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6-06-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种间竞争对甘草柠条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孙志蓉 王文全 翟明普
林业科学. 2006, 42(6):  1-6.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1
摘要 ( 666 )   HTML   PDF (166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混栽比例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生物量积累、分配模式及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混栽后甘草和柠条播种苗的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纯栽都有所降低,柠条受种间影响的程度较甘草大。混栽甘草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18.12%和14.52%,地下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上部分大;混栽柠条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36.51%和44.74%,地上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下部分大。甘草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柠条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混栽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相对总生物量(RYT)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和密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低密度混栽时,甘草和柠条表现出一定的互惠关系;高密度混栽时,二者共用资源受限,表现出相互拮抗的关系,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加强。混栽比例不同,甘草和柠条的种间竞争率(CR)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柠条占有较大比例的处理(甘草20%;柠条80%)中,甘草的竞争力较小;在甘草占有较大比例(甘草80%;柠条20%)和两者比例相等的处理(甘草50%;柠条50%)中,甘草的竞争力均大于柠条。苗期甘草在混栽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凋落物及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黄承才 张骏 江波 朱锦茹 常杰
林业科学. 2006, 42(6):  7-12.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2
摘要 ( 721 )   HTML   PDF (184KB) ( 7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浙江省10万km2的区域内,选取32个典型样地调查杉木生态公益林凋落物特征。研究表明:1)幼龄、中龄、成熟林3个年龄级的优势林年均凋落量依次为56.2、121.5和327.2g·m-2a-1,在浙西北、浙中、浙南及沿海4个地理气候区域间无显著差异(P>0.05);2)叶凋落量占总凋落量的76.0%~96.4%;不同龄级的凋落物组分不同,即杉木在不同发育阶段凋落物存在差异;3)杉木优势林的凋落量小于含杉木的混交林,即乔木种类越多,杉木优势度越小,凋落量越多;4)凋落物对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从凋落物角度分析,杉木优势林的生态效益较低,不利于林地自肥、保水及进一步的植被恢复。

帽儿山林区6种林分细根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朱胜英 周彪 毛子军 王秀伟 孙元发
林业科学. 2006, 42(6):  13-19.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3
摘要 ( 712 )   HTML   PDF (205KB) ( 7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根钻法对以上6种森林类型细根现存量进行动态研究。对0~30cm土层的细根(≤5mm)现存生物量和死亡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的细根现存量差别很大,6种林分中细根现存量为水曲柳林(1030.0g·m-2)>蒙古栎林(973.4g·m-2)>红松林(780.9g·m-2)>落叶松林(718.2g·m-2)>山杨林(709.1g·m-2)>樟子松林(470.4g·m-2);2)除落叶松外,其他林分活细根现存量与总细根现存量变化趋势相一致。红松林、落叶松林活细根现存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其余4种均出现在6月,水曲柳林最小值出现在9月,其他5种林分均出现在7月或8月;3)不同林分死细根所占的比率不同;4)从细根的垂直分布来看,由于温度、水分、养分等在不同土壤层中分配比率不同,细根的现存量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中,在各林分中占细根总现存量的比率都超过40%,其中水曲柳林最高,达到60.3%。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细根时空动态具有种的特殊性,在进行整个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研究时,应考虑不同森林类型的特性。

便携式测定仪在测定叶片衰老过程中氮和叶绿素含量上的应用
王文杰 李雪莹 王慧梅 祖元刚 小池孝良
林业科学. 2006, 42(6):  20-2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4
摘要 ( 656 )   HTML   PDF (182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哈尔滨地区本地植物华北紫丁香和山槐,以及华北引进种紫穗槐为研究材料,于2003年秋季对3种植物叶片从夏末叶片盛期到秋末叶片脱水变干脱落全过程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1)2种仪器对于表征单位叶面积上叶绿素和N含量的有效性明显高于表征单位鲜质量上叶绿素和N含量。2)尽管PPW-3000和SPAD-502对于表征单位叶面积N含量和各种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R2=0.51~0.65),但不能有效表征不同植物的种间差异性。因此,使用2种便携式测定仪准确估计N和叶绿素含量需要首先确定每种植物的标准校正曲线。3)当表征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叶绿素和N含量变化时,2种仪器都适用于表征本地种华北紫丁香和山槐叶片衰老过程的变化(R2>0.82);而对于外地引进种紫穗槐,叶片衰老脱水过程中叶绿素并未同时分解,表征效果欠佳(R2<0.66),甚至相关性不显著。可见,便携式仪器更适用于适应本地气候的正常衰老种的相关测定。4)2种仪器比较而言,PPW-3000对于表征叶片N含量变化,尤其是对于叶片衰老脱水过程叶绿素并未同时分解的叶片(如紫穗槐),效果较SPAD-502好;而对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同时降解的叶片(如华北紫丁香和山槐),2种仪器效果没有明显区别。

