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3-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方晰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康文星
林业科学. 2005, 41(2):  1-7.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1
摘要 ( 740 )   HTML   PDF (183KB) ( 7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湖南省会同生态定位站郁闭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温度、水分和土壤C/N比对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在0.1052~0.5590g·m-2 h-1 之间变化,且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是夏季高,其他季节低;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与林内气温、土壤各层(0、5、10、15、2 0cm)温度和土壤各层(0、10、2 0cm)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元线性正相关,与土壤C N比也呈一元线性正相关;以林内气温、土壤各层(0、5、10、15、2 0cm)温度为依据得到的Q10依次为2.08、2.22、1.94、2.28、2.51、2.23;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与林内气温的相关性最强,为极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916 (p<0.01) ,与土壤各层(0、5、10、15、2 0cm)温度也是极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均在0.818以上(p<0.01) ,但与土壤C N比和土壤各层(0、10、20cm)含水量相关不显著,偏相关系数为0.452~0.612 (p>0.05 )

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复合经营系统根系分布格局研究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林业科学. 2005, 41(2):  8-1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2
摘要 ( 789 )   HTML   PDF (200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桑树-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深度超过1.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树种粗根总数量、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62%、66%和86% ;套种在植物篱中的桑树的根系沿植物篱带分布,≥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粗根总数、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50%、49%和91% ;脐橙根系较浅,主要分布在作物种植带中间上下0.6m的范围内,深度不足0.6m ,分布于作物带中央上下0.6m范围的≥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占总量的83%、83%和85 % ;新银合欢<1mm细根主要在植物篱带及其两侧0.6m内,分布于该范围的细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73%、79%和72% ;桑树<1mm细根分布与新银合欢类似,分布于该范围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70%、85%和77% ;脐橙<1mm细根主要分布在其植株周围0.6m范围,其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70%、63%和64%。该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新银合欢植物篱和套种在其中的桑树根系分布重叠,有利于桑树充分利用新银合欢根系提供的养分;脐橙与新银合欢和桑树的根系在土壤剖面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上不重叠,生态位合理分离,减少了各组分之间的水分和养分竞争,该复合经营模式中4m的作物带宽度对种植脐橙可能是比较合理的

基于图像理解的树木直径抽取技术
王雪峰 张超 唐守正
林业科学. 2005, 41(2):  16-20.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3
摘要 ( 759 )   HTML   PDF (186KB) ( 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由摄像机图像抽取林木直径的方法、步骤,将度量误差模型算法应用到参数的求解当中,提出适合于林业野外作业的内、外参数分离策略,最后对文中算法、策略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1)从图像中重构林木直径是可行的;2 )由度量误差模型算法求解参数是一种很好的算法;3)将摄像机、内外参数分离,不仅减轻了繁重的林业野外作业,同时保证了三维重建精度;4 )单独考虑摄像机焦距,增加了实际操作上的灵活性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研究
陆元昌 洪玲霞 雷相东
林业科学. 2005, 41(2):  21-29.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4
摘要 ( 859 )   HTML   PDF (332KB) ( 9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组)、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7种景观要素类型,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90%。针阔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林业科学. 2005, 41(2):  30-36.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5
摘要 ( 724 )   HTML   PDF (221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对20世纪30—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535~800stoma·mm-2 ,平均值为703 stoma·mm-213C值为-28.47‰~-25.02‰,平均值为-26.83‰。从时间分布角度,由20世纪30—80年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而δ13C值呈降低趋势;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3C值呈增加趋势,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30年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3C值依次递减,说明水分利用效率(WUE)呈下降趋势;50年代,辽东栎气孔密度在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2个区域,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3C值差异不大;80年代,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气孔密度和δ13C值均呈降低趋势。因此,从时空分布角度,除个别区域外,辽东栎在从20世纪30—80年代,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时空分布上,气孔密度和δ13C值均呈降低趋势

