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林业科学. 2002, 38(1):  1-7.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1
摘要 ( 737 )   HTML   PDF (158KB) ( 10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林阶段与顶极群落阶段其居优势地位的种组分别为先锋种,次先锋种和过渡种,次顶极种和顶极种,种组替代规律是先锋种经次先锋种、过渡种最终被次顶极种和顶极种替代。随着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群落高度(0.6~16.9m)、盖度(0.29~0.79)、显著度(0.8720~21.8981cm2·m-2)逐渐提高,而密度早期增大之后逐渐降低(36328~56116株·hm-2,56116~2372株·hm-2) ;物种数(16~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99~4.72 )、均匀度(0.77~0.83)升高而生态优势度(0.16~0.05)降低;群落生物量(3.49~87.45t·hm-2)逐渐积累增大;萌生株数减少而实生株数增多,群落更新对策由早期阶段无性更新向后期阶段有性更新发展。

立地条件对青檀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方升佐 李光友 洑香香
林业科学. 2002, 38(1):  8-14.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2
摘要 ( 753 )   HTML   PDF (191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在安徽省境内调查的33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土母质对青檀檀皮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砂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青檀人工林,其檀皮中N、P含量最高,檀皮中K含量以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但在同一母岩发育的土壤上不同年龄段檀皮中N、P、K含量的大小为1a生>2a生>3a生。3a生檀皮中Ca、Mg含量均为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其中Ca含量达17 3g·kg-1,分别是生长在千枚岩和板岩发育土壤上檀皮的1.48和1.68倍。随着萌条年龄增大,檀皮中含量逐渐提高,3a生檀皮中Ca含量约为1a生檀皮中的2倍。Cu、Zn元素以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Mo和B则以生长在板岩发育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而Mn元素是生长在千枚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檀皮中Ca、Mg、B和Cu含量为碱性土(pH7.5~8.5)>中性土(pH6.5~7.5)>酸性土(pH5.5~6.5),Mo和Zn含量为中性土>碱性土>酸性土,Mn含量为酸性土>中性土>碱性土。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但檀皮中Ca、Mg含量与木质部中Ca、Mg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功能型的水热分布格局
王国宏
林业科学. 2002, 38(1):  15-23.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3
摘要 ( 689 )   HTML   PDF (261KB) ( 6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功能型是对环境条件做出相似的反应和对关键生态学过程具有相似影响的植物组合。不同功能型植物对生态系统过程的作用不同,通过植物功能型的分析对揭示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甘肃省境内5种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荒漠旱生灌木群落)依据植物体的高度、叶片的生长对策及果实类型可划分出23种功能型。其分布格局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1)湿热的生境利于乔木、大灌木、藤木、寄生植物和常绿植物及翅果、坚果、核果、蓇葖果、颖果类植物的发育,干冷生境利于灌木、小灌木和落叶植物以及蒴果类植物的发育。2 )干果类和肉果类的成因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中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即潮湿的生境利于肉果类植物的发育,干旱的生境有利于干果类(如胞果)的发育。3)研究区域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功能型的丰富度格局主要受制于水分梯度影响,而良好的水热组合可孕育木本植物群落最丰富的果实类型。

东北过伐林区汪清林业局系统仿真
李宏 唐守正
林业科学. 2002, 38(1):  24-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4
摘要 ( 676 )   HTML   PDF (137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东北过伐林区汪清林业局为案例,模拟仿真了分类经营、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对其资源、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对择伐面积比例、重点生态公益林所占面积比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优选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木材采运目前仍然是汪清林业局的主导产业;实施分类经营,提高重点生态公益林比例,有利于林分蓄积的增长。

不同种泡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范国强 翟晓巧 蒋建平 刘心诚
林业科学. 2002, 38(1):  29-3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5
摘要 ( 677 )   HTML   PDF (193KB) ( 9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确定5种泡桐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MS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南方泡桐(Paulownia australis)、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和豫杂一号泡桐(P.tomentosa×P.fortunei)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5NAA +4BA、MS+0.3NAA+2BA、MS+0.5NAA+4BA、MS+0.3NAA+6BA和MS+0.3NAA+8BA) ,然后,从18个不同浓度NAA和BA组合的MS培养基中,找出了它们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NAA+12BA、MS+0.3NAA+12BA、MS+0.5NAA+12BA、MS+0.5NAA+12BA和MS+0.7NAA+12BA) ,最后,找出了5种泡桐芽诱导根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1/2MS+0.1NAA、1/2MS +0.1NAA、1/2MS、1/2MS +0.3NAA和1/2MS +0.5NAA)。这些结果为开展泡桐基因工程研究和利用不同种泡桐叶片原生质体融合培育泡桐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杨粮间作系统中林木遮荫作用研究
袁玉欣 王颖 裴保华 王德艺 贾玉彬
林业科学. 2002, 38(1):  36-43.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6
摘要 ( 738 )   HTML   PDF (164KB) ( 8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利用遮荫指数和遮荫程度,描述华北平原农区杨粮间作系统毛白杨对农田的遮荫情况。结果说明,毛白杨幼林(株行距3m×2m×18m) 1~7a生的遮荫指数为1.3%~67.8% ,遮荫程度是0.3%~16.5%;中龄林—成林(株行距4m×30m) 10~14a生的遮荫指数是51.3%~76.0% ,遮荫程度为22.8%~28.1%。利用遮荫程度表示林木对农田的遮荫情况比用遮荫指数更符合实际,并且提出15%的遮荫程度是田间可接受的最大遮荫程度。

