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5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4-10-25
目录
目录
林业科学. 2014, 50(10):  0-0. 
摘要 ( 120 )   PDF (385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与研究报告
广西大明山格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数量动态特征
赵志刚, 郭俊杰, 曾杰, 徐建民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7.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1
摘要 ( 262 )   HTML   PDF (668KB) ( 8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西大明山保存较为完好的格木天然林内设置1块1 hm2固定样地,从种群空间格局、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4个方面研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 大明山格木种群从幼龄和中幼龄到大树阶段,其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总体上呈聚集分布格局; 该格木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属于增长种群,考虑潜在干扰影响时种群仍处于稳定状态; 种群内幼苗丰富,死亡率高,以3~4龄级种群数量变化最为剧烈,是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时期,后面龄级的个体比例较低,死亡率较早期明显下降; 种群生存分析显示,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均随龄级增加呈下降趋势,早期生存压力明显高于中后期,格木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存活曲线Ⅲ型。

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与pH的关系
郭志华, 张莉, 郭彦茹, 文菀玉, 曹萌, 郭菊兰, 李志勇
林业科学. 2014, 50(10):  8-1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2
摘要 ( 299 )   HTML   PDF (1011KB) ( 7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研究我国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离文昌河河口和海洋的距离对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土壤有机碳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取样区域内,清澜港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分布深;近河口各样地土壤pH为4.9~6.2,远河口各样地土壤pH为7.9~8.5;近河口红树林土壤厚度在85 cm以上,取样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1±1.08)~(66.2±5.17) g·kg-1,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60~70 cm处有机碳含量达到最高; 在水平方向上,近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0~80 cm)随离海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近海、中间、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依次为(36.76±3.04),(35.12±3.78)和(17.20±1.56) g·kg-1; 近河口红树林近海和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差异显著(P<0.05); 近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和帕劳地区的红树林一致;远河口红树林湿地土壤平均厚度约60 cm,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35±0.94)~(38.3±2.53) g·kg-1,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双峰递减型,在40 cm处有另一峰值; 在水平方向上,远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0~60 cm)随离海洋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远河口红树林在近海、中间、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次为22.12±2.57,14.83±1.01和13.18±1.20 g·kg-1,且近海和近陆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pH均显著负相关(P<0.05),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1901—2008年小兴安岭森林NPP估算
于颖, 范文义, 杨曦光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6-2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3
摘要 ( 343 )   HTML   PDF (1385KB) ( 16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收获表、生物量相容性相对生长方程及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数据,估算小兴安岭林区森林主要树种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龄的关系,并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InTEC模型和NPP与年龄的关系,估算1901—2008年间小兴安岭森林NPP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幼龄林NPP随林分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进入成熟年龄NPP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达到稳定值; 小兴安岭人工林的NPP大于天然林,天然针叶林的固碳能力大于天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 1901—2008年间小兴安岭森林NPP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与工业前期1901年相比, 2008年小兴安岭森林NPP增加了30%; 森林NPP受海拔影响,呈现出中部偏高、北部与南部偏低的趋势。

贝壳堤岛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
夏江宝, 张淑勇, 朱丽平, 赵自国, 赵艳云
林业科学. 2014, 50(10):  24-3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4
摘要 ( 301 )   HTML   PDF (825KB) ( 8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贝壳堤岛的建群种4年生酸枣为材料,模拟贝壳砂生境系列水分梯度,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计和CIRAS-2光合作用仪,测定分析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贝壳砂生境酸枣树干液流及叶片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具有阈值响应。酸枣树干液流速率、日累积液流量及树干液流密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先升高后降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Wr)为61.6%时,日液流量达到最高值95.91 g·d-1,Wr为90.1%和16.5%时的日液流量分别比最高值下降35.7%和94.8%。在高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下,酸枣日耗水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干旱胁迫比高水分条件更易导致酸枣苗木液流速率及日耗水量下降。各水分条件下,酸枣液流速率日动态呈现具有一定宽度的单峰型,昼夜差异明显,在9:00—15:00形成高峰平台, 19:00—5:30树干液流停止。随干旱胁迫的加重,酸枣树干液流启动和达到峰值时间滞后,结束时间提前,日蒸腾作用时间缩短; 活跃期由一天中由12.5 h缩短至8.0 h,日蒸腾耗水量明显降低,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水分生理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随Wr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先降低后升高,即低水分和高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片光合生产能力低,但表现出高效用水的生理特性。Pn最高值15.07 μmol·m-2s-1Tr最高值8.56 mmol·m-2s-1、WUE最高值4.40 μmol·mmol-1分别出现在Wr为61.6%,52.2%和83.3%时。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随Wr的变化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表现出一定的耐干旱不耐水湿的特性。

