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05-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多种群多规模格局特点研究
李慧卿;李慧勇 张景波 赵秀莲 江泽平
林业科学. 2006, 42(5):  1-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1
摘要 ( 759 )   HTML   PDF (155KB) ( 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以及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Ver Hoef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提出的格局强度及多种群格局一致性指标等分析方法,分析两个群落内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多规模格局内植物种的贡献率及其组合、格局强度以及格局一致性,探讨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间关系,为该区人工防治荒漠化及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较小,而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相对较大;两个群落都以多种群灌木格局为主;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大,但格局一致性却相对较低。而井灌区则正好相反,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小,但格局一致性却较高。

毛乌素沙地降水、蒸散时间分布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的意义
宋云民;刘致远 周泽福 党宏忠 刘绍民
林业科学. 2006, 42(5):  6-10.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2
摘要 ( 687 )   HTML   PDF (263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统计分析和遥感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沙区1981—2003年间的降水、蒸散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水集中在6—8月份,主要以暴雨出现,沙壤土入渗率高,降雨能很快渗入土壤,故很少形成径流;2)研究区23年间平均年蒸散量为252mm,略低于降水,年蒸散量呈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7月蒸散量最大,1和12月最小,呈“单峰”正态分布,与降水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该地区蒸散相对变率为10%~24%,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递减;4)从水资源总量和现有植被盖度(0·7)来看,水资源收支处于低水平的基本平衡,但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沙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特殊的生态过渡性对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在饲草料种植中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的农业灌溉技术,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保持区域水资源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种沙漠植物地上部分形结构与生物量的自相似性
李伟成 盛海燕 潘伯荣 常杰
林业科学. 2006, 42(5):  11-16.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3
摘要 ( 685 )   HTML   PDF (176KB) ( 7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自相似原理,分别研究极干旱地区塔克拉玛干腹地和吐鲁番盆地地下水浇灌区柽柳、梭梭和沙拐枣植株的地上分形结构与各自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通过分析3种植物的枝长、冠幅和体积与地上部生物量之间的统计自相似性,发现在统计拟合精度上自相似模型不如BP神经网络模型,但分析植株生长的地域性差异时,缺少像分形维数这样的定量化描述。

木犀属品种分类研究
臧德奎 向其柏 刘玉莲
林业科学. 2006, 42(5):  17-21.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4
摘要 ( 728 )   HTML   PDF (164KB) ( 7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根据开花习性、花序类型、花色、花型、雌蕊发育状况以及枝条和叶片特征,对木犀属的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共有品种177个,属于5个种(包括1个杂交种),其中桂花品种157个(四季桂品种群18个、银桂品种群57个、金桂品种群45个、丹桂品种群37个)、树品种12个、齿叶木犀品种3个、华东木犀品种2个、山桂花品种3个;讨论了品种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订正了桂花品种群的学名。

银杏树干茎流变化及其对抑制蒸腾措施的响应
孙守家 古润泽 丛日晨 车少臣 高俊平
林业科学. 2006, 42(5):  22-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5
摘要 ( 734 )   HTML   PDF (226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GREENSPAN茎流测定系统监测银杏树干茎流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不同深度和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异。上位的茎流速率高于中位和下位,但通过上中下位截面的累积茎流通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深度上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别,10mm位点的茎流速率最大,20mm位点最小;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是树干南侧最大,西侧次之,北侧最小。使用HOBO气象站同步测定各种气象因子,分析树干茎流日变化、日际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太阳有效辐射、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茎流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干预处理研究不同的抑制蒸腾措施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抗蒸腾剂、摘叶和遮荫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蒸腾耗水,但摘叶和遮荫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

苦楝表型性状梯度变异的研究
程诗明;顾万春
林业科学. 2006, 42(5):  29-3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6
摘要 ( 698 )   HTML   PDF (378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24个苦楝群体729个家系的5个地理气候因子及与其对应的苦楝18个表型性状因子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第一典范变量的特征根为0.9979(0.01水平极显著),占全部特征根的78%;跟进主成分分析将二元坐标降为1维数据轴,即表型性状梯度轴。采用内插法在苦楝自然分布区内按0.2表型性状梯度差值绘出等值线图,揭示出苦楝表型性状东北—西南梯度变异的地理模式。通过通径分析描述各表型性状对表型性状梯度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从侧面证实了繁殖器官性状的稳中求变。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
邓白罗;谭晓风 漆龙霖 贺晶 胡芳名
林业科学. 2006, 42(5):  36-41.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7
摘要 ( 706 )   HTML   PDF (221KB) ( 7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李国平;黄群策
林业科学. 2006, 42(5):  42-47.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8
摘要 ( 660 )   HTML   PDF (265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张建国 李贻铨 万细瑞
林业科学. 2006, 42(5):  48-5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09
摘要 ( 711 )   HTML   PDF (172KB) ( 9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P营养亏缺的解除,尾叶桉苗叶片、根系干物质的累积随之下降,光合产物向茎部转移;湿地松根、茎干物质积累随NP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光合产物的累积向叶片转移;杉木根系干物质随NP营养亏缺的解除而下降,光合产物向叶片和茎部转移。3个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营养亏缺状态下,苗木根冠比(R/S)的提高实际上反应了苗木对土壤NP营养亏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NP营养与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可以应用异速生长模型、Thornley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来表示,3种模型均能良好反应出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应用模型可对苗木根冠生长速率进行调控,这无疑对苗木的培育有重大的意义。异速生长模型中k=1可作为判别苗木营养最适平衡的一个标志。