紫椴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穆立蔷 刘赢男 冯富娟 杨国亭
林业科学. 2006, 42(6):  26-31.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5
摘要 ( 671 )   HTML   PDF (283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紫椴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正交设计选用L9(34)方案,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情况,找出最佳反应水平。2种方法所得影响因素最佳水平存在差异,通过综合比较与分析,最终建立了紫椴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1.0U,Mg2+ 2.0mmol·L-1,dNTP 0.20mmol·L-1,引物0.4μmol·L-1,1×PCR buffer,30ng模板DNA。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4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

用抑制消减杂交法分离巴西橡胶树胶乳特异表达基因
邓柳红 罗明武 曾会才 杨卫帆 张春发
林业科学. 2006, 42(6):  32-36.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6
摘要 ( 712 )   HTML   PDF (287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巴西橡胶树常割树胶乳的Poly(A+)RNA为Tester,叶片Poly(A+)RNA为Driver,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ve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一个胶乳特异表达基因差减文库,通过菌落PCR及反式NorthernDot-Blot筛选鉴定阳性差异片段,获得79个胶乳特异表达阳性克隆,部分阳性克隆还通过Northern Blot杂交及RT-PCR进一步验证。随机挑选部分阳性克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部分克隆与巴西橡胶树中已知的基因相同,而多数克隆在巴西橡胶树中是新发现,它们与橡胶生物合成、物质代谢运输、信号传导和形态建成等相关。

香樟未成熟合子胚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杜丽;叶要妹 包满珠
林业科学. 2006, 42(6):  37-39.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7
摘要 ( 659 )   HTML   PDF (196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香樟的未成熟幼胚为外植体进行诱导体胚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功地从香樟幼胚中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是最佳的碳源。经2年对初生胚的继代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体胚诱导、体胚成熟、体胚萌发3个过程的诱导后能够获得再生植株。

刺槐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模型的研究
成向荣;赵忠 郭满才 王迪海 袁志发
林业科学. 2006, 42(6):  40-48.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8
摘要 ( 659 )   HTML   PDF (217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陕西安塞县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以细根表面积为指标建立了在土壤入渗水和深层土壤水混合作用下的刺槐细根垂直分布模型S=AhB(C+Dh+Eh2+Fh3),式中:A、B、C、D、E、F为经验系数,其中A>0、B>0、F≠0;S为从地表到一定深度的细根表面积(cm2·dm-3);h为土壤深度(cm)。该模型可以从理论上确定细根分布的最大深度hmax和细根分布达最大值时的土壤深度hp,以及土壤入渗水对根系生长影响的最大深度hq,hq可以近似的作为土壤入渗水和深层土壤水对细根生长影响的分界点。根据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模型,刺槐林下土壤水分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1层水分活跃层,从土壤表层到hp处,该层受降水影响最大;第2层土壤水分衰减层,位于hphq之间,该层受降水的补给程度变化较大,水分与细根垂直分布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大体均是从hphq逐渐减少;第3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位于hq以下,在这一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运用该模型可解释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揭示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干化现象的成因,为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进一步贯彻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杨斌 杨国州 张延东
林业科学. 2006, 42(6):  49-5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09
摘要 ( 767 )   HTML   PDF (167KB) ( 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中国特产濒危保护竹种及标准探讨
马乃训 陈光才 张文燕
林业科学. 2006, 42(6):  56-60.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0
摘要 ( 650 )   HTML   PDF (137KB) ( 7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依据竹种的生态幅、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开发利用价值和特有种等5个指标,将我国保护竹种划分为濒危、稀有和渐危3个等级,列出濒危竹种10种,稀有竹种24种,渐危竹种22种,合计56种(含1种变型)。

郁闭林分中立木树高的重建技术研究
王雪峰 高义
林业科学. 2006, 42(6):  61-6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1
摘要 ( 671 )   HTML   PDF (218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立木分为枝下高与树冠高2部分,通过近距离获取枝下高图像对,用立体视觉方法重建枝下高不同部位直径与倾角,以此为基础估计树冠高部分,进而得到树木高度。试验地包括银杏、水杉2个树种,与实际树高相比,重建树高中最大误差是0.0435,最小误差为0.0072。其中3号树(水杉)单侧误差仅为0.0026,表明与干曲线结合的立体视觉重建策略在恢复郁闭林分中立木树高是可行的。

