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7-09-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徐小牛,李宏开
林业科学. 1997, 33(5):  385-393. 
摘要 ( 723 )   HTML ( 2 )   PDF (406KB) ( 5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 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 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聂道平,王兵,沈国舫,董世仁
林业科学. 1997, 33(5):  394-402. 
摘要 ( 791 )   HTML ( 0 )   PDF (412KB) ( 5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油桐育种程序系列研究
范义荣,毛迎春,夏逍鸿,卢龙高,吴秋良
林业科学. 1997, 33(5):  403-411. 
摘要 ( 752 )   HTML ( 0 )   PDF (478KB) ( 5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对来自10个省(区)184个种质资源号及275个地方品种、单亲家系、双亲家系和无性系系统的研究分析与选育,基本摸清油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得出油桐为“常异花授粉树种”的结论;制定了油桐育种程序和途径,选育出3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无性系、1个“矮早丰”优良品种和1个优良杂交组合;收集了来自全国油桐产区的种质资源451个;生产并推广良种13×104kg。应用这些良种的遗传增益(△G)在34.0%-59.8%。这一研究为油桐生产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部分育种和生产资料。

落叶松人工林威布尔分布参数与林分因子模型的研究
刘君然,赵东方
林业科学. 1997, 33(5):  412-417. 
摘要 ( 712 )   HTML ( 0 )   PDF (246KB) ( 5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落叶松人工林258块标准地为材料,求解了各标准地威布尔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参数。多数普遍随上层高、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密度增大而降低,据此构建林分因子与参数、参数间拓广Richards模型。通过精度、显著性、适用性、断面积平均直径等检验,参数模型与密度、上层高、直径模型结合最佳。模型可动态预测林分株数分布,为森林抚育间伐设计各生长阶段间伐方法、强度,预测林分蓄积等提供依据。

幼龄材范围的确定及树木生长速率对幼龄材生长量的影响
刘元
林业科学. 1997, 33(5):  418-426. 
摘要 ( 743 )   HTML ( 0 )   PDF (474KB) ( 53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杉木、日本落叶松的人上林和天然林木材为对象,选择y=a+blnx回归模式。利用其管胞特征因子随年轮数的变化,研究划分幼龄材年轮界限的最适因子,并就生长速率对幼龄材生长量的影响进入了探讨。结果表明:杉木和日本落叶松的人工林及天然林木的管胞特征值在径向水平上的变化均遵循y=a+blnx模式,尤其管胞长度与年轮数回归的相关系数R均达0.98以上;管胞长度与管胞宽度及纤丝用相比,遗传率最大,随年轮数变化的模式最稳定,是划分幼龄材界限的最佳因子,由此得出杉木人工林幼龄材界限年轮为20-22(距髓心距离为12.9-13.2cm)、天然林为16-18(4.1-4.5cm),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19-23(8.7-10.5cm)、天然林为23-24(2.9-3.1cm);幼龄材生长量与树木生长速率成正比。

木麻黄对青枯菌的水平及垂直抗性研究
王军
林业科学. 1997, 33(5):  427-431. 
摘要 ( 715 )   HTML ( 1 )   PDF (205KB) ( 6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虞国跃,姚德富,刘后平
林业科学. 1997, 33(5):  432-440. 
摘要 ( 814 )   HTML ( 0 )   PDF (495KB) ( 6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 (Scymnus) najaformis Yu,云杉坪小瓢虫S. (Pullus) yunshanpingensis 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 sinuanodulus Yu et 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 Yu et 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 truncatulus Yu, 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杉木材性株内的变异Ⅱ.管胞形态的变异
姜笑梅,骆秀琴,陈益泰,文济伟
林业科学. 1997, 33(5):  441-446. 
摘要 ( 781 )   HTML ( 0 )   PDF (275KB) ( 5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管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大致相似(长宽比在不同方位上除外),管胞形态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0.01水平)。广义方差分析表明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在圆周不同方位上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余两项末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间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差异显著。在不同高度上,三项力学性质中,只有抗弯强度和管胞长度0.05水平显著相关,其余相关不显著。

银杏、杉木、杨树叶中磷脂酰甘油分子种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包宏,沈漫,夏民洲,胡兹苓
林业科学. 1997, 33(5):  447-453. 
摘要 ( 699 )   HTML ( 0 )   PDF (344KB) ( 4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碳十八柱上,以乙腈-异丙醇为流动相,分析了银杏、杉木、杨树叶中磷脂酰甘油的分子种组成。分析采用磷脂酰甘油经磷脂酶C水解后,用3, 5-二硝基苯甲酰氯衍生,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分子种根据文献的相对保留值、标样的实验保留值、分析样HPLC峰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林木叶中磷脂酰甘油均主要由八个分子种组成,在八个分子种的相对含量上,树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恒线速旋切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欧阳富,张士成,孟庆午,李成元,李传信
林业科学. 1997, 33(5):  454-462. 
摘要 ( 654 )   HTML ( 0 )   PDF (353KB) ( 4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旋切机原理、旋切曲线、动态力矩、动静功率和机电结合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和计算,导出了旋切机转速方程式,旋切速度与时间、旋切半径的关系式,导出动态力矩,旋刀对木段的总阻力,电机转速与木段直径变化的关系;从而为设计计算恒线速旋切机的时间、生产率、生产周期、确定工艺参数、计算动静功率以及电机调速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简报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
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
林业科学. 1997, 33(5):  463-470. 
摘要 ( 637 )   HTML ( 0 )   PDF (361KB) ( 4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棘托竹荪的生物学特征
周崇莲,曾德容
林业科学. 1997, 33(5):  471-474. 
摘要 ( 642 )   HTML ( 2 )   PDF (899KB) ( 4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
周祖基,曾垂惠,杨伟,杨德敏,叶伟军
林业科学. 1997, 33(5):  475-480. 
摘要 ( 1304 )   HTML ( 1 )   PDF (309KB) ( 7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