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5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4-12-25
目录
目录
林业科学. 2014, 50(12):  0-0. 
摘要 ( 118 )   PDF (429KB) ( 4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与研究报告
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的杉木游憩林空间结构
方景, 孙玉军, 郭孝玉, 梅光义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1
摘要 ( 321 )   HTML   PDF (615KB) ( 7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建立空间结构单元的方法,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和开敞度5个指数分析福建将乐国有林场典型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杉木游憩林以1株对象木周围6株最近邻木的构成形式最为常见,林分平均聚集指数R为1.05;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 林分平均混交度M为0.48,树种空间相互隔离程度不高,处于中等混交状态; 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49和0.51,林木胸径、树高分化不太明显,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 优势树种中,杉木竞争指数CI为346.27,具有较强竞争力; 林分平均开敞度K为0.21,林分内林木生长空间不足.在维持现有林分条件的基础上,应增大林内开敞度以便进一步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提升游憩林的游憩价值.

采伐剩余物管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和叶片δ15N的长期效应
刘瑞强, 何宗明, 黄志群, 范少辉, 万晓华, 杜婷, 苏慧琴
林业科学. 2014, 50(12):  7-1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2
摘要 ( 243 )   HTML   PDF (847KB) ( 7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炼山、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以及加倍采伐剩余物)下0 ~ 40 cm土层土壤δ15N 15年的监测数据和造林后第15年叶片δ15N、氮磷含量和氮磷比数据,探讨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 在所有取样年份(造林后第3,6,9,12和15年),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土壤δ15N均无显著影响; 0 ~ 10 cm土层土壤δ15N与凋落物量显著正相关,与0 ~ 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 造林后第15年,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叶片δ15N、叶片δ15N富集指数(δ15Nfoliar-δ15Nsoil)、叶片氮磷含量和氮磷比均无显著影响; 土壤和叶片δ15N与0 ~ 1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热水浸提的有机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 不同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下土壤全氮含量、热水浸提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所有取样年份的凋落物量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的长期影响不显著.

杉木林不同生长阶段能量生产特征
张贵, 康文星, 何介南, 王东, 姚利辉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4-2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3
摘要 ( 234 )   HTML   PDF (708KB) ( 7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连续定位测定杉木林生物量和热值,研究不同年龄阶段杉木林的热值、 林分能量现存量、能量生产力及能量现存量在林分各组分的分配.结果表明: 同一个林龄,林分各组分热值表现为乔木 > 灌木 > 草本 > 枯死物,杉木热值表现为叶 > 皮 > 枝 > 干 > 根,杉木器官热值随林龄增加而增大; 林分能量现存量为8 340.1×108~33 318.3×108J ·hm-2,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分别占99.35%~99.62%,0.26%~0.53%和0.12%~0.19%; 乔木层能量在器官分配上表现为树干 > 树根 > 树叶 > 树皮 > 树枝; 树干能量分配比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大,枝、叶随林龄增长而减少,树根和树皮年变化较平稳; 树枝、树叶、树干、树皮和树根能量积累年均变化都呈单峰形曲线,但波峰出现林龄各有不同; 林分年均能量生产力为1 200.4×108~2 086.2×108J ·hm-2a-1,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分别占93.84%~98.60%,0.53%~2.46%和0.87%~3.70%; 林分能量生产特征可分为能量生产功能建立、生产速率快速增加、生产力最大、生产力相对平稳和生产力下降5个阶段.能量生产力的大小主要与杉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发育节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季节性干旱对千烟洲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米娜, 温学发, 蔡福, 王阳, 张玉书
林业科学. 2014, 50(12):  24-3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4
摘要 ( 296 )   HTML   PDF (1677KB) ( 10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千烟洲人工林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碳水通量数据,同时借助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EALCO模型的冠层导度(Gc)模拟值,分别从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及固有水分利用效率(IWUE)等方面探讨季节性干旱对我国中亚热带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短期干旱期间WUE下降; 干旱对全年WUE的影响不明显,全年WUE与太阳辐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03,P=0.014).WUEi和IWUE在短期干旱状况下表现为升高,根据它们的物理意义,这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干旱发生时通量贡献区内森林冠层的胞间CO2浓度权重平均值减小.当相对土壤含水量(REW)<0.4时,WUEi迅速升高,因此可以将REW=0.4作为WUEi受到干旱胁迫的阈值.与WUE相比,WUEi和IWUE能够更好地表征环境改变后植物的生理响应.