半干旱区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分消耗过程研究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雍绍萍
林业科学. 2005, 41(2):  37-41.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6
摘要 ( 745 )   HTML   PDF (192KB) ( 10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工程整地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柠条灌木林建设与土壤水分消耗及调控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区柠条生长前6年为幼龄期,6~14年为中龄期,14年后进入老龄期。幼龄期0~800cm土壤中未形成干层,中龄期土壤干层厚度为240~260cm ,老龄期干层为700cm。水平阶整地丰水年土壤水分盈余44.82mm ,对照亏缺51.5~79.6mm ;平水年亏缺53.91mm ,对照亏缺103.64mm ;干旱年亏缺102.87mm ,对照亏缺153.32mm。不同降水年份土壤水分的补偿深度为80~180cm ,对照为21~45cm。根据柠条主根、侧根和毛根的根量分布比例得出,土壤水分要恢复正常,丰水年需要13年,平水年需要16年以上,干旱年约需20年以上,而对照无论是丰水年、平水年还是干旱年均需20年以上

不同硬实程度的刺槐种子活力差异性研究
曹帮华 翟明普 郭俊杰
林业科学. 2005, 41(2):  42-47.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7
摘要 ( 707 )   HTML   PDF (164KB) ( 7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始温80℃水浸种1~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T3及T4,与第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即Tr>T4>T3>T2 >T1,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而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测定人工逆境(盐胁迫、低温、人工老化)处理种子的SOD酶活性和MDA含量,发现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抗逆性,且其抗逆性随硬实程度的增高而增强,进一步证实了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水平。指出硬实种子在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吕守芳 张守攻 齐力旺 孙晓梅 王建华
林业科学. 2005, 41(2):  48-52.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8
摘要 ( 812 )   HTML   PDF (227KB) ( 9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日本落叶松日永10、日永69和日草34三个优株,将其未成熟种子和成熟种子的胚及成熟种子萌发的胚根、胚轴和绿色愈伤组织5种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试验,其中只有未成熟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筛选出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S培养基+6-BA 0.5mg·L-1 +KT 0.5mg·L-1 +2 ,4-D 1.0mg·L-1 ;2 )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与增殖培养基:S培养基+6-BA 0.25mg·L-1 +KT 0.25mg·L-1 +2 ,4-D 0.1mg·L-1 ;3)成熟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S培养基+ABA 15mg·L-1 +PEG4000 100g·L-1。以上3种培养基均需附加蔗糖30g·L-1 ,谷氨酰胺450mg·L-1 ,水解酪蛋白500mg·L-1 ,凝胶(Sigma# ) 3g·L-1 ,pH5.8。4 )体细胞胚萌发培养基:S培养基,不加任何激素,附加蔗糖2 5g·L-1 ,凝胶(Sigma# ) 3g·L-1 ,pH5.8。

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林业科学. 2005, 41(2):  53-58.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09
摘要 ( 710 )   HTML   PDF (161KB) ( 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9年生黑杨派10个无性系试验林材料进行了生长与材性等14个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研究。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测表明,无性系间14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性状无性系重复力在0.852~0.987。说明这些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遗传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经多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出卡帕茨、50杨、I-69三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其中卡帕茨为新选无性系,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材积超I-214杨69.7%、超中林46杨7.9% ,且材质优良,适宜推广应用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曾杰 郑海水 甘四明 白嘉雨
林业科学. 2005, 41(2):  59-6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0
摘要 ( 690 )   HTML   PDF (197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1个居群190个单株的12个表型性状指标,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西南桦天然居群内的变异远大于居群间的变异,居群分化较小;侧脉数、叶片基部至最宽处距离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叶片长与经度相关显著,种翅宽与海拔显著相关,存在较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而表型性状的Mahalanobis距离与地理距离间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西南桦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制定西南桦育种策略和天然林持续利用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罗建勋 顾万春
林业科学. 2005, 41(2):  66-73.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1
摘要 ( 733 )   HTML   PDF (443KB) ( 7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以其全分布区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每个群体30个个体为试材,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9.14%、26.46%、13.58%、19.78%和17 40% ,种鳞性状稳定性较其他性状高。表型分化系数(VST)的变幅为2.09%~40.62 % ,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30.99%。群体间变异(30.99% )小于群体内变异(69.01% )。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球果长度、球果径、种鳞长度、种鳞宽度和种子千粒重为云杉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云杉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云杉群体可以划分为5类

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蒋敏元
林业科学. 2005, 41(2):  74-81.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2
摘要 ( 746 )   HTML   PDF (181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我国林业正处于全面调整、实施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建立新的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现代林业的新视角、从社会生态建设对林业的需求出发,提出并系统阐明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构想: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多种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经营森林资源,突出生态效益,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以科教兴林为动力,建立林业的大经营、大流通、大财经体系,开展分类、分区、分块经营和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对这一新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设计

