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25
论文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缪宁 史作民 冯秋红 刘兴良 何飞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1
摘要 ( 896 )   HTML   PDF (206KB) ( 7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 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 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 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 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 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安徽升金湖淡水森林湿地适生树种筛选
徐庆 潘云芬 程元启 方建民 姜春武
林业科学. 2008, 44(12):  7-1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2
摘要 ( 2290 )   HTML   PDF (188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在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水陆过渡带种植15种木本植物,测试各树种的耐水性。结果表明:1)本土树种枫香、垂柳、金丝垂柳、中山杉、乌桕、水杉、江南桤木和枫杨成活率分别为98.9%, 98.3%, 91.3%,51.2%, 50.0%, 7.3%, 4.0%和1.8%; 引进树种美洲黑杨、池杉、彩叶杞柳、日本甜柿、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水紫树成活率分别为 79.7%, 72.4%, 56.8%, 55.7%, 34.6%,15.8% 和 6.3%;2)垂柳、枫香、美洲黑杨和池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为81.7 cm),其淹水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和 95.2%;金丝垂柳和中山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65.9 cm),其成活率分别为 97.7% 和 93.8%。初步筛选出垂柳、枫香、金丝垂柳、池杉、美洲黑杨和中山杉这 6 个树种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适生树种。
浙江省毛竹直径与年龄的二元 Weibull 分布模型
葛宏立 周国模 刘恩斌 刘安兴 叶耿平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5-20.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3
摘要 ( 1676 )   HTML   PDF (171KB) ( 8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利用2004年复查的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4 250个固定样地中的245个毛竹纯林样地数据,用具有严格概率模型性质的二元 Weibull 分布模型描述浙江省毛竹直径与年龄的二维结构,并讨论二元 Weibull 分布模型的生成函数,给出几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指出模型良好的概率模型性质。一元 Weibull 分布模型的直径、年龄模型分别是二元模型的边际分布,而且用边际分布求得的参数与用联合分布求得的参数也很接近。本研究是省级地域的毛竹宏观模型,该模型也可尝试应用到林分水平,以及其他类型森林。
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培育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新宇 王庆成
林业科学. 2008, 44(12):  21-2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4
摘要 ( 900 )   HTML   PDF (469KB) ( 8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利用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0年生落叶松。水曲柳人工纯林,水落混交林以及与之相邻的天然林构成近自然化培育梯度,研究不同林分各土层(0~10 cm, 10~20 cm)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0年生不同近自然化培育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之间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上并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变化较为明显。水曲柳纯林土壤物理性质表现出优于其他林分的趋势,其中下层土壤密度较天然林下降10.4%,下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分别较天然林增加21.2%和18.2%;水落混交林和天然林次之,落叶松纯林表现最差。人工林土壤各层pH值均略低于天然林(pH=5.50),其中落叶松纯林土壤酸度最大(pH=5.32),但各林分间差异不显著。落叶松纯林土壤上层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林分;各层有效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分别为15.92和7.42 ug g-1);落叶松纯林各层土壤水解N和下层速效K显著含量低于其他林分(P<0.05),上层速效K仅显著低于天然林(P<0.05);水曲柳纯林、水落混交林、天然林之间各养分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落叶松人工纯林相比,水曲柳人工纯林和近自然化培育的水落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则更接近天然林的趋势。
温度对银杏光系统 Ⅱ 光抑制的影响
任士福 王梅 高志奎 史保胜 戈晓立
林业科学. 2008, 44(12):  28-3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5
摘要 ( 1747 )   HTML   PDF (193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以银杏叶片为试材,在不同温度下采用连续激发式植物效率仪PEA测试强光照射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进行光合光转化效率LCE的光强响应测试。结果表明:银杏光抑制不仅呈现光强剂量效应,而且呈现温度剂量效应。当光强超过约1 000 μmol m-2s-1时银杏LCE最低,为较严重的光抑制过程。在25 ℃常温下超过1 000 μmol m-2s-1光强照射20 min时银杏Fv/Fm下降加快;15 ℃以下低温和35 ℃以上高温均会使Fv/Fm进一步降低;而且热胁迫比冷胁迫的光抑制程度更大,因为25~45 ℃下Fv / Fm的直线回归斜率/kheat/比5~20 ℃的 / k chilling / 增大了15.4%。5~10 ℃的低温强光引起银杏叶片热耗散 DIo / RC略微增加,而35 ℃以上高温强光会导致热耗散DIo / RC剧增。冷胁迫会降低PSⅡ反应中心数目,但是热胁迫会使之降低更多。冷热胁迫下强光引起的光抑制( Fv / Fm )与PSⅡ反应中心数目 RC / CSo 或 RC / ABS 与之间高度正相关。因此,PSⅡ的异质性即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是冷热胁迫下光合机构发生光抑制的保护机制。
高温胁迫下 14 个银杏品种的耐热性
曹福亮 郑军 汪贵斌 戴文圣
林业科学. 2008, 44(12):  38-3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6
