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25
论文
不同水分条件下池杉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及生物量*
李昌晓;钟章成 陶建平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1
摘要 ( 886 )   HTML   PDF (199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组池杉幼苗主根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性差异; T2和T3组侧根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显著高出CK组1.7和2.2倍,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K组0.8和1.5倍; T1组的侧根、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与CK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与侧根苹果酸的变化类似,T2和T3组侧根莽草酸平均含量分高出CK组0.4和1.1倍,这与T1组低于CK组0.5倍形成鲜明对比; T2和T3组总根莽草酸平均含量虽也分别高出CK组,但并未与之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与T1组总根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0.3倍形成鲜明对比; T2和T3组主根、侧根和总根生物量分别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差异,T1组的侧根、总根生物量却显著高于CK组。相关性分析表明:池杉总根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总根莽草酸含量与总根生物量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结构及其随离岸距离的变化
韩广轩 王光美 张志东 李秋艳 薛钦昭
林业科学. 2008, 44(10):  8-1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2
摘要 ( 846 )   HTML   PDF (170KB) ( 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 m×10 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径级的数量分布基本上呈倒J型分布,表明黑松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黑松生长与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黑松胸径、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均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树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距离海岸50~500 m 范围内,黑松种群密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异质化可能是造成黑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新疆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的动态监测*
李虎 慈龙骏 方建国 陈冬花 刘玉锋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4-19.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3
摘要 ( 842 )   HTML   PDF (169KB) ( 7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新疆西天山为监测区,建立云杉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提取西天山不同年龄阶段云杉林信息,对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分析1986、1996及2007年3期森林生物量监测数据,对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 20年间西天山云杉林总体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42.73 t·hm-2,全林区云杉林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呈现出前期(1986—1996年)减少、后期(1996—2007年)增加、总体略有下降的特点。1986年西天山云杉林的单位面积物量最高为143.165 t·hm-2,1996年下降到141.875 t·hm-2,2007年又恢复到143.15 t·hm-2。1986—2007年20年间,西天山云杉林面积减少了1.9%,生物总量减少了1.92%。1986—1996年间,西天山云杉林面积减少了2.88%,生物总量减少了3.77%。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西天山林区的天然森林资源得以恢复,1996—2007年西天山云杉林面积增加了1%,生物总量增加了1.91%。就不同区域云杉林生物量动态变化而言,喀什河流域云杉林总体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随后依次为巩乃斯河流域、特克斯河流域及其他流域。

长沙樟树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
王光军 田大伦 朱凡 闫文德 郑威 李树战
林业科学. 2008, 44(10):  20-2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4
摘要 ( 1852 )   HTML   PDF (196KB) ( 7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LI COR 6400 09测定并研究湖南长沙樟树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樟树林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5 cm 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相一致,2者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3; 樟树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显著,呈不规则曲线波动,平均呼吸速率为4.0 μmol CO2·m-2s-1,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指数相关,拟合方程为y=0.324 2e0.106 4x,R2=0.903,P=0.001, 与5 cm土壤湿度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模拟方程为y=-0.026 1w2+1.869w-28.406,R2=0.436,P=0.05,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0.3%和43.6%; 由拟合的指数方程计算出樟树林生长季节的Q10值为2.9,4—6、7—8和9—10月Q 10值分别为3.08,1.59和2.72,呈现Q10 值随土壤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土壤呼吸速率同时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当土壤湿度小于35.8%时,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但当土壤含水量超过35.8%这个阈值,土壤湿度就成了土壤呼吸的抑制因子。

天然林择伐10年后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含量
周新年 巫志龙 郑丽凤 蔡瑞添 罗积长 林海明
林业科学. 2008, 44(10):  25-2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5
摘要 ( 1205 )   HTML   PDF (133KB) ( 14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不同强度(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择伐10年后林地凋落物进行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择伐作业10年后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和养分总量均下降,且下降幅度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加大。强度择伐和极强度择伐10年后林地凋落物及其养分含量仍未恢复,但弱度择伐和中度择伐则与未采伐林地比较接近,说明弱度和中度择伐林地凋落物及养分含量在择伐10年后基本得到恢复。

