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 2008, Vol. 44 ›› Issue (12): 1-6.doi: 10.11707/j.1001-7488.20081201
• 论文 • 下一篇
缪宁1 史作民1 冯秋红1 刘兴良2 何飞2
Miao Ning1,Shi Zuomin1,Feng Qiuhong1,Liu Xingliang2,He Fei2
摘要: 摘 要: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 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 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 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 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 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