中国沙棘种子的水引发技术及其抗性生理效应
孙妙, 杨周婷, 张存莉, 魏安智, 史伟
林业科学. 2014, 50(12):  32-3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5
摘要 ( 263 )   HTML   PDF (850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温度和吸水时间对中国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种子引发最适条件; 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通过对引发种子活力和幼苗形态指标的考察,探索引发对种子的抗性生理效应.结果表明: 1) 水引发沙棘种子的最适条件为10 ℃、避光条件下分批给种子加水,总水量为种子初始质量的55%,在引发0,3,6,12和21 h时分别加入总水量的23%,23%,25%,14%和15%,引发7天.2) 对中国沙棘4个产地(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种子水引发效应进行验证,共测定种子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脯氨酸3个指标,差异均极显著.3) 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与对照比较,水引发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提升临界萌发条件, 显著提高幼苗的苗高、根长和鲜质量.综合分析认为,水引发中国沙棘种子避免种子吸胀伤害和细胞膜结构被破坏,阻止内溶物的渗漏; 极显著提高引发种子可溶性糖含量,为种子萌发的启动提供保障; 极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种子抗氧化系统的功能; 极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种子的抗逆应答反应.水引发技术成本低,效果显著,是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幼苗抗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土壤水分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
王瑞辉, 钟飞霞, 廖文婷, 李婷
林业科学. 2014, 50(12):  40-4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6
摘要 ( 333 )   HTML   PDF (849KB) ( 6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长沙南郊丘陵区‘湘林81’10年生油茶无性系,设置无干旱胁迫(T1)、轻度干旱胁迫(T2)、中度干旱胁迫(T3)、重度干旱胁迫(T4)和自然状况(T5)5种土壤水分处理,对油茶果实生长进行定期观测.结果表明: 果径、果高和果实体积的终值都是T2最大,分别为35.7 mm,40.0 mm,26.6 cm3,T4最小,分别为29.6 mm,36.2 mm,16.6 cm3; 观测期果径、果高和果实体积生长模型除果径T1和果高T1为二次多项式外,其他均为三次多项式,R2均在0.944以上; 果形指数终值T2最小,为1.12,T1最大,为1.29,T1有利于果径生长; 油茶的果实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即生长前期(7月14日以前)、快速生长Ⅰ期(7月14日—8月13日)、快速生长Ⅱ期(8月14日—9月7日)、生长后期(9月7日以后),7月中旬至9月上旬特别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油茶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土壤水分敏感的时期.试验表明维持轻度干旱胁迫最有利于油茶果实生长.试验结果为加强油茶水分管理、确保油茶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秦岭地区核桃自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基于nrDNAITS序列分析
胡昳恒, 党萌, 张甜, 罗桂春, 夏海龙, 周惠娟, 呼东峰, 贺亮, 马振华, 赵鹏
林业科学. 2014, 50(12):  47-5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7
摘要 ( 248 )   HTML   PDF (1244KB) ( 9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19个自然群体和10个栽培群体共359个个体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秦岭地区核桃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单倍型地理分布.359条ITS序列上共有18个单倍型,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d=0.274,π=0.005 5),群体间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Hd=0~0.679, π=0~0.017).Network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单倍型14和单倍型7比较原始,且栽培群体与自然群体之间对古老单倍型H14与H7有着明显的共享现象,基因流较强(Nm=48.62).综合中性检验及失配分析的结果,可推断在近期历史上秦岭地区核桃没有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AMOVA分析结果显示,秦岭地区自然核桃群体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53.4%),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GST=0.067).单倍型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树均可将18个单倍型及所有核桃群体分成两大支.

