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5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5
目录
林业科学第50卷第1期 (2014年1月) 目次
林业科学. 2014, 50(1):  0-0. 
摘要 ( 146 )   PDF (617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与研究报告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孙素琪,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李云霞, 于雷, 胡波, 刘婕
林业科学. 2014, 50(1):  1-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1
摘要 ( 271 )   HTML   PDF (908KB) ( 7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原位喷施,设置对照(CK,0 kgN ·hm-2a-1)、低氮(T50,50 kgN ·hm-2a-1)、中氮(T100,100 kgN ·hm-2a-1)和高氮(T150,150 kgN ·hm-2a-1)4个氮沉降处理,研究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CK,T50,T100和T150氮沉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4.31±1.14),(3.42±0.74),(2.81±0.38)和(2.49±0.32)μmol ·m-2s-1,相对于CK处理,氮沉降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5和10 cm深处土壤温度间均存在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4个处理5 cm深处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07,1.81,1.62和1.54,10 cm深处的Q10值分别为2.11,1.83,1.63和1.55,氮沉降处理抑制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较弱。

太白山红桦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
郭垚鑫, 胡有宁, 李刚, 王得祥, 杨吉健, 杨改河
林业科学. 2014, 50(1):  9-14.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2
摘要 ( 210 )   HTML   PDF (615KB) ( 8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太白山1 hm2 红桦林样地资料为基础,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单变量O-ring 函数和双变量O-ring 函数对红桦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红桦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林下幼苗、幼树极少,而受到一定砍伐干扰的林下红桦更新较好;红桦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各异,幼树的聚集性最强,中树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而大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红桦幼树与大树在0~15 m尺度空间内多呈负关联,幼树与中树及中树与大树空间分布上总体无显著关联性。以上结果表明:红桦种群强烈依赖于干扰进行斑块集群更新,其更新不仅受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样受种内竞争的制约,最终导致成熟的红桦林更新极差,呈现衰退趋势。选择性择伐大树或者枯树可以促进红桦种群的局部稳定性。

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与植株铝含量的影响
季海宝, 孙晓, 桂仁意, 庄舜尧
林业科学. 2014, 50(1):  15-2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3
摘要 ( 203 )   HTML   PDF (678KB) ( 6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不同种植年限的雷竹林及对照水稻田,分析土壤酸度、土壤提取态铝及植株铝含量。结果表明:在水稻田改种雷竹后,雷竹林地表层土壤酸化严重;集约经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64.2 g ·kg-1,较对照提高50%;土壤中提取态铝含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的含量最高为108.0 mg ·kg-1,是对照的10倍,乙酸提取态铝含量最高为235.4 mg ·kg-1,是对照的4倍多;竹根中铝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竹鞭、竹秆及竹叶则相反。可见,在覆盖栽培的集约经营模式下,雷竹林土壤酸化显著,生物毒性铝和生物可利用铝含量剧增,雷竹根部铝大量积聚,养分转运受阻,从而危害雷竹正常生长。

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杨万勤, 李仁洪, 胡畅
林业科学. 2014, 50(1):  21-2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4
摘要 ( 275 )   HTML   PDF (697KB) ( 7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巨桉人工林进行为期14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施氮量为0(CK),5(L),15(M)和30(H)g N · m-2a-1,共4个处理。每月下旬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定量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土壤呼吸速率均为1月最低,7月最高;施氮处理3个月后,随着施氮浓度增加,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效应明显,如7月份L,M和H处理较CK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8.80%,22.62% 和33.17%;氮沉降使该巨桉林分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量增加了11.93%~30.82%;2008年4,7和10月土壤呼吸速率24 h平均值均表现为CKQ10值增大,表明氮沉降可能使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增强。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气温、冻土冻融与河川径流特征
牛赟, 刘贤德, 敬文茂, 车宗玺, 赵维俊
林业科学. 2014, 50(1):  27-3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5
摘要 ( 294 )   HTML   PDF (715KB) ( 7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统计分析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气温、日照时数、土壤温度、降水、冻土冻融及河川径流等监测数据(2002-2011年),研究气温、日照、土壤温度、冻土冻融的变化特征,分析降水、冻土冻融与河川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均气温1.7℃,年均日照时数127.1 h,年均土壤地表温度3.3℃,5,10和15 cm深处年均土壤温度2.3℃,20和40 cm深处年均土壤温度2.4℃;土壤开始冻结日期为10月11日左右,冻土结束消融日期为7月18日左右,季节性冻土存在时间为年均278天,占全年时间的76.16%;12月10日之前,冻土增厚的速率约1.22 cm ·d-1,此后,冻土增厚的速率逐渐减小,平均为0.78 cm ·d-1,直到3月20日左右,冻土增厚的速率减到最小,但冻土的累积厚度增加到最大,年均最大厚度约159.6 cm;从3月20日左右开始,冻土开始消融,消融的速率逐渐递增,平均为1.47 cm ·d-1;河川径流量S与降水量P的回归模型为S=2.936P+9.587(R2=0.742 6),河川经流与冻土冻融厚度Fd的回归模型为S=-10.361Fd+1 388.498(R2=0.701 7)。

