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模舜,金则新,柯世省,陈子林,潘德月. 极濒危物种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0, 56(9): 1-11. |
[2] |
谢宪, 梁军, 朱彦鹏, 胡瑞瑞, 程元, 张星耀. 赤松纯林不同松枯梢病病级针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 林业科学, 2020, 56(9): 51-57. |
[3] |
廖冰,张智光. 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及其“结构微笑曲线”[J]. 林业科学, 2020, 56(7): 163-174. |
[4] |
刘昌霖,周国英,肖柏,刘君昂. 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20, 56(4): 109-120. |
[5] |
马志波,黄清麟,庄崇洋,郑群瑞,王宏,陈铮. 中亚热带单优群落的林层划分——以格氏栲群落为例[J]. 林业科学, 2020, 56(3): 1-7. |
[6] |
孔喆,陈胜楠,律江,陈立欣,张志强. 欧美杨单株液流昼夜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科学, 2020, 56(3): 8-20. |
[7] |
王颜波,张伟溪,丁昌俊,苏晓华. 不同生态环境下银中杨内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位变异[J]. 林业科学, 2020, 56(2): 48-60. |
[8] |
李林,魏识广,马姜明,叶万辉,练琚愉. 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对作用[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10. |
[9] |
刘辉,牟长城,吴彬,张悦,井立杰. 黑龙江帽儿山温带森林类型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1-25. |
[10] |
王安宁, 黄秋娴, 李晓刚, 徐学华, 李玉灵. 冀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9): 130-141. |
[11] |
曹红雨,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媛媛, 任悦, 陈宇轩, 郭米山. 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8): 118-127. |
[12] |
杨玉萍, 潘存德, 余戈壁, 李贵华, 刘景, 崔倩, 刘博. 喀纳斯泰加林群落与环境和火干扰因子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19, 55(5): 114-124. |
[13] |
陈金磊, 方晰, 辜翔, 李雷达, 刘兆丹, 王留芳, 张仕吉. 中亚热带2种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59-172. |
[14] |
扈梦梅,田龙,吴亚楠,杨晋宇,吕小翠,黄选瑞.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和混交改造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153-162. |
[15] |
张晓,刘世荣,黄永涛,傅声雷. 辽东栎林演替过程中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J]. 林业科学, 2019, 55(10): 19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