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6种常见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δ13C值的相关性*
容 丽;王世杰 杜雪莲;俞国松;
林业科学. 2008, 44(10):  29-3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6
摘要 ( 1789 )   HTML   PDF (269KB) ( 1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 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 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 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2种移栽方式对银杏根系、枝叶生长与水分状况的影响*
孙守家 古润泽 丛日晨 张宝鑫 高俊平
林业科学. 2008, 44(10):  35-4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7
摘要 ( 870 )   HTML   PDF (462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移植后栽培于控根容器和种植穴中银杏新生根系和枝叶的生长状况、管胞和纹孔的显微结构以及茎流速率、枝条栓塞脆弱性、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水分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银杏生长恢复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生长范围的新生根系生物量中,容器银杏的小根数量最多,而穴植银杏的粗根所占的比例最大,容器银杏细根和小根的根长密度约为穴植银杏6.12倍。容器银杏枝长度、粗度和叶面积分别比穴植银杏增加约51.2%、34.6%和33.0%,差异显著; 管胞形状比穴植银杏明显变宽变短,纹孔形状由椭圆形变为近似圆形。容器银杏白天的茎流速率较大,昼夜变化规律明显,枝条栓塞脆弱性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势较高,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容器银杏再次移植时能保证根系完整,是比较理想的银杏大规格苗木栽培方式。

7个砂梨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及1个新S RNase基因的分离鉴定*
张 琳 谭晓风 周 建 何小勇 袁德义 胡 姣 龙洪旭
林业科学. 2008, 44(10):  43-4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8
摘要 ( 823 )   HTML   PDF (569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砂梨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表现出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和育种上需鉴定品种的 S基因型以确定品种间的亲和性。选取7个砂梨品种为试验材料,使用梨SRNase(S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组PCR扩增,产物通过1.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楚比香’等4个品种中产生了预期的2条电泳条带,而其他3个品种都只产生1条带产物,通过6%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对该3个品种的PCR产物进一步分析,结果产物被成功分离。将7个品种中分离到的14个条带分别回收、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从中鉴别出10个具有梨S RNase基因序列特征的S基因,其中‘政和大雪梨’中494 bp的基因片段被鉴定为新的S基因,暂命名为S 43 RNase(GenBank接受号EF566873)。RTPCR试验证明S43 RNase仅在花柱中特异表达,符合SRNase的表达特征。通过比对S43 RNase的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确定其内含子大小为294 bp。在推导氨基酸水平上,S43RNase与苹果亚科其他S RNase表现出65%~92%的相似性。

银杏IspF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彭梅芳 阳义健 杨春贤 陈 敏 廖志华
林业科学. 2008, 44(10):  49-5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09
摘要 ( 869 )   HTML   PDF (581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RACE技术,从银杏中获得MEP途径中的第5个酶2-C-甲基-D-赤藓醇-2,4-环焦磷酸合成酶(IspF)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bIspF(GenBank登录号: EF062579)。该基因cDNA全长为897 bp,包含72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在GbIspF的N-端有一个长为59个氨基酸残基的质体转运肽; 序列多重比对表明GbIspF与其他植物IspF同源。利用半定量RTPCR对GbIspF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GbIspF在银杏根、茎、叶、果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差异较大,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功能互补分析表明GbIspF能推动工程菌XL1Blue+pTrcGbIspF+pACBETA超量表达β-胡萝卜素,在颜色互补平板上呈现β-胡萝卜素特有的橘黄色,证实GbIspF具有典型的IspF基因功能。

