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8-08-25
论文
长白山次生林树种空间分布及环境解释*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林业科学. 2008, 44(8):  1-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1
摘要 ( 797 )   HTML   PDF (177KB) ( 7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树影响较小;3)土壤水分和土壤pH值对树种分布影响较大,土壤营养(全氮、全磷和全钾)作用相对较小土壤有机质、叶面积指数和光量子密度与树种空间变异之间无显著关系;4)在已知种群空间变异中,环境因子(包括环境变量单独解释部分、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交互作用部分)解释能力较低,而纯粹的空间变量(即空间变量单独解释部分)对种群空间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说明一些未知的独立于环境因子的空间过程在树木种群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湘中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尹刚强. 田大伦 方晰 洪瑜.
林业科学. 2008, 44(8):  9-15.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2
摘要 ( 778 )   HTML   PDF (153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湘中丘陵区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经济林、杉木人工林、苗圃地、坡耕地、采伐迹地、弃耕地)的表层(0~15 cm)土壤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土壤密度、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和土壤退化指数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水平及退化程度。结果表明: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表层土壤密度、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差异显著; 7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次生林(95.35%)>经济林(73.83%)>采伐迹地(64.41%)>杉木人工林(62.61%)>弃耕地(56.30%)>坡耕地(27.35%)>苗圃地(4.84%),土壤退化指数表现为次生林(0)>经济林(-9.90%)>采伐迹地(-14.35%)>杉木人工林(-14.96%)>弃耕地(-22.22%)>坡耕地(-32.16%)>苗圃地(-40.44%),土壤退化指数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结果一致,表明土壤退化指数和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能有效地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

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特征*
曾立雄. 王鹏程. 肖文发 万 睿. 黄志霖 潘 磊.
林业科学. 2008, 44(8):  16-2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3
摘要 ( 796 )   HTML   PDF (150KB) ( 8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调查104块样地的基础上,利用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数据,选择主要生物量生长模型,对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树种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44.46%~63.07%,而皮、枝和根生物量比例间的大小关系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2)所有树种干生物量比例与枝和叶生物量比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枝和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随着单株林木生物量增加,针叶树种干和皮生物量比例会随之增加,但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例则有所下降;3)各林分生物量为75.38~191.82 t·hm-2,乔木层(67.57~179.00 t·hm-2)>枯落物层(3.95~11.61 t·hm-2)>灌木层(2.40~8.35 t·hm-2),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低,有利于灌木层生物量的生长;4) 各林分生产力为4.78~11.07 t·hm-2a-1,常绿阔叶林最高,柏木林最低,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纯林,其中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又高于针叶混交林。

择伐对生长季针阔混交林土壤分室呼吸的影响*
孟 春 王立海 沈 微
林业科学. 2008, 44(8):  23-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4
摘要 ( 870 )   HTML   PDF (176KB) ( 7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观测样地不同强度择伐后,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10 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各分室呼吸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观测期内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806);根系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逐年变化较复杂,差异较大,观测期内根系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415);矿质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采伐强度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分室呼吸速率变化的2个重要因素。枯枝落叶层和矿质土壤层是控制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关键组分。为降低择伐后林地CO2排放增加速率,应选用中小强度(52%以下)的择伐作业。

福建山地几种主要土类土壤磷的研究*
张鼎华 涂传进 沈乒松 刘桂林
林业科学. 2008, 44(8):  29-3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5
摘要 ( 717 )   HTML   PDF (158KB) ( 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福建山地黄壤、红壤、紫色土和赤红壤土壤无机和有机磷的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土类无机磷组成以闭蓄态磷(O-P)含量最高,其次为磷酸铁盐(Fe-P),再其次为磷酸铝盐(Al-P);几种土类闭蓄态磷(O-P)占全磷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 各土类闭蓄态磷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存在负相关。有机磷含量以及占全磷比重的大小顺序为黄壤>紫色土>红壤>赤红壤,由北向南,有机磷占全磷的比重以及绝对量均逐渐降低。随着纬度(北纬)的降低,地带性土类中等活性有机磷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中等稳定和高稳定有机磷呈逐步升高趋势。各类土壤有机磷组分与有效磷相关密切的顺序为: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高稳定性有机磷; 无机磷各组分与有效磷相关密切的顺序为:O-P>Al-P>Fe-P。