枣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王永康, 吴国良, 赵爱玲, 李登科
林业科学. 2014, 50(10):  33-4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5
摘要 ( 300 )   HTML   PDF (901KB) ( 10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国家枣种质资源圃200份材料60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质量性状之间多样性差异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33~1.96之间,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的性状包括果形、树形、叶基形状、枣头色泽、叶尖形状、果实颜色6个; 2) 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39%~86.84%和0.99~2.10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 3) 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68对和27对,通过R型变量聚类分为5类,充分反映了各性状之间的亲疏关系; 4) 枣头长度、二次枝长度、吊果率等12个数量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优先鉴定内容和重要的评价项目; 5) 枣特异种质类型与普通类型之间存在1~2个显著的表型质量性状差异,包括二次枝弯曲度、果形、核壳的有无等,应划分为变型为宜。

锥栗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范晓明, 袁德义, 唐静, 田晓明, 张旭辉, 王碧芳, 谭晓风
林业科学. 2014, 50(10):  42-4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6
摘要 ( 289 )   HTML   PDF (1633KB) ( 9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田间调查、花粉离体萌发、石蜡切片和人工授粉等试验手段对锥栗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风媒传粉特性和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锥栗雌花群体分化时间约40天,单花分化时间约22天,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7天; 雄花序4—5月开花,群体花期23~26天,群体盛花期13~15天,单花序花期10~12 天,开花后6天内花粉保持较高活力。风媒传粉是锥栗传粉的主要途径,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锥栗传粉的主要气象因素,顺风方向上花粉的传播距离及花粉通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方向。锥栗在去雄套袋且不进行人工授粉的处理下未坐果,表明锥栗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异交授粉坐果率均显著高于自交,表明异交能显著提高锥栗坐果率,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

人工油松风景林的林木分级技术
毛斌, 徐程扬, 李乐, 陈瑜
林业科学. 2014, 50(10):  49-5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7
摘要 ( 271 )   HTML   PDF (959KB) ( 5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13个林分中554株林木为研究对象,依据能反映单木形体特征的9个测树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构建林木个体美景度与形态指标、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进行油松人工风景林林木分级。为了使生长指标更具有通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势。结果表明: 油松单木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值间呈多种规律变化,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值间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 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 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趋势。因此,非线性模型能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油松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间的关系。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可表征树木冠形、干冠协调性、生长和干形4个综合因子指数,并利用这4个指数构建美景度与单木个体质量特征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依据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测的单木美景度值和林木生长势,利用聚类和Topsis方法,将人工油松风景林分为景观主体木(Ⅰ)、景观有益木(Ⅱ)、景观有害木(Ⅲ)3个等级,并进一步划分为景观提景木(Ⅰ1)、景观核心木(Ⅰ2)、景观辅助木(Ⅱ1)、景观潜力木(Ⅱ2)、景观有害木(Ⅲ1)和景观障景木(Ⅲ2)6个亚类。