NaCl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正祥, 张华新, 杨升, 杨秀艳, 狄文彬
林业科学. 2014, 50(1):  32-4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6
摘要 ( 289 )   HTML   PDF (849KB) ( 9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温室盆栽控制试验,研究0,120,240和360 mmol ·L-1 NaCl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与分配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并分析生长与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Cl胁迫幼苗的株高净增长、侧枝数、叶生长参数、生物量累积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和根生物量百分比依次增加;2)随NaCl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依次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增加,360 mmol ·L-1盐胁迫幼苗的PnGsCiTrLs和WUE分别为对照的57.2% ,22.7% ,62.8% ,38.1% ,200%和150% ;3)盐胁迫强度与株高、叶生长参数、生物量累积以及光合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的光合参数与生长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与幼苗的生物量累积和分配也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NaCl胁迫直接影响沙枣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叶片的光合能力对生长参数具有显著影响,并最终影响植株的生物量累积。

丛枝菌根化滨梅苗的根际微生态环境
宰学明, 郝振萍, 赵辉, 钦佩
林业科学. 2014, 50(1):  41-4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7
摘要 ( 260 )   HTML   PDF (1053KB) ( 7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滨梅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滨梅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中选用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透光球囊霉3种AM真菌接种,测定滨梅苗菌根侵染率、生物量、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及N,P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AM真菌都与滨梅形成菌根共生体,其中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侵染效果较好,侵染率分别是50.4%,48.3%;受这2种菌侵染的苗木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74,1.73倍。AM菌根对根部微生物种群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根面上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显著增加。AM菌根增加根际土壤磷酸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各种酶活性增加量与苗木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AM菌根使根际土壤pH值降低,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接种苗木的根际土壤中,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N,P元素出现富集现象,与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M真菌的种类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性,3种AM真菌中,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根际效应较好。丛枝菌根的形成改善滨梅幼苗的微生态环境,提高根际土壤肥力,根际效应与AM真菌的种类有关。

地被物对油松幼苗早期更新的影响
韩文娟, 曹旭平, 张文辉
林业科学. 2014, 50(1):  49-54.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8
摘要 ( 245 )   HTML   PDF (873KB) ( 7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地被物对油松幼苗早期更新的影响,通过野外播种和室内控制试验,分析野外不同播种方式、不同凋落物厚度及凋落物水浸液浓度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外不同播种方式显著影响油松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状况,萌发率依次为清除灌木草本及凋落物>清除草本和凋落物>清除灌木和凋落物>清除灌木和草本,说明凋落物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清除灌木草本及凋落物和清除灌木草本处理下幼苗高度、基径、根和茎生物量高于其他播种方式。1和2 cm厚凋落物对油松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3 cm厚凋落物及先铺凋落物再播种均显著降低油松种子的萌发率及推迟种子的始萌发时间。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液对油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根长、茎长无显著影响。凋落物主要通过阻碍种子与地面的接触影响油松幼苗早期更新,合理地清理林下地被物能促进油松的天然更新。