小桐子种子油体蛋白的提取及其电泳分析*
刘玉君. 沈世华
林业科学. 2008, 44(8):  37-4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6
摘要 ( 737 )   HTML   PDF (343KB) ( 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桐子的种子富含油脂,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材料。从小桐子种子中分离油体,再从油体中提取蛋白,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油体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桐子种子油体蛋白经单向凝胶电泳后,得到至少8个蛋白条带,其中可能包含分子量分别为20 ku和24 ku的2种油质蛋白异构体,且后者的表达量为前者的2倍;双向凝胶电泳后,得到油体蛋白质组的二维表达谱,这些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等电点5~10、分子量12~66 ku的范围内;对二维表达谱分析表明:小桐子种子油体蛋白质组至少有141个蛋白点,其中酸性蛋白74个,碱性蛋白67个,表达丰度较高的多为低分子量碱性蛋白。首次报道大量高效提取小桐子种子油体和分离油体蛋白的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分析鉴定小桐子种子油体蛋白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桃新品系‘北仑02-1’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其遗传鉴别
陈妙金 张水明 张望舒 苏明申 徐昌杰 郑金土 黄大可 高中山 陈昆松
林业科学. 2008, 44(8):  42-4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7
摘要 ( 709 )   HTML   PDF (231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仑02-1’是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一桃园中发现的大果型早熟水蜜桃变异株系。为了鉴别这个株系,对它的主要物候期和果实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并用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北仑02-1’与当地栽培品种‘早红宝石’、‘大团蜜露’、‘湖景蜜露’、‘玉露’、‘迟玉露’、‘大玉白凤’遗传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北仑02-1’在当地的成熟期为6月20日左右,果型较大,平均单果质量达196g,果顶红色鲜艳,品质优良。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北仑02-1’不同于‘湖景蜜露’、‘大团蜜露’和‘玉露’,位于桃第6连锁群的SSR标记pchcms5可用于区分‘北仑02-1’和‘湖景蜜露’。所用的24对AFLP引物组合中,有3对可以分辨‘北仑02-1’和‘湖景蜜露’。研究表明‘北仑02-1’与当地栽培品种存在遗传差异,可能是变异新株系。
唐菖蒲球茎形成期蔗糖和淀粉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
苑智华 何秀丽 徐 哲 义鸣放
林业科学. 2008, 44(8):  47-5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8
摘要 ( 777 )   HTML   PDF (173KB) ( 8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唐菖蒲品种‘Rose Supreme’为材料,研究叶片、新球、匍匐茎和籽球中蔗糖、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唐菖蒲叶片中蔗糖含量顺序为叶片>新球、籽球>匍匐茎。叶片和匍匐茎中淀粉含量较新球和籽球低。叶片、新球和籽球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较高。唐菖蒲生长发育前期各部位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较低,但后期新球中的SS活性快速升高,叶片中则快速下降。酸性转化酶(AI)活性的高低顺序是叶片>匍匐茎>籽球>新球。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较其他部位高,匍匐茎不断增加,新球是先增加后降低。Q酶活性除了叶片外,其他部位均不断增加; 总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唐菖蒲生长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主要受SPS、SS、AI和NI的综合调控,Q酶和淀粉酶在球茎发育过程中对淀粉代谢起重要作用。

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中钙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顾玉红. 程朋军 高述民 胡青 李凤兰
林业科学. 2008, 44(8):  52-55.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9
摘要 ( 772 )   HTML   PDF (214KB) ( 7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 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 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 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Ca 2+的含量明显增加,集中分布在液泡膜、质膜和细胞质中; 球形胚时,质膜上Ca 2+积累的颗粒较大,但量相对较少; 鱼雷胚期Ca 2+的含量明显增多,集中分布在胚芽端和胚根端,胚根最外层细胞的外侧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细胞壁的外侧Ca 2+分布多。推测Ca2+与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渗透胁迫下河北杨叶片的生理响应及相关分析*
左利萍 李毅 焦健
林业科学. 2008, 44(8):  56-6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0
摘要 ( 955 )   HTML   PDF (196KB) ( 7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PEG渗透胁迫下河北杨叶片的生理响应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EG溶液的渗透胁迫下,河北杨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细胞膜相对透性破坏; 在胁迫24 h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下降,并伴随着O2产生速率的大幅度增加; 但在胁迫18 h时,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显著升高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轻伤害的作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A含量及O2产生速率与相对含水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SOD、POD活性与相对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 SOD活性与O2产生速率相关性显著,而POD活性与O2产生速率相关性不显著。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说明河北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是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生理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地肤子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曹 挥 王有年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林业科学. 2008, 44(8):  62-6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1
摘要 ( 816 )   HTML   PDF (158KB) ( 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 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有所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这表明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有毒害作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地肤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转不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选择性*
王彦平 李 静 杨敏生 梁海永
林业科学. 2008, 44(8):  67-7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012
摘要 ( 787 )   HTML   PDF (194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中稳定存在。转BtCry1Ac的2个株系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012 7%和0.009 9%,具高抗虫性的株系pb29的毒蛋白含量高于中等抗虫性的株系pb17。转BtCry3A基因的5个株系毒蛋白含量为0.067 8%~0.152 1%,不同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BtCry3型的毒蛋白表达量非常高,是BtCry1型的10倍。用对鳞翅目害虫具高抗虫性和中等抗虫性的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株系叶片饲养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幼虫死亡率达到28.4%~42.8%,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基因的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用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叶片饲养柳兰叶甲幼虫,均表现出高抗虫性,死亡率在2天之内均可达到100%; 而饲养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为0~42.86%,未表现出明显抗虫性,与未转基因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溃疡病菌对杨树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的影响*
梁军 王媛 贾秀贞 张星耀
林业科学. 2008, 44(8):  72-7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3
摘要 ( 862 )   HTML   PDF (276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抗性水平不同的毛白杨和北京杨愈伤组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接种溃疡病菌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溃疡病菌侵染后,2种杨树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相对电率显著增加,感病种上升幅度大于抗病种;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种间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感病种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 h和120 h达到高峰,抗病种可溶性糖含量48 h时高于对照,但比相应对照增加幅度小,方差分析表明抗病种处理与对照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感病种MDA含量上升,而抗病种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感病种出现了明显的膜脂过氧化现象。