增施CO2气肥对国槐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冷平生 马世超 李树蓉 郭平
林业科学. 2002, 38(1):  44-49.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7
摘要 ( 745 )   HTML   PDF (182KB) ( 6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BEM 1系统自动测控CO2 浓度,在塑料大棚内对国槐实生幼苗进行600、800、1000、1500和2000μmol/mol5水平CO2 气肥试验,每天施气3~5h ,持续80d。试验结果表明,CO2 气肥显著促进国槐幼苗的生长,以1500μmol·mol-1 CO2 气肥促生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干重增加41.45% ,淀粉含量增加44.95% ,光合速率增加160% ;CO2 气肥同时使气孔阻力增加,这可能有利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CO2 气肥使叶绿素含量下降,电镜照片显示,高浓度CO2 气肥处理的国槐叶绿体内,淀粉颗粒既多且大,对基粒造成挤压,可能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作用,CO2 气肥使国槐幼苗氨基酸含量下降,增加C N ,建议对国槐幼苗生长宜采用1000~1500μmol·mol-1 水平CO2 气肥,配合施用氮肥,会取得较好的促生效果。

皖东石灰岩山地次生林演替趋势与树种的生理特性分析
傅松玲 黄宝龙
林业科学. 2002, 38(1):  50-5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8
摘要 ( 680 )   HTML   PDF (160KB) ( 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研究分析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演替趋势、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宜造林树种,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檀、榉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由于在生理上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较好适应性,同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是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适宜树种。

南亚热带4个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苗木环境适应性研究
杨小波
林业科学. 2002, 38(1):  56-60.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09
摘要 ( 771 )   HTML   PDF (129KB) ( 8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净光合作用速率为指标从生态位宽度、重叠和理论生态位中心与现实生态位中心的偏离程度等方面来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苗木对环境适应性的问题,并采用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光环境与苗木光合产物的输出和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演替先锋树种马尾松的苗木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变旱)和全日照的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演替后期种黄果厚壳桂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的适应性最差;演替过渡种藜蒴对pH值的变化适应性最强,演替后期种黄果厚壳桂的适应性最差;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中心偏离值都表现出演替过渡种藜蒴和荷木对矿物质浓度梯度变化适应性最强,这与它们苗木有较发达的根系相关密切,从而反映了森林演替过渡种比先锋树种和演替后期种有较强的对矿物质营养浓度等条件变化适应性。4个树种苗木的生态位重叠度都较高,说明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的树种对资源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同时光合产物输出与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弱光对森林演替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光合产物的输出与分配是不利的,而全日照的光环境却不利于森林演替过渡种和演替后期种苗木的光合产物的输出与分配。

黄山松种群统计分析
毕晓丽 洪伟 吴承祯 闫淑君 蓝斌
林业科学. 2002, 38(1):  61-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0
摘要 ( 726 )   HTML   PDF (171KB) ( 7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3个地区的黄山松种群的调查材料,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各个地区的生存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及危险率函数曲线,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eyⅡ~Ⅲ型之间;死亡率曲线有两个高峰;不同地区的种群其死亡强度和死亡高峰出现的时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谱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黄山松种群生长周期不同。以上结果与各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有关。