PwEXP1在青杄种子萌发及逆境响应中的表达特征
张通, 李巧玲, 张凌云
林业科学. 2014, 50(12):  56-6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8
摘要 ( 217 )   HTML   PDF (2518KB) ( 5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RACE-PCR技术,从青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1个青杄 PwEXP1 基因,其cDNA全长为1 186 bp,含77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5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理论分子量为27.90 kDa,等电点(pI)为8.07,N端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C端4个色氨酸残基,中部1个HFD结构域,具有扩展蛋白的典型结构.RT-qPCR试验显示 PwEXP1 在青杄针叶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未开始萌发的种子表达量较低,萌发第2天和第4天表达量开始升高,萌发6天后达到较高水平.在逆境胁迫下, PwEXP1 在青杄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不同.NaCl和低温、高温胁迫均能增加 PwEXP1 在根中的表达水平; PEG处理的渗透胁迫下, PwEXP1 在根中表达特征呈现前期下调、6 h后上调,而在叶中则在胁迫3 h和6 h时上调、9 h和12 h时下调、24 h时重新上调; 在ABA处理后, PwEXP1 在根和叶中均表现下调.推测 PwEXP1 在青杄种子萌发和逆境响应中发挥作用.

云南野生黄牡丹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史倩倩, 周琳, 王雁
林业科学. 2014, 50(12):  63-7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09
摘要 ( 279 )   HTML   PDF (2556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已构建的云南野生黄牡丹花瓣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10个与花色素转运相关的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蛋白同源性高的Unigene序列,分别命名为 PlGST1-10.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PlGST 1-10 最大阅读框(ORF)序列扩增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PlGST5 可能与花色素转运相关,包含1个 6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224个氨基酸的蛋白,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属于phi型GST; 其氨基酸序列与葡萄VvGST4、矮牵牛PhAn9、仙客来 CkmGST3、拟南芥AtTT19、瓜叶菊ScGST3和香石竹DcGSTF2等花色素转运GST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PlGST5 在不同花色的花发育时期及盛开期的不同组织的qRT-PCR分析表明 PlGST5 在花色素积累较多的组织中高丰度表达,在黄牡丹和紫牡丹的盛开期表达量最高,而在牡丹品种‘赵粉’和‘玉板白’的花发育早期表达量最高.推测 PlGST5 参与黄牡丹花色素转运.

合轴分枝树木形态结构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
白静, 张怀清, 刘闽
林业科学. 2014, 50(12):  73-7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0
摘要 ( 288 )   HTML   PDF (1412KB)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合轴分枝树木的形态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指出合轴分枝树木特征的描述指标,以槐树为例,将分枝分为主分枝与次分枝,分别对枝径、仰角、枝长等形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主枝枝径的平均值大于次枝,仰角和枝长的平均值小于次枝.主枝与次枝仰角均呈正态分布,集中在20°~40°之间,枝长主要分布在20~40 cm范围内.基于IFS算法,提出适于表达合轴分枝形态特点的数据结构,指出IFS入口参数对应于合轴分枝结构的实际意义,并对IFS分形算法进行合轴分枝树木建模的具体实现流程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实现合轴分枝树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构建的树木模型符合合轴分枝形态特点,可以实现合轴分枝树木基本形态结构的表达.

区域尺度杉木生物量估计的不确定性度量
傅煜, 雷渊才, 曾伟生
林业科学. 2014, 50(12):  79-8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1
摘要 ( 215 )   HTML   PDF (1065KB) ( 8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系统抽样体系江西省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数据,以杉木立木生物量为估测对象,采用异速生长模型建立杉木单木地上生物量和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结合抽样理论和泰勒级数原理,以均方根误差为不确定性度量指标,分别测算由抽样误差和模型估测误差引起的生物量估计不确定性.结果显示: 2009年江西省杉木地上生物量为19.34 t ·hm-2,不确定性为0.92 t ·hm-2,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分别为11.87,1.95,3.15,2.62 t ·hm-2,其中地上总生物量和各组分(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估计中模型不确定性分别占估计量的2.48%,3.67%,3.43%,7.27%和6.33%.胸径对树枝、树叶的解释能力低于树干和树皮,抽样误差对生物量估计准确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模型估测误差.研究方法适用于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估测.