皮层和中柱对水曲柳和落叶松吸收根直径变异的影响
谷加存, 赵妍丽, 王文娜, 王韶仲, 王政权
林业科学. 2014, 50(10):  59-66.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8
摘要 ( 210 )   HTML   PDF (1186KB) ( 6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皮层和中柱对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根系前2级根(最末端的根尖为1级根)直径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1) 根直径、皮层厚度和中柱直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三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2) 随着皮层厚度或中柱直径的增加,根直径显著增加,皮层厚度可以解释直径变异的85%~95%,中柱直径可以解释直径差异的92%~97%,表明皮层和中柱均对直径变异有重要的影响; 3) 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水曲柳根直径变异和季节变化主要是皮层变化起直接作用,中柱仅起间接作用; 而落叶松则是皮层起间接作用,中柱起直接作用。研究结果为认识木本植物吸收根种内直径变异的机制提供重要基础。

干扰树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目标树生长的初期效应
王懿祥, 张守攻, 陆元昌, 孟京辉, 曾冀
林业科学. 2014, 50(10):  67-7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09
摘要 ( 263 )   HTML   PDF (998KB) ( 7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7年10月在相同林分条件的14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进行干扰树间伐,在间伐和对照地块各建立固定样地20块,并于2010年11月进行复测。基于间伐试验后的3年数据,研究干扰树间伐对目标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扰树间伐前后,目标树生长均明显快于非目标树; 干扰树间伐后3年,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伐林分目标树的80%和55%,树高生长则差异较小,枝下高生长明显减慢,冠幅直径生长年均提高0.44 m,同时林分内较大径级的林木数量增加; 随着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的增加,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增加,树高和枝下高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决定因素是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因此,间伐不应该仅仅注重间伐强度,而且要注重哪些林木(即干扰树)应当被间伐,以便目标树生长得更好。

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
王大伟, 马良进, 周湘
林业科学. 2014, 50(10):  74-7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0
摘要 ( 269 )   HTML   PDF (2219KB)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侵染特征。孢子附着在蚜虫体表后可迅速萌发直接侵入虫体,24 h后即有蚜虫感病死亡。在寄主死亡6 h内,假囊状体先突破体壁,分生孢子梗随后出现,后者可通过产孢启动新一轮的侵染循环。毒力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具有高毒力。在高剂量接种浓度(192.6±20.3)个孢子·mm-2时,92.8%的接种蚜虫5天内死亡。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第5天的半致死浓度低至51.6个孢子·mm-2,半致死时间在接种浓度100个孢子·mm-2时仅为2.3天。

浅黄根须腹菌γ-acti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峥嵘, 王琚钢, 邰丽华, 白淑兰, 牛艳芳
林业科学. 2014, 50(10):  80-8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1
摘要 ( 218 )   HTML   PDF (1175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油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即浅黄根须腹菌为对象,用简并PCR法和RACE技术分离其γ-肌动蛋白基因(Rl-act)的全长cDNA序列。该全长序列为1 339 bp,包含一个1 1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95 bp,3'UTR长度116 bp。Port Param软件在线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所编码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5.01,相对分子质量为94.929 kD,具有真菌γ-actin基因3个保守特征序列。Blast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Rl-act序列与12种担子菌actin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与同为外生菌根真菌的双色蜡蘑actin的亲缘关系最近。Rl-act基因在不同碳源及磷水平培养条件下表达量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基因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

秦岭南坡北桑寄生生态危害状况评价
崔贝, 林若竹, 赵文霞, 兰宗科
林业科学. 2014, 50(10):  86-9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2
摘要 ( 259 )   HTML   PDF (1251KB) ( 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北桑寄生在秦岭南坡林区的分布式样及危害状况,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林区进行全面踏查及典型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北桑寄生在凤县林区主要寄主为锐齿栎,在锐齿栎林中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多寄生于成过熟林木上,树龄在40~50年的锐齿栎被侵染的数量最大。被侵染植株总数为样地内各树种总株数的29.03%,被侵染的锐齿栎为样地内锐齿栎总数的36.90%。受害锐齿栎一级分枝平均感染率为49.53%,被寄生枝干呈明显衰退趋势,分枝末端甚至死亡。受害严重寄主生长状况较差。单丛寄生植株最大直径达160 cm,多寄生于寄主冠部偏南。寄生植株平均最大直径与寄主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北桑寄生目前未对凤县林区造成严重危害,但对部分寄主个体的生存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秦岭南坡锐齿栎种群密度及其种子主要传播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北桑寄生的种群数量有可能随之增加,由此带来对森林的潜在危害。