摘要 ( 869 )   HTML   PDF (148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以我国银杏主产区14个银杏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 d 45 ℃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银杏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银杏栽培品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苏农佛手、郯城300和新村16号为热敏感型,耐热型较差,洞庭皇1号、郯城马铃2号和大龙眼为耐热型,耐热性较强。银杏栽培品种耐热性与核形的相关性不大。
翅果油树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刘亚娟 苏俊霞 杜秀丽 张鹏 魏学智
林业科学. 2008, 44(12):  39-4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7
摘要 ( 886 )   HTML   PDF (659KB) ( 8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濒危植物翅果油树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在其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生殖障碍。结果表明:翅果油树花药四囊型,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绒毡层5层细胞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有时为交叉型或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子房上位,基生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属于蓼型。其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多数正常。
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张颖娟 王玉山
林业科学. 2008, 44(12):  43-4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8
摘要 ( 817 )   HTML   PDF (161KB) ( 8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采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对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18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118和114个位点,多态位点比(P)分别为88.98%和89.47%。在物种水平上,RAPD标记的结果为: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65 6,Nei’s指数(H)为0.330 3;ISSR检测的结果:I=0.468 8,H=0.308 3。2种分子标记均表明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RAPD分析发现86.22%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ISSR分析发现89.29%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变异低的主要原因是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Nm )分别为3.009 7和4.178 7。长叶红砂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特性和对高胁迫环境的长期适应有关,濒危植物并不一定表现为遗传变异水平的降低。
油茶种子水通道蛋白 CoPIP1-1 的鉴定与分析
胡孝义 谭晓风 田晓明 刘巧 罗茜 陈鸿鹏 胡芳名
林业科学. 2008, 44(12):  48-5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09
摘要 ( 845 )   HTML   PDF (885KB) ( 1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构建的油茶cDNA文库为基础,采用交错延伸PCR技术,分离克隆到一个水通道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它编码一个287aa的跨膜蛋白(GenBank蛋白质id:ACF39901)。该蛋白可能由2条基因(GenBank登录号:EU850810、EU850811)编码,这2个基因具有相同的CDS和3′-UTR,但5′-UTR不同,其中之一多了2个小的插入片段。经对该蛋白的同源性比对和特征性基序分析,推测这个水通道蛋白属于质膜内在蛋白成员,定名为CoPIP1-1。通过同源建模,论证CoPIP1-1的水通道活性与通道口的(去)覆盖有关。N端与D环、B环的静电势作用导致了对通道口的(去)覆盖,并受磷酸化/质子化门控机制调控,质子化抑制通道活性,磷酸化则解除抑制。从同源建模的结果和细胞内的氧化状态推测该蛋白为组成型的低活性,这可能是油茶种子近成熟期脱水的成因之一。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程云清 刘剑锋 陈智文
林业科学. 2008, 44(12):  57-6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0
摘要 ( 803 )   HTML   PDF (177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平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DKW+5mg·L-16-BA+0.01mg·L-1IBA中加入维生素C2.0g·L-1可有效抑制褐化的发生。附加64.42mg·L-1腐胺、58.10mg·L-1亚精胺和20.20mg·L-1精胺有利于外植体芽体的萌发与生长,经初代培养后茎段切口可产生愈伤组织,并可直接成芽;以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基DKW+0.01mg·L-1IBA+2.5mg·L-1TDZ+32.21mg·L-1腐胺+29.05mg·L-1亚精胺+10.10mg·L-1精胺上,平榛愈伤组织可诱导分化出不定芽,加多胺的处理有利于提高芽体萌发率和加快生长。在培养基1/2MS+IBA0.25mg·L-1上生根率达90%以上。
GA3、IBA 以及不同基质对精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孙红梅 贾子坤 王春夏
林业科学. 2008, 44(12):  62-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1
摘要 ( 818 )   HTML   PDF (739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外源GA3和IBA以及锯木屑、草炭2种基质不同培养方式下对鳞片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锯木屑埋片处理最有利于提高繁殖系数和生根数量,而锯木屑扦插处理形成的小鳞茎个体较大,萌发率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各因素的影响效力为激素种类>处理时间>质量浓度。IBA显著促进了小鳞茎形成和发根,且根与小鳞茎同时发生;GA3处理有利于获得个体较大、形状匀称的健壮鳞茎,但繁殖系数较低,根的数量较少,小鳞茎形成1周后基部开始生根,18℃下GA3显著促进了小鳞茎的萌发。培养过程中母鳞片贮藏物质的消耗进程不同:IBA处理的鳞片20℃培养60d后应及时移栽防止小鳞茎腐烂,GA3处理可延长至80d;对照与GA3处理效果相近,但需要较长培养时间和最佳培养温度。
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接种白皮松生长对煤矸石胁迫的反应
张成梁;王伟 黄艺 张洪江 李美生
林业科学. 2008, 44(12):  68-7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2