松材线虫rDNA-ITS2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
王明旭;朱水芳 罗宽 周李华 赵文军
林业科学. 2005, 41(2):  82-8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3
摘要 ( 804 )   HTML   PDF (194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后者无荧光信号,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检测到最低模板浓度为1pg·μL-1 ,DNA测序结果与实时荧光PCR结果一致。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
杨斌 叶建仁 包宏 刘吉开 董泽军
林业科学. 2005, 41(2):  86-90.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4
摘要 ( 790 )   HTML   PDF (167KB) ( 8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I,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I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07nm。在365nm和254nm波长下LA-I无吸收。FAB-MS和HRFAB-MS分别显示该毒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为162和C6H10O5;氢谱中的2个信号(δ1.26 ,δ4.22)表明该毒素物质存在—OCH(CH3)—基团。碳谱显示有3个碳信号(δ181.09,δ66.99,δ21.69) ,证明存在—COOH ,—CH ,—CH3基团。综合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LA-I为COOHCH(CH3)OCH(CH3)COOH(α,α′-二丙酸醚) ,红外光谱也证实了毒素的这一化学结构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白钢 王玉嬿 马洪周 李海燕 杨文博
林业科学. 2005, 41(2):  91-9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5
摘要 ( 678 )   HTML   PDF (220KB) ( 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10mg的木屑中0.1μg微量的线虫蛋白,约7条线虫的存在。利用该方法对20个不同地区、树种及类型的松材样品进行检测,疫木中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100% ,但拟松材线虫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松材线虫抗原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为松材线虫的快速检疫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果树介壳虫寄生蜂一新记录属二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徐志宏 林祥海
林业科学. 2005, 41(2):  96-99.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6
摘要 ( 680 )   HTML   PDF (133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采自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寄生梨圆蚧、核桃圆蚧和柑桔长白蚧的寄生蜂新种:长棒盾蚧跳小蜂(Coccidencyrtuslongiclavatus Xu sp .nov.)和采自山西、陕西,寄生枣大球蚧、草履蚧的寄生蜂新种:长柄麦厄跳小蜂,新种Mayrencyrtuslongiscapus Xu sp .nov .。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我国盾蚧跳小蜂属3个种的检索表。

基于小波的木材纹理分频信息提取与分析
于海鹏 刘一星 孙建平
林业科学. 2005, 41(2):  100-10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7
摘要 ( 751 )   HTML   PDF (168KB) ( 9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引入小波方法,对木材纹理进行了多尺度的频谱分解,并利用所得到的特征向量分析了水平、垂直和对角方向上的木材纹理频率分布特点,比较了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径向切面与弦向切面木材纹理的统计差异。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以小波分解子图像能量值的标准差进行木材纹理最佳分解尺度的筛选,探索出滤波长度取8、分解尺度取2对充分表现木材纹理特征最为适宜。同时还发现可将垂直中高频分量HL和低频分量LL的能量值作为木材纹理区别与归类的重要参数,将EHL/ELH值作为木材纹理的方向性量度

日本柳杉高频真空干燥及防止开裂的研究(英文)
李晓玲 小林功 黑田尚宏 高瑞清
林业科学. 2005, 41(2):  106-111.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8
摘要 ( 661 )   HTML   PDF (358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日本人工林木材柳杉髓心方材进行系列高频真空干燥试验,掌握柳杉髓心方材的干燥特性及相应的高频真空干燥条件。结果表明:高频真空干燥前在常压下进行合理的蒸汽和过热蒸汽预处理,柳杉髓心方材可有效地提高干燥质量,尤其可防止开裂产生

磷酸铵盐处理人工林木材的燃烧性能
吴玉章 原田寿郎
林业科学. 2005, 41(2):  112-116.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19
摘要 ( 625 )   HTML   PDF (168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磷酸铵盐处理的人工林杉木、杨木和马尾松木材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铵盐阻燃处理木材的引燃时间与阻燃剂量有关,对3种木材而言,阻燃剂量超过100kg·m-3,木材才不会被点燃;磷酸铵盐对降低木材的释热性能效果明显,释热速度降低,释热总量减少,气相燃烧放热降低,而且随着阻燃剂量的增加,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经磷酸铵盐阻燃处理,木材失重降低,这对保证结构外形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磷酸铵盐阻燃剂的抑烟作用不理想,虽然降低了最强发烟过程的强度,但是也提高了最弱发烟过程的强度,而且随着阻燃剂量的增加,发烟量呈增加的趋势;在阻燃研究中,阻燃剂在木材内分布状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木材这种非均质性材料,阻燃剂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影响材料整体的耐火性能