WinNC2:因子交配设计遗传分析软件
童春发, 蒋安纳, 杨立委, 施季森
林业科学. 2014, 50(1):  55-6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09
摘要 ( 306 )   HTML   PDF (1327KB) ( 7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因子交配设计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关该设计的遗传参数和统计量计算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尤为突出。WinNC2是一个新开发的用于计算因子交配设计遗传模型参数的Windows软件,不但可以处理平衡数据,而且还可以处理不平衡数据。针对3种不同的因子交配设计遗传统计模型,该软件使用线性约束模型理论计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及其他固定效应,使用方差分量模型计算遗传方差和协方差进而估算遗传力。对于每一个参数估计,WinNC2还给出其标准误和显著性检验统计量;对于多性状数据,WinNC2可以计算父本、母本以及父母本交互水平上2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及其标准误。WinNC2为林木遗传育种工作者分析因子交配设计试验数据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的计算工具。

HSP ∷ FT转基因杨树热激开花的影响因素
贾小明, 张焕玲, 唐明
林业科学. 2014, 50(1):  63-6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0
摘要 ( 498 )   HTML   PDF (1273KB) ( 6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转 HSP ∷ FT 1基因的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欧洲山杨×美洲山杨)为试材,系统研究影响FT基因热激表达诱导杨树早期开花的各种因素,为 HSP ∷ FT基因在木本植物中有效诱导正常开花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同一株系的不同单株、转基因材料的株高及年龄(热激前温室生长时间)、热激温度及热激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均影响转基因植株的热激开花。同一基因型的不同转基因株系以及同一株系不同单株热激诱导开花存在显著差异。开花率随热激材料株高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株高小于30 cm的转基因植株不能诱导开花。转基因植株在温室培养的时间越长,热激后开花越早,开花率越高。热激温度影响热激材料的初始开花时间、开花率及正常花序得率,最佳热激温度为40℃。转基因植株的热激诱导开花,在早期主要受每天热激时间的影响,在后期主要受持续热激天数的影响,持续热激3周以上可有效提高开花率及正常花序得率。热激前转基因材料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生长,有利于热激诱导开花及获得正常花序。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HbPIP2的功能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王进, 安锋, 蔡秀清, 邹智, 张薇, 林位夫
林业科学. 2014, 50(1):  69-7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1
摘要 ( 250 )   HTML   PDF (1195KB) ( 7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 1 HbPIP 2 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 1 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 2 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 1 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用RT-qPCR 和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bPIP 1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乙烯利刺激后橡胶树排胶体积、排胶时间、干含和总固形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PIP 1 在树皮、胶乳和次生木质部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胶乳中HbPIP 1 的表达量随乙烯利刺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树皮中HbPIP 1 的表达量则呈降低的趋势;乙烯利通过调节HbPIP 1 的基因表达促进水分向乳管细胞的运输,从而降低胶乳干含和总固形物,延迟排胶时间,增加排胶体积和产量。

武当木兰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杨梅, 张敏, 师守国, 康永祥, 刘建军
林业科学. 2014, 50(1):  76-8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2
摘要 ( 282 )   HTML   PDF (979KB) ( 6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湖北、陕西及重庆等地区9个典型武当木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用8条引物共检测到207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95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4.2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71 9和0.288 2;种群水平的PPB,H和I分别为43.64%,0.128 4和0.198 8。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武当木兰种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68.10%(P<0.001),种群间的占31.90%(P<0.001),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57 0,说明武当木兰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但种群内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较大。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1.445 6,9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40 0。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将9个武当木兰种群分为3大类群,聚类结果与大多数种群的地理分布及花部特征的划分大致吻合。