褛裳夜蛾成虫生物学与性趋向
郑海霞, 阎毅, 张金桐, 郭淑英, 宗世祥, 刘红霞, 刘金龙, 杨美红
林业科学. 2014, 50(12):  87-9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2
摘要 ( 231 )   HTML   PDF (1045KB) ( 7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林间自然条件下观察褛裳夜蛾的羽化、求偶、交配与产卵等行为,通过林间诱蛾试验验证其性趋向.结果表明: 褛裳夜蛾的成虫于6月初开始羽化,至6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整个羽化期持续将近1个月,日羽化高峰在21:00—23:00.雌雄性比1:1.02, 雄蛾先羽化.雌蛾最早在羽化3天以后才开始求偶,一周左右表现最为强烈,3~5日龄的雌蛾求偶高峰期在2:00—4:00,而6~7日龄的求偶高峰期在24:00—2:00,求偶高峰期随虫龄的增加逐渐提前.褛裳夜蛾雌雄成虫一生只交尾1次,交尾高峰期在4:30前后,光期未见交尾.雌蛾的交尾活动受日龄影响显著,6和7日龄蛾交尾能力最强,其交配时间最短, 其他日龄雌蛾交尾时间较长.褛裳夜蛾卵单粒散产,未交配雌蛾产卵期为6.2天,交配后的雌蛾产卵期为4.9天; 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夜间,产卵高峰期在0:00—2:00,该时段的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69.6%.雌、雄蛾交配过后平均寿命分别为15.44和12.22天, 雌、雄蛾未交配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9.78和16.11天.种内个体间表现为雌蛾引诱雄蛾, 6~7日龄处女雌蛾林间诱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

杉木炭疽病拮抗菌HY32的发酵条件优化
李红军, 周国英, 路宗岩, 谭益民, 段爱国
林业科学. 2014, 50(12):  94-10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3
摘要 ( 251 )   HTML   PDF (1023KB) ( 8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法,探讨杉木炭疽病拮抗菌HY3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途径.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 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9.80 g ·L-1、酵母膏12.16 g ·L-1、蛋白胨4.22 g ·L-1、NaCl13.13 g ·L-1.该菌株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52 ℃、初始pH8.09、摇床转速184.67 r ·min-1.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HY32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是可行的.

木材动态黏弹性的湿热耦合效应
蒋佳荔, 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01-10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4
摘要 ( 260 )   HTML   PDF (2736KB) ( 9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Q800),在一系列恒定温湿度场(温度: 25 ~ 90 ℃,湿度: 0 ~ 93%)中测定不同含水率(0 ~ 19.39%)人工林杉木木材试样的贮存模量和损耗因子在550 min湿热耦合作用过程中的经时变化,研究湿热耦合作用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湿热耦合作用可以降低木材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全干材试样,没有出现木材软化现象; 对于含水率为5.88% ~ 13.36%的木材试样,可在40 ~ 60 ℃温度域内观察到半纤维素的湿热软化现象; 对于含水率为9.08% ~ 19.39%的木材试样,当温度高于50 ℃时可观察到木质素的湿热软化现象.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或增加木材含水率均能缩短引起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发生软化的热作用时间.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研究木材干燥过程水分状态变化
张明辉, 李新宇, 周云洁, 高玉磊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09-11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5
摘要 ( 293 )   HTML   PDF (1383KB) ( 9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不同分化等级兴安落叶松树干心材和边材的空间变异
刘家霖, 王传宽, 张全智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14-12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6
摘要 ( 295 )   HTML   PDF (1293KB) ( 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一块15 m × 20 m的4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全部收获,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林木分化等级划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并采用解析木法量化分析不同分化等级林木心材和边材的周向和轴向变异及其与林木特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林木分化等级、方位和圆盘高度对树干心材半径(heartwood radius,HR)、边材宽度(sapwood width,SW)的变异影响显著(P < 0.001).胸高处HR和SW及其绝对变异量均随林木分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林木心材与边材比在周向变化不一,其最大值以北向频率最高(17.65%),最小值则以南向频率最高(17.68%),反映了微生境的差异.随相对高度的增加,HR绝对变异量递减,SW绝对变异量在枝下高以下保持相对稳定,随后递减; 而HR和SW的相对变异量则均不随轴向改变.这些绝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在不同分化等级的林木之间多呈现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的趋势,而其相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格局不一.胸高处HR和SW的绝对变异量与胸径均正相关; 心、边材面积与枝生物量、冠投影面积、根投影面积、叶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均正相关,其中与枝、叶生物量相关性最紧密.这些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心材和边材存在显著的周向和轴向变异,其绝对量受林木分化显著影响,但其相对量对林木分化不太敏感.

