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东,林兰英,傅峰. 木材多尺度结构差异对其破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20, 56(8): 141-147. |
[2] |
董明锐,贾世芳,刘静怡,林贤铣,薛倩雯,孙伟圣. 穿孔倾斜角度对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5): 113-117. |
[3] |
林达坤,黄世国,张飞萍,梁光红,吴松青,胡霞,王荣.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鳞翅目昆虫图像识别方法[J]. 林业科学, 2020, 56(3): 73-81. |
[4] |
冯鑫炜,张志强,许行,律江,张海泉,孟祥雪. 欧美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时滞[J]. 林业科学, 2020, 56(2): 12-23. |
[5] |
陈珠琳,王雪峰. 基于植被指数及多光谱纹理特征的降香黄檀叶片全铁含量预测[J]. 林业科学, 2020, 56(2): 89-98. |
[6] |
徐有明,周彩霞,林汉,陶吉云,张菊花.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45-153. |
[7] |
滕启城,王菲彬,阙泽利,曾楠. 圆钢钉和自攻螺钉钉入角度对规格材握钉力性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1): 154-161. |
[8] |
邓丽萍, 周贤武, 吕建雄, 王玉荣, 任海青, 赵荣军. 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9, 55(9): 149-156. |
[9] |
夏永红, 沈文星, 李存芳. 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分解——基于1998—2016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林业科学, 2019, 55(9): 157-165. |
[10] |
沈晓双, 邹献武, 李改云, 王小青, 刘君良. 糠醇单体与预聚体混合物改性杨木[J]. 林业科学, 2019, 55(9): 197-204. |
[11] |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高温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19-127. |
[12] |
王新洲, 谢序勤, 王思群, 李延军, 梁星宇.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木材胶合界面力学行为[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28-136. |
[13] |
王军, 王宇光, 杨锦玲, 李薇, 董文化, 梅文莉, 戴好富. 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比较[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46-154. |
[14] |
李杨, 许飞云. 不同含水率云南松声发射信号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6): 96-102. |
[15] |
李伟光, 张占宽. 微坑型微织构硬质合金表面对木材摩擦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4): 136-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