银杏良种早实技术研究
邓荫伟 李晓铁 王光平 周新富 邓业成
林业科学. 2006, 42(5):  54-61.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0
摘要 ( 704 )   HTML   PDF (194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西桂北银杏产区采用‘大佛手’、‘大马铃’、‘华口大白果’3个银杏良种营建矮化、密植、早实丰产示范林111.30hm2,辐射林459.06hm2,经过大耐性推广应用,达到了3~5年挂果,6~8年投产的目标。示范林和辐射林总产银杏142.22万kg,产值达2275.5万元。经过试验分析,常规施肥的平均单株新梢量高于对照3.1倍,新梢长度高于对照的1.13倍,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74倍;配方施肥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25倍,种实出核率高于对照15%;人工疏果的平均单抹新梢量高于对照3.11倍,新梢长度高于对照1.15倍;疏果的植株种实浮水率仅1%,而对照的种实浮水率达86.4%。对7~8年生的银杏示范园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早实良种建园的产量均优于常规品种,其中华口大白果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4.2倍;大佛手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2.0倍;大马铃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3~4倍。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研究
张国盛 王哲 王林和 郝云龙 温国胜
林业科学. 2006, 42(5):  62-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1
摘要 ( 718 )   HTML   PDF (193KB) ( 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定位监测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进行6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臭柏幼苗苗高的年均生长率为24.69%,冠幅的年均生长率达到44.4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样方内幼苗总株数动态变化率均值31%,编号幼苗的平均死亡率8.88%,幼苗株数的增长大于幼苗的死亡,更新状况良好。幼苗高度大于20cm的死亡株数占总死亡株数的7.89%,幼苗的死亡率呈现出随着幼苗的高度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臭柏幼苗生长速度以高度大于20cm的植株最快,达到9.43cm·a-1,幼苗的生长速度与幼苗的高度级成正比。对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平均高度与冬季(11—3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夏季(6—8月)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冠幅与夏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的总株数动态变化率与冬季降水量和春季(4—5月)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编号幼苗的死亡率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森林小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郭泺 夏北成 李楠 余世孝
林业科学. 2006, 42(5):  68-74.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2
摘要 ( 695 )   HTML   PDF (281KB) ( 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深圳城市森林小群落为例,研究群落个体数与直径、高度、物种数之间的结构相关性;选用10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以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的综合指数值和排序,描述和比较深圳城市森林小群落多样性差异和水平;提出蓄积指数的概念和群落综合指数K以及应用于多样性比较的方法;指出多样性分析应考虑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并统一可比性标准。结果表明:深圳市各小群落的多样性综合指数K值在3.21~16.65之间,以蓄积水平为I级的桉树群落多样性最小,平均综合指数K值为9.11。

为害山茱萸的一叶蝉新种(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
蔡平 徐荣侠 俞春来
林业科学. 2006, 42(5):  75-76.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3
摘要 ( 672 )   HTML   PDF (136KB) ( 6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记述为害山茱萸的1叶蝉新种:茱萸阿小叶蝉Arboridia surstyli Cai et Xu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光肩星天牛mtDNA COⅠ基因遗传差异的研究
安榆林 杨晓军 林晓佳 师丽敏 黄晓明 陈建东
林业科学. 2006, 42(5):  77-8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4
摘要 ( 734 )   HTML   PDF (266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4个光肩星天牛、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黄斑星天牛及8个近缘种样品和花柳曲窄吉丁共37个样品的线粒体mtDNA COⅠ基因中一段504bp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与其近缘种、外缘种间存在明显规律性差异;中国、美国、韩国等不同地理来源的光肩星天牛样品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并呈现出中国北方、中国南方、美国和韩国4个种群的特征,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美国的光肩星天牛是从中国传入的”的观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样品间的差异较小,并未达到种级分类水平,应归为同1个种。