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林业科学. 2008, 44(8):  78-8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4
摘要 ( 857 )   HTML   PDF (140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抑杀作用都最强; 对伐桩内松材线虫数量与伐桩样品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木腐菌处理伐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火炬松不同种源纸浆材材性的变异*
徐有明 江泽慧 李丽霞 赵巧只 代 敏 任海青
林业科学. 2008, 44(8):  82-89.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5
摘要 ( 806 )   HTML   PDF (218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3年火炬松31个种源引种栽培在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实验林场,研究表明该批种源间10年生树木生长量和纸浆材材性因子如晚材率、管胞形态特征值 (管胞长度、宽度、腔径、壁厚、长宽比、腔径比、壁腔比)、管胞S2层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木材主要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素含量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而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这些材性特征除了木材化学性状因子外,均受中等以上程度遗传控制。木材纤维素、木素、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88、0.003、0.340和0.307,其余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50。引种地栽培环境对木材性状有显著影响。种源原产地纬度与树木生长量、管宽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微纤丝角呈负相关,与晚材率、木材密度呈正相关。31个种源树木胸高直径与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木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管胞宽度、管胞直径、管胞腔径比呈正相关。

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自然老化与紫外光加速老化*
王伟宏 王清文 张征明
林业科学. 2008, 44(8):  90-9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6
摘要 ( 760 )   HTML   PDF (369KB) ( 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室外自然老化情况进行1年多的观察,并对相同材料进行实验室紫外光(UV)加速老化,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并通过傅里叶红外波谱(FTIR)分析探讨老化机制,力争寻求二者之间的初步对应关系。自然老化试件在气温较低和日照时间较短的前5个月内(冬季)颜色基本没有变化,经历盛夏之后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变化幅度与实验室加速老化1 500 h的结果相当。与自然老化相比,加速老化500 h后即可明显表现出各种化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但在以后的1 500 h里没有再发生显著变化;而自然老化12个月后试材表面才有显著化学变化。老化首先使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颜色发生较大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也较早开始,但无论自然老化还是加速老化在短时间内对材料力学性能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杉木人工林规格材的足尺弯曲、压缩分级测试*
龙 超 吕建雄 任海青 江京辉 骆秀琴
林业科学. 2008, 44(8):  95-99.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7
摘要 ( 803 )   HTML   PDF (154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人工林杉木制成尺寸为45 mm×90 mm×2 600 mm规格材,根据GB/T 50329、ASTM D4761分别进行足尺弯曲、压缩分级测试。结果表明,规格材的弯曲弹性模量(MOE)、弯曲强度(MOR)、顺纹压缩强度(UCS)平均值均表现出相似趋势:SS>No.2>No.1。SS等级、No.1等级和No.2等级规格材的MOE特征值分别是10.34、9.87和10.17 GPa; MOR特征值分别是26.93、20.25和20.74 MPa; UCS特征值分别是21.59、20.64和20.33 MPa随着MOR增加,UCS/MOR降低; 与无疵小试样测试相比,足尺规格材的SS等级、No.1等级和No.2等级的MOE平均值分别是无疵小试样的1.13、1.08和1.12倍; MOR平均值分别是无疵小试样的84.8%、70.8%和78.7%; UCS平均值分别是无疵小试样的81.1%、74.3%和75.9%。