江河滩地优质大径杨木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江波 袁位高 戚连忠 朱锦茹
林业科学. 2002, 38(1):  68-7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1
摘要 ( 734 )   HTML   PDF (208KB) ( 7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径材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胶合板等相关工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江河滩地资源营建大面积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作者通过近10a的研究,就充分利用江河荒滩等劣质土地培育优质大径杨木,在进行产业化培育过程中对新无性系引选、主要立地制约因子、密度与林分工艺成熟年限、边行“优势配置式”造林、复合轮伐期经营、节痕控制技术、合理轮伐期确定及配套优化栽培模式等技术关键进行研究总结,为大面积营造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叶小爪螨—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相互关系的研究 Ⅰ.针叶小爪螨对寄主植物和芬兰钝绥螨对猎物的嗅觉反应
孙绪艮 尹淑艳 李波
林业科学. 2002, 38(1):  76-81.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2
摘要 ( 756 )   HTML   PDF (160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华山松球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李永和 谢开立 曹葵光 罗长维 甘云浩
林业科学. 2002, 38(1):  82-87.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3
摘要 ( 810 )   HTML   PDF (371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山松球蚜(Pineus armandicola Zhang)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22林场为研究试验点,对华山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首次发现了华山松球蚜的第一寄主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Franch.)E .Pritz .)和其有性世代。华山松球蚜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以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华山松球蚜仅有无性世代) ,它在两种寄主华山松和丽江云杉上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一部份卵孵化的具翅性母飞到丽江云杉上,产生有性蚜。有性蚜两性生殖产卵孵化为干母,以2~3龄若虫在丽江云杉叶鞘中越冬。干母产卵孵化的若虫在丽江云杉上取食形成虫瘿,并产生瘿蚜。虫瘿破裂后具翅瘿蚜又飞到华山松上产卵,产生伪干母,伪干母2龄若虫在华山松叶鞘和树皮缝中越冬,完成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没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另一部份卵孵化为留守型侨蚜在华山松上以孤雌生殖方式不断循环完成部分生活史,每年最多发生6代,且世代重叠。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Ⅰ.林火时空动态与分布
金森 胡海清
林业科学. 2002, 38(1):  88-94.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4
摘要 ( 741 )   HTML   PDF (171KB) ( 7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1980~1987年的多发段和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次数频谱周期为16、4.5a和2.3a ,面积频谱周期为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9.1a和3.0a左右,面积频谱周期为9.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3月、4月,雷击火面积集中在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林火较少。有5个林火多发区。林火面积、平均蔓延速率、持续时间呈对数正态分布,具有自组织特点,分数维分别是0.86、1.05和0.68。对火频谱周期、自组织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自组织函数将林火的时空特性结合在一起,采用负幂函数描述时存在适用下限并给出计算公式。对不同区域的自组织分数维进行了比较。对人为引入火烧的适宜强度和频度进行了简单探讨。

橡胶树生长轮宽度、木材密度变异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
徐有明 林汉 江泽慧 马伟 羊荣伟
林业科学. 2002, 38(1):  95-102.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5
摘要 ( 826 )   HTML   PDF (171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橡胶树3个无性系生长轮宽度、木材基本密度和热水浸提物含量变异规律,并就橡胶树木材材质改良与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木材基本密度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内株间差异显著。PR107无性系株内木材基本密度径向上为“递增、稳定”的模式,过熟期内木材密度降低;纵向上为递增到最大值后减少。株内木材密度变化范围为0.470g·cm-3~0.605g·cm-3,变异系数为3.0%~8.2%。林分内株间木材基本密度变化范围为0.421g·cm-3~0.580g·cm-3,变异系数为5.16%~7.05%。橡胶木浸提物含量较高,株内、株间变化范围为6.65%~11.53% ;浸提前木材基本密度与浸提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个无性系生长轮宽度、木材基本密度与树龄的关系模型为5~6次多项式方程,相关系数r=0.8362~0.9787。