集体林分权条件下不同经营类型商品林生产要素投入及其效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及其福建、江西农户调研数据
李桦, 姚顺波, 刘璨, 郭亚军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22-13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7
摘要 ( 212 )   HTML   PDF (1142KB) ( 6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引入政策和自然因素等环境变量,采用福建、江西跟踪的林农数据对林农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及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林农对林地经营仍倾向粗放经营,偏好周期较短的经济林,经济林投入的劳动力、资金都高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但其综合技术效率却低于木材、木材为主兼有竹材的经营类型; 林农商品生产规模效率很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很低,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影响后, 林农商品林的纯技术效率提高35.96%,但规模效率降低34.83%,导致平均技术效率降低11.36%.环境变量影响因素中,林权证的获得、采伐指标申请难度降低以及林业税负的减轻等林权改革及配套服务措施的完善能显著提高商品林生产效率; 有劳动能力的户主年龄越大、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以及降雨量越多对生产效率有提升作用; 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林地坡度越大、林地块数越多和林地距公路距离越远对生产效率有抑制作用.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引导农户木材经营由粗放转向适度集约经营,继续完善林权改革及其配套服务措施,顺应农户在林地流转不普遍的现实背景下实现林业生产过程的规模化经营,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林业经营服务以及林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问题讨论
湘西山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分析
侯一蕾, 赵正, 温亚利, 金旻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31-13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8
摘要 ( 280 )   HTML   PDF (1523KB) ( 13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区往往是生态脆弱的地区,但又肩负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选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出发,对生态脆弱区的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依然存在,给林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的诸多限制也对农户生计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

研究简报
欧李次生木质部导管结构和果实钙含量
马建军, 任艳军, 张立彬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39-14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19
摘要 ( 255 )   HTML   PDF (1783KB) ( 6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演变
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付美云, 雷玉兰, 林仲桂, 赵林峰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44-15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0
摘要 ( 314 )   HTML   PDF (1149KB) ( 6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茶象危害与小果油茶果实特征的相关性
何立红, 李志文, 刘劲军, 司嘉怡, 曾爱平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51-15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1
摘要 ( 1100 )   HTML   PDF (1165KB) ( 25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栗山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方式及所取食的寄主树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郑雅楠, 唐艳龙, 杨忠岐, 唐桦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56-16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2
摘要 ( 240 )   HTML   PDF (1390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橡胶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及其破坏行为
杨春梅, 吴哲, 马岩, 张亚新, 齐英杰, 李明宝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61-167.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3
摘要 ( 207 )   HTML   PDF (2784KB) ( 5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新品种与良种
泡桐新品种‘白四泡桐1号’
赵振利, 范国强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68-16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4
摘要 ( 265 )   HTML   PDF (1122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四泡桐1号’是以白花泡桐为亲本,通过化学诱变和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泡桐新品种.该品种在生长量、木材理化性质、自然接干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白花泡桐,可通过组织培养、埋根等方法繁育苗木,适合在白花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

含笑新品种‘花好月圆’
刘军, 姜景民, 姚颖焘, 蒋艾平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69-16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5
摘要 ( 295 )   HTML   PDF (1123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花好月圆’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从含笑天然变异中选育的新品种,其分枝浓密,冠型紧凑;叶厚革质,近圆形.花淡香,花被片紫色全晕染,外表面基部及内表面尤浓.经多年繁殖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在园林中推广应用.

枸杞新品种‘宁杞8号’
南雄雄, 王锦秀, 常红宇, 王昊, 李永华, 沈效东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70-17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226
摘要 ( 273 )   HTML   PDF (1124KB) ( 7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宁杞8号’是通过自然选优得到的一个果粒大但花果量较少的枸杞株系.与‘宁杞1号’相比,物候期提前3~5天,老眼枝现蕾开花量少,而大量花集中在七寸枝.自交亲和性差,不适宜纯系栽培.经多年繁殖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推广应用于高端优质水果枸杞生产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