声-超声技术评价兴安落叶松规格材的抗弯性质
张训亚, 姜笑梅, 吕斌, 殷亚方
林业科学. 2014, 50(10):  94-9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3
摘要 ( 187 )   HTML   PDF (1058KB) ( 6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量落叶松规格材的波速、峰值电压、时间形心和频率形心等声-超声参数,以及气干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 研究声-超声参数、气干密度、动态弹性模量等与抗弯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为了探索利用声-超声技术预测落叶松抗弯性质的可行性,分别以动态弹性模量和声-超声参数及气干密度为自变量,建立预测其规格材抗弯性质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所有的声-超声参数、气干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均在0.01水平显著相关,峰值电压、频率形心、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在0.01水平显著相关。利用气干密度、峰值电压和波速3个参数为自变量建立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的预测模型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和0.66)与传统的超声波方法(以动态弹性模量为自变量建立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预测模型,r2分别为0.80和0.34)相比,模型的预测能力显著提高。利用声-超声技术能够较好地预测落叶松规格材的抗弯力学性质,特别是抗弯强度。

木材除湿干燥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苗虎, 周玉成, 侯晓鹏, 刘鑫钰, 安源, 张国梁
林业科学. 2014, 50(10):  99-10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4
摘要 ( 196 )   HTML   PDF (1340KB) ( 7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典型木材除湿干燥设备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型除湿干燥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干燥窑内实时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动态地调节除湿机的开启比例,给出一个控制周期T内最佳的除湿机开启与停止时间,从而精确控制干燥窑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满足木材干燥基准的要求。生产实际表明,相比于仪表控制方式,本研究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干燥周期由原来的30天减为23天,节能17%左右,同时除湿机的工作时间减少157 h,减轻了设备磨损,延长了设备寿命。

林地细碎化对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浙江省龙游县竹林生产为例
徐秀英, 李兰英, 李晓格, 李朝柱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06-11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5
摘要 ( 211 )   HTML   PDF (1159KB) ( 6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浙江省龙游县农户竹林生产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的,劳动力、资本、竹林地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04 75,0.271 36,0.119 37; 目前农户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仅达到37.0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竹林地立地质量、农户是否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等因素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劳务的输入及资本投入、不断改善竹林地立地质量、加强对农户竹林生产的技术培训等建议。

后危机时代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戴永务, 余建辉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13-12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6
摘要 ( 251 )   HTML   PDF (1196KB) ( 5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运用RTA指数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依据一般化双钻石模型构建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34个国家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虽然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但中国人造板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本国森林资源数量、木质原材料进口、劳动力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技术创新、国内需求规模与质量、国际需求规模、交通运输业、人造板机械制造和外国投资限制是决定后危机时代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综合评述
木材多尺度孔隙结构及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王哲, 王喜明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23-13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7
摘要 ( 398 )   HTML   PDF (2030KB) ( 1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木材中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孔隙的分布、孔隙尺寸、孔隙形貌等孔隙结构,木材自身因素及干燥、热解等加工处理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压汞法等木材传统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的优缺点,差示扫描热孔计法、核磁共振冷孔计法和超极化129Xe核磁共振法等新兴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今后应结合多种表征技术重点探索木材介微观孔隙结构,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以期有助于推动木材孔隙结构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问题讨论
森林参与碳循环的3种模式:机制与选择
赵海凤, 闫昱霖, 张彩虹, 张大红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34-13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8
摘要 ( 248 )   HTML   PDF (1368KB) ( 7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森林碳循环机制为基础,分析森林作用与大气碳循环关系的"无森林参与"、"森林对冲"和"森林循环利用"3种模式的碳循环效应,提出以森林循环利用模式增加土地供给、改善大气碳循环的基本原理。由此表明,以森林利用为物质基础的林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选择,进而提出农村退耕还林政策改进建议。