基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杉木兼容性林分蓄积量模型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 2014, 50(1):  82-87.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3
摘要 ( 220 )   HTML   PDF (994KB) ( 7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杉木林分蓄积量模型的研究,为改善杉木的经营管理、揭示杉木的生长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模拟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单木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和基于林分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本研究通过组合预测法把单木模型和林分模型组合起来,使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一体化。利用组合预测法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组合,分散单项模型的预测误差,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基于江西杉木固定样地数据,并利用最优加权法计算组合预测模型中各模型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比单项模型(单木模型、林分模型)预测精度高,同时组合预测法可提高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模型的兼容性,保证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的一致性,为杉木林分蓄积量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基于CBERS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
王长委, 胡月明, 沈德才, 黄胜利, 朱剑云, 王璐
林业科学. 2014, 50(1):  88-9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4
摘要 ( 233 )   HTML   PDF (1414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CBERS-02B星CCD数据在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方面的能力,以东莞市范围内的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森林地上碳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纹理信息的估算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将波段信息、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逐步回归策略构建CBERS-02B星CCD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其调整系数R2达到0.53,显著度水平P远远小于0.05。这表明:尽管CBERS-02B星CCD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存在一定的漂移,但是将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集成构建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各自单独估算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缺点,增强各自间的互补性,提高CBERS-02B星CCD数据估算森林地上碳储量的能力;而且基于CBERS-02B星CCD数据估算的东莞市碳储量空间分布和东莞市实际碳储量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说明CBERS-02B星CCD数据用于亚热带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是可行的。

分月扇舟蛾与仁扇舟蛾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区别及其进化关系
刘群, 常虹, 陈娟, 郝德君
林业科学. 2014, 50(1):  97-10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5
摘要 ( 276 )   HTML   PDF (3950KB) ( 1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月扇舟蛾与仁扇舟蛾为重要的杨树食叶害虫,其成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危害方式十分相似,极易引起混淆,且二者在国内的分布区有重叠,给2种舟蛾的准确鉴定及监测带来困难。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比较分月扇舟蛾与仁扇舟蛾的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确定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比对分析二者的进化关系。

利用3种寄生性天敌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林业科学. 2014, 50(1):  103-10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6
摘要 ( 255 )   HTML   PDF (1135KB) ( 7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1~3龄)、花绒寄甲对中老龄幼虫(3龄末—老熟幼虫)和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在蜂虫数量比为5:1时,释放25天后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14.84%和12.57%;锈色粒肩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期按天敌与害虫数量3:1和10:1的比例分别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30天后锈色粒肩天牛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46.50%和38.63%;释放花绒寄甲60天后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60.00%和52.67%。根据解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样木所得到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得出4种估测实际寄生率的回归方程,以一元二次函数方程相关系数最高。在天敌释放后连续3年的防治效果调查表明,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具有良好的持续防治作用,表明利用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可有效防治锈色粒肩天牛这一重大园林害虫。

基于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的北京地区杨树内生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多样性
李如华, 严东辉, 冯小慧, 孙晓明
林业科学. 2014, 50(1):  109-11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7
摘要 ( 309 )   HTML   PDF (1202KB) ( 7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树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是树木健康和树木与环境互作的基础,基于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的DNA条形码在揭示微生物多样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依据DNA条形码标准和技术,经由来自公共核酸数据库(NCBI)中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属的ITS序列有效化以及对杨树皮层组织分离培养真菌ITS序列扩增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该属真菌是常见的杨树内生真菌,在北京地区的杨树上存在葡萄座腔菌、红葡萄座腔菌和小葡萄座腔菌3个种群,葡萄座腔菌为优势种群,每个种群内也存在遗传分化。

红松针叶床层风影响因子的模拟
李存宇, 金森, 周勇, 张吉利
林业科学. 2014, 50(1):  116-124.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8
摘要 ( 226 )   HTML   PDF (1158KB) ( 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红松人工林的针叶为材料,在实验室内根据过去平地无风研究的试验设计,构建不同载量、高度和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在各层级风速条件下,共进行87次平地点烧试验。结果表明:风速在0.9~4.6 m ·s-1时,红松针叶床层的风因子为1.24~14.51。现有风因子模型对红松均不适用,模型形式与参数合理化后,幂函数形式模型好于指数函数形式模型,含床层因子的多因子模型好于单因子模型。床层因子中,床层压缩比、含水率对风因子影响显著,二者的误差降低比例分别为3.7%~8.2%和2.9%~5.4%。床层载量与床层厚度对红松针叶床层风因子影响不大。以风速和可燃物床层压缩比为预测因子的多因子形式模型能够解释45.3%的风因子变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727,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28%;但分别以压缩比和含水率建立的新的风因子模型,则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降到1.03,平均可解释 75.6%的风因子变差。