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的研究
黄荣凤 张国盛 鲍甫成 王林和 刘海东
林业科学. 2005, 41(2):  117-122.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0
摘要 ( 742 )   HTML   PDF (290KB) ( 7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为材料,用实体解剖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观察臭柏的年轮形态特征,应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丘顶部臭柏和滩地臭柏的径向生长和伸长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沙丘顶部臭柏偏心生长明显,长径与短径比为140.36%,伪年轮发生频率为12.07% ;滩地臭柏偏心生长不明显,长径与短径比为105.22%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1.80% ;根据年轮数推断,沙丘顶部臭柏群落的年龄至少有123 a以上,滩地臭柏年龄有50 a以上;沙丘顶部臭柏径生长缓慢,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峰值,年平均生长量为0.94mm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不明显;滩地臭柏的径生长高峰出现在35年,年平均生长量为1.51mm ,是沙丘顶部臭柏的1.6倍,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也不明显;沙丘顶部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而滩地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UF-MDI混合胶刨花板制造过程中施胶方式的探讨
王伟宏 陆仁书
林业科学. 2005, 41(2):  123-1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1
摘要 ( 722 )   HTML   PDF (149KB) ( 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脲醛树脂(UF)混合胶压制刨花板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板的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重点研究了酸对混合胶固化和施胶方式的影响。试验中所用混合胶的比例为UF∶MDI=6∶1(UF施胶量为6% ,可乳化MDI施胶量为1% ) ,热压温度为175℃,压力3MPa ,热压时间6min。按照是否添加固化剂、分别施胶和混合施胶等情况进行压板试验,并利用DSC分析固化剂对混合胶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都证明:酸性固化剂对MDI的固化是很不利的。在UF∶MDI=6∶1的条件下,添加氯化铵做固化剂时宜采取分别施胶方式,不加氯化铵时宜选择混合施胶方式。按刨花板性能优劣程度,施胶方式顺序为:UF与MDI混合后施胶,不加氯化铵>分别施加UF与MDI,UF里加氯化铵>分别施加UF与MDI,UF里不加氯化铵=UF与MDI混合后施胶,加氯化铵。混合胶刨花板的甲醛释放量可以降到9mg·(10 0g)-1 以下,符合E1级人造板标准的要求

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性能的研究
林巧佳 杨桂娣 刘景宏 饶久平
林业科学. 2005, 41(2):  129-13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2
摘要 ( 704 )   HTML   PDF (194KB) ( 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纳米SiO2 表面处理、加入方式、用量对纳米SiO2 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2 表面,用间歇式超声波震荡法将其加入脲醛树脂中,能有效改善树脂性能。当纳米SiO2 用量<15%时,用量越大,树脂的胶合强度越高,游离甲醛含量越低,粘度越大,固化时间不变。用纳米SiO2 (用量1% ) 脲醛树脂(F/U摩尔比1.2 )压制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板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E1 级水平。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索了纳米SiO2 对脲醛树脂的增强机制

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池玉杰
林业科学. 2005, 41(2):  136-140.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3
摘要 ( 1387 )   HTML   PDF (163KB) ( 9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火木层孔菌及5种木材降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粗毛盖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采用国内外红外光谱分析的标准方法,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未腐朽材木粉和受6种白腐菌腐朽120 d后的腐朽材木粉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刮取未腐朽的山杨木材样品和受6种白腐菌腐朽120 d时的山杨木材样品表层少许,在干燥条件下,分别放入KBr中,磨细,压片,然后在FTIR光谱仪上进行测定,得到经6种白腐菌降解120 d后的木材木粉和未腐朽材木粉其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的振动变化状况,进而分析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的变化情况,以作为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生物降解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受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各自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对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存在于侧链上,虽然苯环骨架变化不明显,但木质素苯环间的羰基、CH2 结构、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等侧链已部分被降解。从各吸收峰相对吸收强度的变化大小来看,血红密孔菌、冬拟多孔菌、三色革裥菌和偏肿拟栓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大于粗毛盖菌和火木层孔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