百年柿树经济系数模型研建及应用
巩文, 巩垠熙, 沈晓燕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40-145.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19
摘要 ( 203 )   HTML   PDF (1232KB) ( 6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百年柿树为对象,利用树干解析的生物量及采果记录,研究不同树龄、胸径因子与生物量、产果量及经济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柿树单木生物量、产果量与经济系数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以年为单位的EC1(年产果量与累计生物量之比)与树龄及胸径间分别呈双曲线关系;以一个生命周期为单位时,EC3(累计产果量与累计生物量之比)趋于稳定,其值为0.846,标准偏差为0.036。经济系数在经济林生物量估算及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应给于充分的重视。

研究简报
祁连山东段高寒灌丛地被物与土壤的水文特征
赵锦梅, 徐长林, 马亚萍, 李瑞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46-151.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0
摘要 ( 260 )   HTML   PDF (1586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蒙古栎树冠不同部位树枝的导管特征的变化
张超男, 赵西平, 梁芳, 刘高均, 吴珍, 李伟丽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52-157.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1
摘要 ( 283 )   HTML   PDF (2230KB) ( 7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氮素形态对香榧苗期光合作用、主要元素吸收及氮代谢的影响
唐辉, 李婷婷, 沈朝华, 胡渊渊, 吴家胜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58-163.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2
摘要 ( 249 )   HTML   PDF (1563KB) ( 7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柿果实单宁细胞特征与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关系
夏宏义, 杨勇, 杨婷婷, 夏乐晗, 王仁梓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64-172.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3
摘要 ( 263 )   HTML   PDF (1516KB) ( 6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茶幼林茶角胸叶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其环境解释
李密, 周刚, 何振, 谭济才, 刘跃进, 伍义平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73-18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4
摘要 ( 204 )   HTML   PDF (1447KB) ( 6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松毛虫体内酶系对油松诱导抗性的响应机制
张雄帅, 周国娜, 高宝嘉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81-187.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5
摘要 ( 249 )   HTML   PDF (1720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新品种与良种
速生松树良种‘广西藤县大芒界马尾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种子’
杨章旗, 李巨仲, 唐朝强, 韦元荣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88-188.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6
摘要 ( 286 )   HTML   PDF (1219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西藤县大芒界马尾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种子生长迅速,材积生长比当地商品种增益40.56%~100.00%,且干形通直圆满,适应性强。该良种主要通过播种繁殖,适宜海拔300~800 m的高丘、低山或低中山,由砂页岩、花岗岩、页岩、片麻岩、紫色砂页岩等母岩发育的酸性红壤,坡度小于35°,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立地指数≥16的地区种植。
海巴戟良种‘万维1号’
邢诒旺, 符传贤, 林道哲, 李琼义, 符文英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89-189.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7
摘要 ( 223 )   HTML   PDF (1218KB)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万维1号’是从美国夏威夷大岛引种,采用选择育种方法经选株、选果、选种、选苗、实生苗繁殖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早产、高产、稳产、优质、抗递性强等特性。适于在海南岛的南部和西部、永兴岛等偏热带地区尤其是海岸线盐碱地区营建果园兼海防林,生产果实供食品加工。

观赏海棠良种‘宿亚当’
田佶, 张杰, 宋婷婷, 卢艳芬, 姚允聪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90-190.  doi:10.11707/j.1001-7488.20141028
摘要 ( 181 )   HTML   PDF (2160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宿亚当’是以‘亚当’为母本的实生单株。树势较开张。1年生枝紫褐色,幼叶紫红色,成熟叶浓绿色。花蕾紫红色,花朵紫红色。果实长圆形,底色绿色,果面盖色红色。观赏价值高,适合作为观赏木本植物新品种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