1个油茶Y 2SK 2型脱水素的全长cDNA克隆及生理功能的预测*
胡孝义 谭晓风 张党权 曾艳铃 陈鸿鹏 田晓明 刘 巧
林业科学. 2008, 44(10):  55-6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0
摘要 ( 1803 )   HTML   PDF (600KB) ( 10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构建的油茶EST文库为基础,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分离克隆一个脱水素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的cDNA全长1 406 bp,含一个600 bp的CDS,编码200 aa的小分子蛋白推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1 ku,等电点7,暂命名为CoDHNI。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的编码蛋白具有2个Y-片段(DEYGNP),1个S-片段(SGSSSSSS),2个K-片段(KIKEKLPG),属于典型的Y2SK2型脱水素。经Blast比对,发现富含苏氨酸的Thr-区在各物种间变异显著,推测该区为油茶所特有,有利于在被保护的大分子表面形成水合层; 同时还发现一个分保守的基序: EDDGQGGRRKK,可能有利于脱水素的磷酸化和亚细胞定位。通过与柑桔和拟南芥的脱水素比较,提出CoDHNI 有可能缓冲种子脱水胁迫响应时钙离子的瞬时增高,并可结合重金属离子,以减轻活性氧的危害。

北京7种园林植物及典型配置绿地用水量测算
王瑞辉;马履一 奚如春 李丽萍 樊 敏
林业科学. 2008, 44(10):  63-6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1
摘要 ( 1127 )   HTML   PDF (169KB) ( 1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TDP)和盆栽法对北京7种常见园林植物的蒸腾用水量进行1个生长季的观测。结果表明: 单株乔木(胸径15 cm左右)年用水量油松851.9 kg、侧柏982.7 kg、元宝枫1 518.3 kg,元宝枫的用水量显著大于油松和侧柏; 灌木单位叶面积年用水量大叶黄杨128.42 kg·m-2、金叶女贞117.28 kg·m-2、铺地柏82.38 kg·m-2,铺地柏的用水量明显少于金叶女贞和大叶黄杨;6种典型配置绿地单位面积年用水量油松片林最少,为295 kg·m-2金叶女贞绿篱最多,为1 083.2 kg·m-2。草地早熟禾纯草坪的用水量大于林下草坪,前者643.3 kg·m-2,后者450.3 kg·m-2。纯草坪的用水量大于乔草型绿地,与灌草型绿地相差不大。

马尾松毛虫取食、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处理对马尾松18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邓文红 沈应柏 李镇宇
林业科学. 2008, 44(10):  69-75.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2
摘要 ( 960 )   HTML   PDF (275KB) ( 1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马尾松毛虫取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和萜烯混合物处理4 h后损伤针叶、姊妹针叶(处理对枝)、系统上枝(处理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处理下枝)针叶内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苗木体内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系统性变化有不同的影响。虫害、10 μmol·L-1茉莉酸甲酯和10 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GABA含量明显升高; 虫害和10 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使马尾松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的氨基酸总量降低; 10 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马尾松熏蒸枝和系统下枝氨基酸总量略有下降,姊妹枝和系统上枝氨基酸总量升高。证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信号的报警信号分子,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美洲黑杨叶片主要化学物质差异及其对杨四瘿螨的抗性
潘惠新 刘晓宇 唐进根 严敖金 谢寅峰 黄敏仁
林业科学. 2008, 44(10):  76-8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3
摘要 ( 786 )   HTML   PDF (435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等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及对杨四瘿螨抗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等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等性状差异与抗杨四瘿螨有密切关系,而蛋白含量的高低与抗性关系不密切。苗期叶片中总酚含量越高,美洲黑杨对杨四瘿螨抗性越强,反之抗性就越弱。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多样性*
李 巧 陈又清 周兴银 康海艳 陈彦林 吴 俊 郭文俊
林业科学. 2008, 44(10):  82-8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4
摘要 ( 1773 )   HTML   PDF (167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于2004—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报道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89种(含待定种10种),其中印度暗带螳为中国新记录,云南新记有11种;步甲科种类最丰富,占所有捕食性昆虫种类的19.1%。元谋干热河谷9种生境捕食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排序为: 桉树印楝林>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印楝林>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云南松林>桉树新银合欢林>桉树林>牛筋条-黄荆林>余甘子-明油子灌木林。许多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捕食性昆虫群落之间相似性较高,反映出人工种植的乔木尚不能影响植物群落发展。人工封育措施对桉树印楝林的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草本层和地被物不发达、表裸露是制约捕食性昆虫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对分布较狭窄的自然植被及草本层不发达的人工植被进行优先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张川红 郑勇奇
林业科学. 2008, 44(10):  88-9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5
摘要 ( 791 )   HTML   PDF (162KB) ( 7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指标体系是通过评价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繁殖扩散建群能力)或外来树种的实扩散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综合评价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入侵风险。首先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外来树种的入侵性评价或实际扩散程度评价,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然后通过综合判断表,得出外来树种的入侵风险等级,最后结合外来树种的控制难度等级给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入侵性通过植物的繁殖方式、扩散途径和适应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实际扩散程度主要考虑外来树种天然更新的方式、扩散进入的植物群落类型和扩散的速度等因素。生态影响评价包括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当地群体遗传完整性和生态系统营养链等4方面的影响。控制难度考虑影响控制的因素、控制的方法和控制的负面影响等因素。