毛白杨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POD同工酶的变化
殷亚方 姜笑梅 魏令波
林业科学. 2002, 38(1):  103-110.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6
摘要 ( 769 )   HTML   PDF (825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地区生长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 .)在春季芽膨大前,形成层带已经进入了恢复活动期。在芽展开后一周形成层进入活动期,细胞开始分裂,细胞层数也有所增加,同时分化出未成熟的韧皮部细胞。未成熟韧皮部细胞的数量在形成层活动初期快速增长,随后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连续过程。木质部的产生比韧皮部要晚3周,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层数在开始变化不大,5月底~6月底,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初期,随后便急剧下降。成熟木质部细胞的出现比成熟的韧皮部细胞要晚约一个月。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毛白杨在4月底到6月底这段时间,形成层细胞层数迅速下降,未成熟韧皮部细胞也略有减少,而未成熟和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则大量增加。木质部在9月底停止分化,较韧皮部要晚约20d。9月底形成层进入休眠期后,形成层细胞层数基本保持不变,直到翌年春天恢复活动。毛白杨形成层区域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形成层活动期其活性低、酶带少,而恢复活动期和休眠期其活性高且酶带多,组织化学反应还表明,不同时期POD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中的活性不同。本文对POD同工酶在形成层活动周期中的变化与其组织分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效益损失的评价
康文星 田大伦
林业科学. 2002, 38(1):  111-11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7
摘要 ( 704 )   HTML   PDF (127KB) ( 8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后造成各种效益损失,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采伐后,土壤蓄水量比有林区少646m3·hm-2,调洪能力少786m3·hm-2,枯水期提供水量少318m3·hm-2,每年流失的泥沙量比有林区多48t·hm-2,由此比有林区多流失的营养物质,纯N 0.087t·hm-2,P 0.047t·hm-2 ,K 0.101t·hm-2。通过有关计量计算得出,每采伐1hm2 杉木林每年水源涵养效益损失849元,固土保肥效益损失504元,改良土壤效益损失102元,共计损失1455元。这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森林采伐损失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基于GIS的木材运输计划决策支持系统
邱荣祖
林业科学. 2002, 38(1):  116-121.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8
摘要 ( 631 )   HTML   PDF (202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定木材运输计划需要大量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基于GIS的木材运输计划决策支持系统,对线性规划和GIS技术进行集成,以运材费与集材费的综合费用为寻找最小费用路径和最佳楞场空间位置的目标函数,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运输费、可采木材材积和木材定货量等模型参数以MPS文件格式存储,实现LINDO与系统间的数据交换。系统是制定木材运输计划的有效工具,也为编制作业计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综合评述
林分生长与产量模型系统研究综述
秦建华 Stephen J.Titus Shongming Huang
林业科学. 2002, 38(1):  122-129.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19
摘要 ( 667 )   HTML   PDF (169KB) ( 7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阐述了影响林分生长和产量的5个因子,即立地指数、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生境类型和林分结构。介绍了林分水平、径级水平和单株木水平的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的一些代表性模型系统。还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生长和死亡模型。林木和林分是两级不同水平的生态系统。作者提出了建立以生态系统特性(如系统的整体性、同时性、组成成分间交叉相关性等)为基础的系统化模型。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系统,用3阶段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参数,可望提高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的真实性和估测精度。

问题讨论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张力小 何英
林业科学. 2002, 38(1):  130-13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0
摘要 ( 643 )   HTML   PDF (126KB) ( 7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草)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草)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木材干缩的分形分析
费本华
林业科学. 2002, 38(1):  136-140.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1
摘要 ( 644 )   HTML   PDF (148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一个木材干缩实验,展示了木材多孔性的分形特征。用银杏(Ginkgo biloba L.)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木材作试材,用逐渐升高温度的方式处理试样,同时称重和量取尺寸,可以获得不同温度之间的重量和体积变化值,由变化值和立方体边长的对数值得直线斜率。直线斜率反映了木材中空隙体积的分形维数。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树种、不同温度状态下木材水分逸出过程空隙空间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木材的干缩规律。建议分形理论可成为木材多孔性研究的有效途径。

研究简报
海南岛尖峰岭树木园主要构筑类型热带树木名录
臧润国 蒋有绪
林业科学. 2002, 38(1):  141-145.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2
摘要 ( 1291 )   HTML   PDF (134KB) ( 9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杉木人工林生长率模型的研究
吕勇
林业科学. 2002, 38(1):  146-149.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3
摘要 ( 632 )   HTML   PDF (115KB) ( 8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APD标记在鹅掌楸属中的遗传研究
李周岐 王章荣
林业科学. 2002, 38(1):  150-153.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4
摘要 ( 681 )   HTML   PDF (175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林业科学. 2002, 38(1):  154-156.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5
摘要 ( 688 )   HTML   PDF (166KB) ( 7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红脂大小蠹幼虫的研究
简恒 杨秀芬 刘峥 杨怀文 苗振旺
林业科学. 2002, 38(1):  157-159.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6
摘要 ( 661 )   HTML   PDF (123KB) ( 6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锥栗对栗疫病的抗性与氨基酸的关系
郭文硕
林业科学. 2002, 38(1):  160-163.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7
摘要 ( 681 )   HTML   PDF (151KB) ( 8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感虫情况下美洲黑杨后代对桑天牛抗性的研究
胡建军 韩一凡 尹伟伦 Sylvie Augustin Marc Villar
林业科学. 2002, 38(1):  164-1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8
摘要 ( 649 )   HTML   PDF (159KB) ( 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新型森林灭火技术原理的试验探索
常熹钰 周勇为 张艳
林业科学. 2002, 38(1):  168-172.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29
摘要 ( 624 )   HTML   PDF (344KB) ( 8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棕榈藤的电镜观察
李旸 腰希申 许煌灿 曾炳山
林业科学. 2002, 38(1):  173-174.  doi:10.11707/j.1001-7488.20020130
摘要 ( 620 )   HTML   PDF (150KB) ( 7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