综合评述
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研究现状
刘文杰;张一平 马友鑫 李红梅
林业科学. 2005, 41(2):  141-146.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4
摘要 ( 692 )   HTML   PDF (163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森林对雾水的截留量、雾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方面,阐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雾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养分循环不可忽视的输入项,其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因而,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是必要的

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研究述评
王力 邵明安 王全九
林业科学. 2005, 41(2):  147-153.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5
摘要 ( 615 )   HTML   PDF (167KB) ( 8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国内外林地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林地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森林流域壤中流模型及其验证和应用,并对这些模型做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阐述深入研究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实际科学问题,针对森林土壤水分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探索变雨强、变容重和大面积流域的林地土壤水分动力学规律,从而使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走向成熟和系统化的阶段,为森林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分循环的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讨论
森林·蒸散·气候·沙漠——试论中国森林变迁对沙漠演替的影响
樊宝敏 李智勇
林业科学. 2005, 41(2):  154-159.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6
摘要 ( 685 )   HTML   PDF (266KB) ( 7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森林历史、生态学、气候学、沙漠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研究森林、蒸散、气候、沙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蒸散、气候、沙漠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因人为活动造成的中国森林的大面积减少,首先引起陆相蒸散量的降低,进而使中国北部气候逐渐趋于干旱化,最终表现为沙漠的扩张。4000年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60%减至12.5 % ,作为主要原因使全国总年蒸散量减少146mm ,全国平均降水量减少约200mm ,沙漠化面积由占国土的10%扩大到17.6%。森林与沙漠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两极,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连通两者联系的中介是水。中国从根本上防治沙漠化的途径是在“东南半壁”宜林地区大面积培育以提高蒸散为目的的“云根林”

研究简报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景观沿主要河流两侧分布的变化
陈文波 肖笃宁 郑蕉
林业科学. 2005, 41(2):  160-163.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7
摘要 ( 643 )   HTML   PDF (208KB) ( 7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叶面喷施稀土对千年桐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韦如萍 薛立 陈红跃 彭耀强 许松葵
林业科学. 2005, 41(2):  164-168.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8
摘要 ( 669 )   HTML   PDF (165KB) ( 6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竹开花期内源激素、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何奇江 汪奎宏 华锡奇 童晓青
林业科学. 2005, 41(2):  169-173.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29
摘要 ( 678 )   HTML   PDF (163KB) ( 8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栓皮栎体胚诱导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张存旭 姚增玉 赵忠
林业科学. 2005, 41(2):  174-177.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0
摘要 ( 628 )   HTML   PDF (192KB) ( 7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银杏胚轴、子叶诱导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研究
郭长禄;陈力耕 何新华;Syed Asgar Tori 袁海英
林业科学. 2005, 41(2):  178-181.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1
摘要 ( 1213 )   HTML   PDF (185KB) ( 8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RAPD标记技术探讨枣与酸枣的分类学关系
刘平 彭建营 彭士琪 周俊义 代丽
林业科学. 2005, 41(2):  182-185.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2
摘要 ( 597 )   HTML   PDF (195KB) ( 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敏
林业科学. 2005, 41(2):  186-190.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3
摘要 ( 613 )   HTML   PDF (122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林业科学. 2005, 41(2):  191-194.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4
摘要 ( 644 )   HTML   PDF (154KB) ( 7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黄大庄 刘辉芳 王志刚 杨忠岐 李会平
林业科学. 2005, 41(2):  195-200.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5
摘要 ( 695 )   HTML   PDF (151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蚁诱饵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薛东 黄求应 王满囷 雷朝亮 胡松
林业科学. 2005, 41(2):  201-203.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6
摘要 ( 625 )   HTML   PDF (112KB) ( 9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苗雅杰 殷秀琴
林业科学. 2005, 41(2):  204-209.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7
摘要 ( 656 )   HTML   PDF (166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变片和轴向生长应变仪法测试树木轴向表面生长应变
刘晓丽 姜笑梅 殷亚方
林业科学. 2005, 41(2):  210-214.  doi:10.11707/j.1001-7488.20050238
摘要 ( 633 )   HTML   PDF (208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