草决明荚枯病病原鉴定*
刘会香 赵新兰 牛福芳 潘彦平 刘爱新
林业科学. 2008, 44(10):  94-9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6
摘要 ( 809 )   HTML   PDF (204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中药材试验站栽培的药用植物草决明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定名为草决明荚枯病。该病主要危害荚果,荚果受害后均从尖端开始发病,使受害部分变褐枯死,不能正常结籽。从多个发病荚果中共分离到11株相同真菌分离物,针刺法接种荚果后均可引起荚果发病。根据该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引起草决明荚枯病的病原鉴定为葡萄座腔菌,这也是首次在草决明荚果上发现由该种病菌引起的病害。

杨树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试验
尉 芹 马希 徐明霞
林业科学. 2008, 44(10):  98-10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7
摘要 ( 948 )   HTML   PDF (145KB) ( 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干馏法制取、不同温度段采集到的杨树木醋液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高温度段的化学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300 ℃温度段木醋液除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差于对照庆大霉素外,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抗菌素;300~510 ℃温度段木醋液抑菌效果均好于对照庆大霉素,说明高温度段的木醋液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300~510 ℃收集的木醋液约含有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在所有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7.10%,其次为苯酚,含量为11.36%。初步分析确定其抑菌活性成分为乙酸和酚类物质。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木粉/PVC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白晓艳;王清文 房轶群 张志军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03-10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8
摘要 ( 655 )   HTML   PDF (243KB) ( 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锥形量热仪(CONE)和热重分析法(TGA)研究金属氧化物CuO、La2O3TiO2木粉/PVC复合材料(WF-PVC)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对WF-PVC均有阻燃作用。其中,CuO使热释放速率(HRR)和总热释放量(THR)降低较多,阻燃效果明显;加入金属氧化物使WF-PVC的烟释放速率(SPR)和总烟释放量(TSP)都有所降低,其中,CuO在有焰燃烧阶段烟释放量最低,抑烟效果最好。这3种氧化物都能增加成炭量。结合热重分析的结果,3种金属氧化物对WF-PVC的热降解影响是不同的。PVC和木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VC显著促进了木粉的热降解,木粉的加入推迟了PVC的降解,明显提高了PVC体系的成炭量;WF-PVC的热降解行为,具有更多的PVC降解的特征。
基于小波模极大值的木材近红外光谱去噪
王学顺;戚大伟 黄安民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09-11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19
摘要 ( 679 )   HTML   PDF (230KB) ( 8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光谱一阶导数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对杉木木材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db3小波对光谱数据进行4尺度分解,在各分解尺度上根据信号和噪声的不同传播特性,保留信号的模极大值,去除噪声的模极大值。结果表明:光谱导数+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噪声和各种因素干扰,并很好保留了光谱信号特征,使光谱信噪比有了较大提高。
宣纸流变模型的研究
高慧 邵卓平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13-119.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0
摘要 ( 663 )   HTML   PDF (186KB) ( 7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宣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张力状态下的蠕变和松弛行为。结果表明:采用伯格斯(Burgers)四元件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宣纸的蠕变行为,其拉伸蠕变包括弹性变形、黏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在总应变中,弹性应变占62%~78%,黏弹性应变占17%~25%,塑性应变占4%~13%。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在0.2~0.8σmax载荷范围内,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在总体上均随着应力水平增大而相应增加,但弹性应变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黏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最后都趋于稳定。在相同拉应力下,同一张宣纸横向的蠕变小于纵向。利用2阶5参数的Maxwell五元件模型可以描述宣纸的松弛行为,五个元件参数在不同应变水平下变动不大,基本上可视为材料的常参数。
红椎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
江京辉 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20-126.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1
