木质素苯环间的羰基、CH2结构、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等侧链部分被降解,苯环骨架变化明显。

综合评述
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与塑性加工研究进展
王清文;欧荣贤
林业科学. 2011, 47(6):  133-142.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0
摘要 ( 658 )   HTML   PDF (1768KB) ( 10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致力于将木质纤维材料转化为热塑性材料的改性研究,近年来进一步提出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简要综述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研究进展和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相关的材料特性。从深入分析木质纤维材料的黏弹性及其与主要组分的结构性质关系出发,阐述在基本保持木质纤维材料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塑性加工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动态塑化和木塑复合等方法实现塑性加工之可能的技术途径,为木质纤维材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新的加工生产方式。

问题讨论
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的多尺度评价
张国祯;甘敬;朱建刚
林业科学. 2011, 47(6):  143-151.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1
摘要 ( 685 )   HTML   PDF (1803KB)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山区森林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其健康状况事关首都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等,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林分、景观和区域多尺度对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耦合评价。结果表明: 在区域尺度上,北京山区森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景观尺度上,18类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中,健康的森林4类,亚健康的12类,不健康的2类; 在林分尺度上,30 164个森林经营小班中,亚健康的最多,数量为12 226个,面积比例42.21%; 不健康和疾病的数量为9 534个,面积比例27.57%。因此,北京山区森林急需进行健康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健康等级。

我国人造板标准体系的构建
彭立民;傅峰;张玉萍
林业科学. 2011, 47(6):  152-156.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2
摘要 ( 655 )   HTML   PDF (1596KB) ( 7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人造板标准现状,根据印度魏尔曼标准体系表三维结构的思想,提出我国人造板产品标准体系框架,初步规划出我国的人造板标准体系表,并通过构建说明阐述我国人造板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为我国人造板的制修订计划编制提供研究基础。

研究简报
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
邱治军;周光益;吴仲民;邹滨;罗鑫华
林业科学. 2011, 47(6):  157-161.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3
摘要 ( 1293 )   HTML   PDF (1700KB) ( 8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排矸年限煤矸石废弃地养分含量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李文;任晓旭;蔡体久
林业科学. 2011, 47(6):  162-166.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4
摘要 ( 1103 )   HTML   PDF (1696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别杨树品种
冯锦霞;张川红;郑勇奇;孙荣喜
林业科学. 2011, 47(6):  167-174.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5
摘要 ( 722 )   HTML   PDF (1871KB) ( 9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东省紫薇品种的调查与分类
孙洪美;马燕;臧德奎;张立才;焦传兵
林业科学. 2011, 47(6):  175-180.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6
摘要 ( 599 )   HTML   PDF (1747KB) ( 8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桉树优良无性系幼苗对酸铝的抗性生理响应差异
杨梅;吴幼媚;黄寿先;黄晓露
林业科学. 2011, 47(6):  181-187.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7
摘要 ( 1042 )   HTML   PDF (1977KB) ( 6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失水胁迫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移栽期活力的影响
康瑶瑶;刘勇;李国雷;马履一;贾忠奎;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
林业科学. 2011, 47(6):  188-193.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8
摘要 ( 563 )   HTML   PDF (1856KB) ( 9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钩梢对5年生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桂仁意;邵继锋;俞友明;朱永军;董墩义;方伟
林业科学. 2011, 47(6):  194-198.  doi:10.11707/j.1001-7488.20110629
摘要 ( 658 )   HTML   PDF (1756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