松阿扁叶蜂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
张同心;孙绪艮 崔为正 梁中贵;
林业科学. 2006, 42(6):  66-70.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2
摘要 ( 721 )   HTML   PDF (158KB) ( 6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Y”形嗅觉仪、风洞等方法研究松阿扁叶蜂成虫对不同树种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该蜂对油松、赤松选择性最强,选择率达65%以上,其次为黑松、华山松,选择率达60%以上,与林间实际发生状况一致。对不同颜色的选择性差异较大,明显趋向于绿色,雌、雄选择率分别为50%、52%;而对黄、红、粉红色选择较少,均在20%以下。不同光照(红、黄白炽灯、荧光灯、自然光)对松阿扁叶蜂的寄主选择影响不大。雌成虫的存在与否对雄成虫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雄成虫明显趋向于有雌成虫存在的树种。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李新岗 刘惠霞 刘拉平 马养民
林业科学. 2006, 42(6):  71-78.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3
摘要 ( 778 )   HTML   PDF (205KB) ( 7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受日本龟蜡蚧危害的柿树和枣树对2种天敌昆虫的招引作用
赵悠悠 谢映平 杨新根 薛皎亮 杜仙当 畅晓霞 王全亮
林业科学. 2006, 42(6):  79-85.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4
摘要 ( 798 )   HTML   PDF (304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嗅觉仪、GC/MS等测定技术,研究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柿树和枣树对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中华草蛉和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1个年生活周期中的5—6月份和7—8月份2个阶段受害枝叶对天敌没有显著的招引作用,但在9—10月受害枝叶具有较强烈的招引作用并呈现出昼夜节律性;1:00—3:00和13:00—15:002个时段,2种寄主树木受害与未受害的枝叶招引效应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在7:00—9:00和19:00—21:002时段内并没有表现出招引作用。同时受害枝叶对天敌的招引作用还表现为虫害诱导后树体挥发物和蚧虫的虫体挥发物的协同作用,但受害枝叶的招引力强于蚧虫虫体。与未受害相比,受害柿树挥发物中有6种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并新增加了11种组分,包括3种萜类、3种芳香类、3种烃类和2种醇类化合物。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耿玉德 万志芳
林业科学. 2006, 42(6):  86-9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5
摘要 ( 725 )   HTML   PDF (150KB) ( 8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完善我国林权法律制度初探
曹祖涛
林业科学. 2006, 42(6):  94-99.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6
摘要 ( 696 )   HTML   PDF (120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是以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物权。当前的林权法律制度收益权实现途径、处分权的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以保障林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权属明晰、收益保障、流转自由、限制合理的林权制度。

综合评述
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林业科学. 2006, 42(6):  100-107.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7
摘要 ( 781 )   HTML   PDF (193KB) ( 1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植被蒸散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
刘京涛 刘世荣
林业科学. 2006, 42(6):  108-114.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8
摘要 ( 699 )   HTML   PDF (172KB) ( 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蒸散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及传统蒸散研究方法(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方法、植物生理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经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同时详细介绍闪烁通量技术、遥感技术应用于蒸散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新技术方法在蒸散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预测蒸散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王艳军 孔庆辉
林业科学. 2006, 42(6):  115-12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19
摘要 ( 760 )   HTML   PDF (218KB) ( 8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与林间种群密度动态关系的重要性。

问题讨论
毛竹林集约经营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演变
周国模;徐建明 吴家森 姜培坤
林业科学. 2006, 42(6):  124-1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20
摘要 ( 724 )   HTML   PDF (152KB)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不同集约经营历史毛竹林的土壤有机碳库演变规律,在浙江省安吉县分别采集了集约经营5、10、20和40年的毛竹林土壤样品,与粗放经营毛竹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林集约经营的前5年里,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碳和矿化态碳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土壤总有机碳持续下降至20年后趋于稳定,土壤水溶碳、矿化态碳含量集约经营5年后一直到第40年无明显变化;随着集约经营措施的实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变化不大(除矿化态碳在0~5年以及微生物量碳在10~20年明显下降外)。集约经营20年后,土壤总有机碳下降了34.70%,微生物量碳下降了49.35%。相关分析表明,各活性碳之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比较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林发现,集约经营并未改变土壤各类碳含量的剖面特征。集约经营会导致土壤碳的大量损失,并使土壤生物学性质明显下降。

研究简报
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林主要绿化树种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
李晓储;蒋继宏 陈凤美 刘群 黄利斌 何小弟
林业科学. 2006, 42(6):  129-133.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21
摘要 ( 695 )   HTML   PDF (143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白杨用材林造林技术措施的研究
姜岳忠;王彦 吴晓星 马玲
林业科学. 2006, 42(6):  134-140.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22
摘要 ( 665 )   HTML   PDF (178KB) ( 7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寄主上的蔗扁蛾ITS分析
沈杰 高其康 沈幼莲 楼兵干
林业科学. 2006, 42(6):  141-144.  doi:10.11707/j.1001-7488.20060623
摘要 ( 581 )   HTML   PDF (186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