热压胶接API主剂用复合变性玉米淀粉的性能
时君友. 涂怀刚 王淑敏
林业科学. 2008, 44(8):  100-10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8
摘要 ( 732 )   HTML   PDF (163KB) ( 6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路线制备ZJS1、ZJS2和ZJS3三种酯化交联型变性淀,以能满足API木材胶黏剂使用要求为目标,对其理化性质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的变性淀粉性质存在差异,ZJS1变性淀粉交联度最高,酯化取代度较小,在PVA水溶液中易于分散,成膜性较好,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一般,但透明度差,容易凝沉,作为API主剂稳定性差;ZJS3变性淀粉交联度最低,酯化取代度最高,PVA水溶液中不易分散,成膜性差,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差,但透明度好,不易凝沉,作为API主剂主要成分,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不合格;ZJS2变性淀粉取代度最小,散性、成膜性及稳定性优异,不易凝沉,形成的糊液热稳定性最好,作为API胶黏剂主剂工艺性好,胶合强度高,是理想的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胶主剂用变性淀粉。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平与效率
王文烂
林业科学. 2008, 44(8):  105-11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19
摘要 ( 1539 )   HTML   PDF (150KB) ( 6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吕 杰 黄 利
林业科学. 2008, 44(8):  112-11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0
摘要 ( 800 )   HTML   PDF (362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辽宁省8个县(市)340户林农调查数据,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业产业的发展变化和林农(包括村集体)主观意愿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产业发展仍存在3个主要问题:资金问题、采伐限额以及缺少林业合作组织。由此提出加大林业投入、开展林权抵押业务、适度放开采伐限额制度以及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现状及趋势*
黄伟素 陆柏益
林业科学. 2008, 44(8):  118-12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2
摘要 ( 1575 )   HTML   PDF (149KB) ( 1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竹笋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竹笋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亟待解决。综述我国竹笋的资源情况、营养和药用价值,并从膳食纤维、含氮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竹笋深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提出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干旱区—响应与趋势
杨维西
. 2008, 44(8):  124-130. 
摘要 ( 726 )   HTML   PDF (151KB) ( 7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气候出现明显转折:伴随升温趋势明显,降水较大幅度增加,风力和蒸发力持续减弱,干燥指数有所减低;受其影响,许多河流流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植被逐渐恢复,荒漠化持续扩展趋势初步遏制。20世纪中后期,干旱区的许多内陆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下游绿洲衰退,其主要原因并非气候变化,而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尽管干旱区降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降水的基数原本很小,增加后的降水绝对数量仍然很低,因此,干旱区缺水少雨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干旱-荒漠的景观格局没有改变,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没有根本性改变。

“均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张敏新 肖平 张红霄
林业科学. 2008, 44(8):  131-13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3
摘要 ( 810 )   HTML   PDF (133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06年在福建省邵武市的周源、上坪、高南、杨家墟4村,针对农户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的资料,就“均山”的性质、意义、多样化实施模式等进行研究。“均山”是将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初次公平分配给农户的过程,是农民追求平等权利的结果,也是建立林业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前提。研究显示:“均山”是一种受当地村民欢迎的产权分配方法,实行分户经营,是当地村民长期自愿的选择; 资源数量和可控程度对“均山”目实现程度和模式有重要影响; 实行“均山”的村、组,出现了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迹象。

拟赤杨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蔡冰玲 洪 滔 洪 伟 吴承祯 范海兰 林淑伟 刘丽香 李 键
林业科学. 2008, 44(8):  137-140.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4
摘要 ( 779 )   HTML   PDF (145KB) ( 8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杏-紫花苜蓿生草栽培系统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
王齐瑞; 樊 巍 谭晓风
林业科学. 2008, 44(8):  141-14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5
摘要 ( 754 )   HTML   PDF (134KB) ( 8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持续干旱胁迫对女贞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黄 华. 梁宗锁 韩蕊莲
林业科学. 2008, 44(8):  145-14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6
摘要 ( 677 )   HTML   PDF (175KB) ( 7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林区蛹虫草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温鲁 翁梁 朱明伟 刘森琴
林业科学. 2008, 44(8):  149-15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7
摘要 ( 567 )   HTML   PDF (139KB) ( 9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壳聚糖铜复合物处理后马尾松的防白蚁效果(英文)
眭亚萍 鲍滨福 孙芳利 段新芳 杨中平
林业科学. 2008, 44(8):  152-15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8
摘要 ( 602 )   HTML   PDF (154KB) ( 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梨木木醋液的有机成分分析
雷军锋 牛建平 石起增
林业科学. 2008, 44(8):  155-15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29
摘要 ( 660 )   HTML   PDF (124KB) ( 1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彩叶栾树新品种‘皇冠栾’
侯元凯;张彦 刘松杨
林业科学. 2008, 44(8):  158-15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0830
摘要 ( 671 )   HTML   PDF (99KB) ( 7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皇冠栾为天然变异植株,三季叶片金黄,经过7年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其叶色性状稳定,现已形成无性系。为优良的彩叶乔木树种。可以通过嫁接、播种等方法繁殖。适宜在我国全缘叶栾树分布区华东、中南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