摘要 ( 781 )   HTML   PDF (149KB) ( 7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菌菌丝在煤矸石提取液中的生长模式,并对接种和未接种的白皮松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生长和存活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菌在85%煤矸石提取液中生长良好。虽然煤矸石环境抑制了菌丝的发展,降低了苗木的接种率,但对于接种后的幼苗,其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未接种幼苗。其中,接种幼苗干质量和侧根数,显著多于未接种幼苗。纯煤矸石的环境中真菌和植物都很难生存和发展,但与少量的黄土(15%)混合后,各项生长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个结果说明,为了保证煤矸石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成功,有必要在矸石中混合一定土壤以保证生物技术的顺利实施。
低温及轮纹病菌胁迫对鸭梨果肉ATP含量及 H+-ATPase、Ca2+-ATPase 活性的影响
王艳娜;王贵禧 梁丽松 赵晓芳
林业科学. 2008, 44(12):  72-7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3
摘要 ( 781 )   HTML   PDF (164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鸭梨为试材,用荧光素酶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低温、病原菌胁迫条件下ATP含量和测定H+-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采后0~60d低温贮藏果实为维持呼吸等代谢活动ATP大量消耗;H+-ATPase活性显著增强,活性增强幅度与温度有关;Ca2+-ATPase活性高峰推后且峰值增大。受病原菌侵染的果实60h内表现为ATP含量显著降低;H+-ATPase活性增强36h达最高峰;Ca2+-ATPase活性降低且降低速率高于对照。由此推测无论低温还是病原菌胁迫均为一个大量耗能的过程,通过H+-ATPase活性提高改变渗透压使细胞抵御逆境,而低温可以使果实Ca2+-ATPase活性推迟而延缓衰老。
帽儿山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分析
董希斌 姜帆
林业科学. 2008, 44(12):  77-8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4
摘要 ( 749 )   HTML   PDF (159KB) ( 7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帽儿山7种典型森林类型(示范区)植被恢复的调查,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各示范区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分析示范区植被恢复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时间、采伐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分布起主导作用,示范区Ⅵ(白桦-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樟子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恢复效果最好,示范区Ⅶ(白桦-山槐混交林)恢复效果次之。研究结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落叶松挥发物及7种药剂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嗅觉和产卵反应的影响
严善春 杨慧 高璐璐 王志波 毛洪波
林业科学. 2008, 44(12):  83-8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5
摘要 ( 822 )   HTML   PDF (195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7种药剂及筛选出的对雌虫有活性的挥发物成分,喷施到健康落叶松苗上,观察成虫的趋向行为、嗅觉和产卵反应。结果表明:对雌成虫,S-α-蒎烯0.004mol·L-1、S-β-蒎烯0.0004mol·L-1和3-蒈烯0.04mol·L-1有诱引作用(P<0.05);对S-α-蒎烯0.04mol·L-1和月桂烯0.8mol·L-1有显著驱避作用(P<0.01);吡虫啉3000倍液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对鞘蛾有明显驱避作用(P<0.01或P<0.05)。与对照平均每雌产卵量15.79-16.73枚相比,喷施挥发物和7种药剂均能够显著降低鞘蛾在落叶松苗上的产卵量;其中,鞘蛾在喷施水芹烯0.0004mol·L-1和月桂烯0.8mol·L-1的落叶松苗上的平均每雌产卵量最少,分别为5.63枚和5.21枚,喷施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枝时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3.13枚和3.33枚。
人工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训练
刘冬平 丁海华 张国钢 路宝忠 楚国忠 王超 刘义 任文明
林业科学. 2008, 44(12):  88-9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6
摘要 ( 810 )   HTML   PDF (173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2005年,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首次对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训练进行了研究。在释放地建造一个封闭的大网笼作为野化场所,其中包含野生朱鹮生活的各种栖息环境。2年中各有12只朱鹮在网笼中进行野化训练。研究个体在释放到网笼之初有不同程度的惊吓飞撞反应,当天不能上树夜宿,亦不能进入水田觅食。野化过程中,朱鹮能较快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并具有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野化前后期相比,朱鹮对水田和沼泽的选择比例以及日间行为节律有显著变化。亲鸟饲养幼鸟、模拟亲鸟饲养幼鸟和人工饲养成鸟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成鸟更容易接受深水环境,而幼鸟能更早上树夜宿。恰当的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和减少人为干扰是野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张冬妍 刘一星 曹军 孙丽萍
林业科学. 2008, 44(12):  94-9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7
摘要 ( 761 )   HTML   PDF (166KB) ( 7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木材干燥控制研究中,建立可用于木材含水率预测的时延神经网络基准模型,并给出其网络辨识结构。通过3个树种的实际干燥数据对所建立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是可行而有效的,具有较好的动态跟踪能力和预报特性,实现了木材干燥基准的数学模型化,对进一步优化木材干燥基准实施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黄儒珠 檀东飞 张建清 黄丽峰
林业科学. 2008, 44(12):  99-10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8
摘要 ( 805 )   HTML   PDF (148KB) ( 8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呋喃类化合物。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α-石竹烯、γ-依兰二烯、β-荜澄茄烯、杜松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9种共同成分,但挥发油的主成分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