油松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红脂大小蠹的触角电位反应
王鸿斌;王玉刚 张真 金幼菊 周淑芷
林业科学. 2006, 42(5):  84-88.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5
摘要 ( 759 )   HTML   PDF (215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布于山西的油松树脂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份为?-(+)-α蒎烯、(S)-(-)-β-(+)-3-蒈烯,占萜烯总量的97%以上,其中(S)-(+)-3-蒈烯的比例最大,另外还有得叶烯、(+)-柠檬烯、莰烯、阵二烯和水芹烯等成份。触角电位反应中,雄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松挥发性物质中(S)-(-)-α-蒎烯、柠檬烯和(S)-(+)-3-蒈烯的反应较为强烈,而雌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桦挥发性物质中(S)-(+)-3-蒈烯、柠檬烯、(S)-(-)-α-蒎烯和得叶烯的反应较为强烈。雌性红脂大小蠹较雄性红脂大小蠹对这些挥发性物质更为敏感。寄生于我国油松的红脂大小蠹对树体挥发物的反应与原产地美国有较大的差异,产生变化可能与寄主挥发物成分和环境变化有关,但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及发生规律
周成刚 张卫光 乔鲁芹 孙绪艮 王志勇
林业科学. 2006, 42(5):  89-9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6
摘要 ( 750 )   HTML   PDF (157KB)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d,雄成螨寿命4~6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年发生代数。4种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螨1年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下旬,以第1次高峰螨口数量最大,危害最重。

大熊猫常食竹类的“双效”作用及保护对策
王爱民 邹兴淮 魏广强
林业科学. 2006, 42(5):  94-97.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7
摘要 ( 747 )   HTML   PDF (121KB) ( 8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察、收集整理大量有关大熊猫保护生物学、饲料及疾病等方面研究资料,阐述竹子对大熊猫的营养功能,并以研究报道的试验材料为依据,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竹子在给大熊猫提供营养及能量的同时,又对大熊猫消化器官与消化机能产生损伤性负效应,为避免或减轻这种负效应,提出了对异地保护圈养大熊猫推广使用竹粉配合饲料,对野生大熊猫在竹子开花枯萎期,定点投放竹粉配合饲料的保护对策。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化行为
王明玉 孙龙 舒立福 田晓瑞
林业科学. 2006, 42(5):  98-10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8
摘要 ( 759 )   HTML   PDF (199KB) ( 8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美国阿拉斯加州1950—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1895—2001年及中国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场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波谱分析研究其质心随年份的波动现象。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林火的火场质心分别以一定的分布中心呈波动状态,其中火场质心在阿拉斯加州的分布中心为151.11°W、64.96°N,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分布中心为120.02°W、37.11°N,在黑龙江省的分布中心为127.07°E、49.59°N。火场质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经度方向上均具有较强的周期性,阿拉斯加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度方向的周期为4.2a和6.25a;加利福尼亚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度方向上的波动周期为6.24a和106a。黑龙江省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经纬度方向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其周期为3.3a和6.67a。而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林火火场质心在纬度方向上不具有周期性,林火发生以低频率的大面积火灾为主。

基于分级模糊模型的温室环境控制方法
陈健 姜宇;杨国辉
林业科学. 2006, 42(5):  104-109.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19
摘要 ( 706 )   HTML   PDF (188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分级协同结构的温室环境模糊模型,在建立环境变量物理模型及其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温室环境的分级模糊子模型。试验表明:在保持传统平式结构模糊算法预测精度的同时,基于分级协同结构的温室环境模糊算法减少了规则数目,提高了模糊系统规则的可读牲且降低了子模型规则改变的系统成本。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林分冠幅估计
冯益明 李增元 张旭
林业科学. 2006, 42(5):  110-11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0
摘要 ( 678 )   HTML   PDF (184KB) ( 7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QuickBird的全色波段为数据源,应用空间统计学半方差理论,对郁闭度较高的人工白皮松林冠幅尺寸进行较为准确地估计。结果表明:空间统计学半方差方法可以作为郁闭度较高纯林林分冠幅估计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为解决林分冠幅的自动估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与方法。

综合评述
林隙微生境及更新研究进展
宋新章 肖文发
林业科学. 2006, 42(5):  114-119.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1
摘要 ( 712 )   HTML   PDF (149KB) ( 8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林隙干扰及更新的最新研究进展。林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是森林群落时空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不同的林隙干扰状况导致了林隙内光照的差异,进一步造成林隙内温度、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形成了微生境的时空异质性。林隙干扰通过改变微生境而对幼苗的出土、存活、定居和生长产生重要影响。林隙内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变化很大,是幼苗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更新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量受林隙大小及幼苗在林隙中位置的影响。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传播中的作用
李永成 孙贺廷 刘枫
林业科学. 2006, 42(5):  120-126.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2
摘要 ( 687 )   HTML   PDF (161KB) ( 10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简报
扎龙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时民 李玉文 吕玉哲
林业科学. 2006, 42(5):  127-132.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3
摘要 ( 673 )   HTML   PDF (141KB) ( 7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杨树无性系扦插苗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万雪琴;夏新莉 尹伟伦 张新时 慈龙骏 胡庭兴
林业科学. 2006, 42(5):  133-137.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4
摘要 ( 643 )   HTML   PDF (195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宁夏枸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郑阳霞;季静 王罡 杨婉身
林业科学. 2006, 42(5):  138-141.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5
摘要 ( 617 )   HTML   PDF (236KB) ( 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杨树溃疡病菌异核体现象的研究
余仲东 刘莉丽 曹支敏 张星耀
林业科学. 2006, 42(5):  142-144.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526
摘要 ( 616 )   HTML   PDF (146KB) ( 8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