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林鑫,杨贵云,郭昊澜,董强,李明,马祥庆,吴鹏飞. 繁殖方式对杉木幼苗根系不同序级生物量、形态性状和碳氮含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4, 60(7): 47-55. |
[2] |
阮颖超,苏比·热西塔洪,林熙,李明,范少辉,冯随起,陈志云,马祥庆,何宗明. 修枝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形成及质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4, 60(6): 50-59. |
[3] |
刘元玺,王丽娜,吴俊文,李世民. 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的干旱响应[J]. 林业科学, 2024, 60(6): 71-85. |
[4] |
吕梓晴, 段爱国. 不同产区杉木生物量与碳储量模型[J]. 林业科学, 2024, 60(2): 1-11. |
[5] |
贾辉,朱敏,余再鹏,万晓华,傅彦榕,王思荣,邹秉章,黄志群. 亚热带树种在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与叶片性状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4, 60(1): 12-18. |
[6] |
张俊红,王洋,周生财,吴小林,吴仁超,杨琪,张毓婷,童再康. 闽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核心种质库构建[J]. 林业科学, 2024, 60(1): 68-79. |
[7] |
杨涛, 邱勇斌, 沈汉, 郑成忠, 张振, 王文月, 金国庆, 周志春. 柏木无性系和家系含碳量的早期评价与优良品系选择[J]. 林业科学, 2023, 59(9): 85-94. |
[8] |
李晓燕,段爱国,张建国. 不同产区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对优势高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3, 59(8): 22-29. |
[9] |
屈彦成,江怡航,姜彦妍,张建国,罗安利,张雄清. 基于胸高处边材面积、胸径和冠基部直径的杉木单木叶生物量预测模型[J]. 林业科学, 2023, 59(7): 106-114. |
[10] |
王烨,李广德,刘国彬,廖婷,郭丽琴,姚砚武,曹均. 毛白杨人工林物候特征和生长对施肥的可塑性响应[J]. 林业科学, 2023, 59(5): 32-40. |
[11] |
郭泽鑫,胡中岳,曹聪,刘萍. 广东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J]. 林业科学, 2023, 59(12): 37-50. |
[12] |
周昊,叶尔江·拜克吐尔汉,何怀江,张春雨,赵秀海,郝珉辉. 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幼苗期生物量分配特征与异速生长模型[J]. 林业科学, 2023, 59(11): 23-32. |
[13] |
王薇,赵涵,黄欣,侯卓梁,姜在民,蔡靖. 白杨无性系叶片水力及经济性状与生物量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23, 59(10): 89-98. |
[14] |
赵文菲,曹小玉,谢政锠,庞一凡,孙亚萍,李际平,莫永俊,袁达.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杉木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J]. 林业科学, 2022, 58(8): 76-88. |
[15] |
李舟阳,陆文玲,钱旺,黄奕孜,林二培,黄华宏,童再康. 杉木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胁迫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22, 58(7): 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