摘要 ( 748 )   HTML   PDF (305KB) ( 7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红椎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常用阔叶材蒙古栎为对照试材,参照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 D1666-87)与新西兰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分别对其机械加工性能(刨削、砂光、钻孔、成型铣削、榫眼加工、车削、横截)进行全面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机械加工缺陷进行分类,并根据各自标准对各项性能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1)对于机械加工性能而言,西南桦和蒙古栎的车削性能分别为良和中,其他6项均属于优;而红椎木材的车削和榫眼加工2项性能为良,其他5项性能为优;2)红椎、西南桦和蒙古栎3种木材机械加工性能质量等级值分别为4.07,4.35和4.32,同属为优级;3)根据成型铣削试验结果,西南桦木材平行区域宜采用顺铣的加工方法,对角区和端面区域采用逆铣;红椎对角区宜采用顺铣的加工方法,平行区和端面区域宜采用逆铣;蒙古栎的3个区域均可采用顺铣方式加工;4)红椎和西南桦木材经80目和120目砂纸先后砂光后,其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平均值要比经120目砂纸砂光2遍的小,其波动程度也要小,而蒙古栎的情况恰恰相反;蒙古栎经刨削[刨刀转速5000r·min-1,每英寸(2.54cm)刀痕数40,加工厚度0.8mm]处理后表面质量要优于经过砂光(先80后120目)后的表面。
森林生态采伐理论
张会儒 唐守正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27-13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2
摘要 ( 768 )   HTML   PDF (129KB) ( 9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同时,在采伐作业过程中保留一定的枯立木、倒木和枯枝落叶等,以满足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需要。文章指出,森林生态采伐是对近代森林经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森林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必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最后,提出了今后森林生态采伐研究的主要方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484户林农收入增长的视角
孔凡斌;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32-141.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3
摘要 ( 774 )   HTML   PDF (177KB) ( 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马鞍山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树种组成及多样性
许克福 吴泽民 管露露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42-14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4
摘要 ( 685 )   HTML   PDF (225KB) ( 8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公藤体细胞胚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李琰;崔宏安 冯俊涛 丁虹茹 易晓华 张兴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48-15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5
摘要 ( 617 )   HTML   PDF (236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培养基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积累的影响
王博 范桂枝 詹亚光;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53-158.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6
摘要 ( 1199 )   HTML   PDF (185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种竹子花粉萌发率及开花特性
林树燕 丁雨龙 张昊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59-163.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7
摘要 ( 704 )   HTML   PDF (455KB) ( 8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盛卫星 姜培坤;吴家森 徐秋芳;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64-167.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8
摘要 ( 1310 )   HTML   PDF (149KB) ( 7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预处理竹子对纤维酶糖化的影响
徐春燕 马富英 王锦锦 张晓昱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68-172.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29
摘要 ( 683 )   HTML   PDF (170KB) ( 6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杨树新品种‘中红杨’
朱延林 程相军
林业科学. 2008, 44(10):  173-174.  doi:10.11707/j.1001-7488.20081030
摘要 ( 721 )   HTML   PDF (186KB) ( 7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2025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雄株,较速生。从春季芽萌动到初夏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紫红色,初夏以后到10月中旬新发嫩叶及嫩枝为鲜艳的紫红色,而中下部成熟叶片则变为红绿色,10月中旬以后整株叶片逐渐变为桔黄色,直至落叶。适宜种植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