平台框架式木结构住宅设计方法探讨
许民 陈佛喜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05-11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19
摘要 ( 757 )   HTML   PDF (236KB) ( 1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平台框架式木结构的结构形式,并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以一栋建筑面积30m2、单层框架式木结构房屋为实例,参照最新的木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相关荷载设计规范,采用LRFD法对结构所承受的荷载以及主要构件进行设计。通过此设计实例,分析轻型木结构的设计步骤,提出一些我国在木结构设计和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相关设计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原木裁板皮过程的建模理论与仿真方法
齐英杰 马岩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12-115.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0
摘要 ( 762 )   HTML   PDF (162KB) ( 7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带锯制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裁板皮,数控带锯机的裁板皮过程必须进行软件设计,而软件设计的基础是数学理论的建立,提出板皮裁边的数控加工数学模型、仿真加工过程,为板材最优下锯提供计算机编程方程,为视频再现提供数学方法,为板皮锯切、板皮材积精确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为数字化控制提供理论。通过数控技术与现代制材工艺结合,将使传统木材加工工艺数控化,可以推进木材工业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数学描述研究的发展,推进木材工业加工过程数学描述研究理论的开展。
初级木材产品进口对我国的环境效应
张小蒂 程滢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16-12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1
摘要 ( 771 )   HTML   PDF (232KB) ( 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初级木材产品进口对我国的短期环境影响和可能产生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在短期,初级木材产品大量进口有利于减轻国内木材生产部门的环境负外部性;但在长期,进口有可能对国内森林资源培育的经济激励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有可能发生偏离。因此,从长远看,更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激励,激发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活力,以化解进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毕节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
周应书 何兴辉 谢永贵 王敏 吴明艳 吴道能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23-1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2
摘要 ( 776 )   HTML   PDF (151KB) ( 7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康文星 吴耀兴;何介南 郭清和 王卫文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29-13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3
摘要 ( 733 )   HTML   PDF (132KB) ( 1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地理环境下酸枣叶的形态解剖特征
康东东 韩利慧 马鹏飞 魏学智 毕润成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35-139.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4
摘要 ( 829 )   HTML   PDF (260KB) ( 7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4 种天然次生灌木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特征
张淑勇 周泽福 张光灿 夏江宝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40-14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5
摘要 ( 741 )   HTML   PDF (202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个引进树莓品种的核型
王小蓉 汤浩茹 付华清 钟必凤 夏武峰 唐海东 邓群仙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47-150.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6
摘要 ( 770 )   HTML   PDF (384KB) ( 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造林对铁尾矿地养分含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许中旗 袁玉欣 李玉灵 徐学华 郭江 刘金柱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51-15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7
摘要 ( 665 )   HTML   PDF (147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快速检疫中培养松材线虫的冷藏真菌菌种筛选
李海燕 黄北英 熊惠龙 宋玉双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57-16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8
摘要 ( 732 )   HTML   PDF (155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转Bt基因健杨 R-94 对膜肩网蝽和 2 种潜叶蛾的抗性
魏建荣 李淑梅 陈丛梅 魏红 苏衍修 杨忠岐 李广武 韩一凡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63-1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29
摘要 ( 757 )   HTML   PDF (233KB) ( 8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刺槐良种‘豫刺槐 1 号’
茹广欣 朱延林
林业科学. 2008, 44(12):  168-16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230
摘要 ( 754 )   HTML   PDF (102KB) ( 6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豫刺槐1号’是从刺槐自然群体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主干通直圆满,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在西北、华北低山丘陵地区均可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