基于容积密度计算的X射线法测定木材含水率分布
郝晓峰, 吕建雄, 俞昌铭, 蒋佳荔, 江京辉
林业科学. 2014, 50(1):  125-13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19
摘要 ( 309 )   HTML   PDF (1351KB) ( 8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X射线法计算木材含水率的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首先,介绍X射线法测量木材密度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入多孔材料容积密度的概念,量化分析木材各相(细胞壁物质与水)在体积变化情况下的容积密度,推导出以纤维饱和点为分界线的含水率计算公式;最后,以杉木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剖面密度仪测量干燥过程中试样密度的经时变化数据。基于这些密度数据,分别采用Cai计算方法与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分布;同时,以传统切片法测量的含水率分布为对照组,将三者之间得到的含水率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率范围内,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的含水率与切片法测得的含水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Cai计算方法计算的含水率与切片法测得的含水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证明,采用容积密度计算方法得到的含水率更为合理,为运用X射线法测量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

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余养伦, 秦莉, 于文吉
林业科学. 2014, 50(1):  133-13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20
摘要 ( 241 )   HTML   PDF (1490KB) ( 7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经过热处理、浸胶、热压等工序制造本色和炭化色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并与室外地板用重组竹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于重组竹,慈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毛竹;热处理对吸水厚度膨胀率、防腐和防霉等性能具有改善作用,对水平剪切强度具有不利影响;采用纤维化单板,改变了传统重组竹的束状元结构,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可促进竹材产业升级尤其是丛生竹的工业化利用。

杉木液化液交联苯酚-甲醛合成新型木材胶黏剂
孙瑾, 林锐航, 李晓增, 王晓波, 朱晓枫, 徐恩光
林业科学. 2014, 50(1):  140-14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21
摘要 ( 222 )   HTML   PDF (1273KB) ( 5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一种无污染、无废弃物排放的胶黏剂合成工艺——碱性的杉木液化物与少量的苯酚、甲醛合成一种高性能的木材胶黏剂。检测胶黏剂的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并与工业用酚醛树脂进行性能比对。结果表明:杉木液化物-苯酚甲醛胶黏剂具有较低的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其制得的胶合板具有更好的胶接性能和更低的甲醛释放量。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液化物与苯酚、甲醛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生成了高聚物化学结构。DSC结果显示:杉木液化物-苯酚甲醛胶黏剂需要更高的固化温度,但不影响其实用性。
综合评述
一种新型速生材单板改性技术——密闭环境下的高温饱和蒸汽软化和横向压缩处理
刘红玲, 郭康权, Frederick A. Kamke, Tran Van Cuong
林业科学. 2014, 50(1):  149-15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22
摘要 ( 266 )   HTML   PDF (6607KB) ( 19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一种新型低密度速生材单板改性技术——密闭环境下的高温饱和蒸汽软化和横向压缩处理。它利用木材的黏弹性,生产出一种高机械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和良好胶合性能的压缩木产品。此工艺是为改性厚度小于10 mm的低密度薄板而开发,木材的软化、致密和定型都在一个可保持高温高压密闭环境的设备中完成。处理过程只需要20 min左右,所采用的温度在150~200℃之间,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避免了纤维素在高温下降解而削弱了压缩木的强度。单板压缩后可与其他单板进行胶合,形成一种新的高强度木基复合材料,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制造、木建筑的构件等。本文介绍此新型压缩技术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研究现状,分析其压缩产品的应用前景,并对其今后的研究给出一些建议。

研究简报
接种外生菌根菌对模拟酸雨胁迫下马尾松营养元素的影响
陈展, 尚鹤
林业科学. 2014, 50(1):  156-16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23
摘要 ( 237 )   HTML   PDF (1253KB) ( 6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杜仲果药兼用良种‘华仲3号’
杜红岩, 杜兰英, 乌云塔娜, 刘攀峰
林业科学. 2014, 50(1):  164-164.  doi:10.11707/j.1001-7488.20140124
摘要 ( 230 )   HTML   PDF (1076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仲3号’为杜仲雌株,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速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于杜仲各产区尤其是干旱和盐碱地区营建果园和速生丰产园,生产果实和杜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