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2-08-25
论文
秋季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人工梭梭林水分来源
朱雅娟;贾志清
林业科学. 2012, 48(8):  1-5.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1
摘要 ( 317 )   HTML   PDF (741KB)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秋季(9月份)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绿洲-荒漠过渡带,选择栽植2,5,10,20和30年的人工梭梭林,测定20,30,50,100,150和200 cm土深的土壤含水量,应用稳定氧同位素方法研究人工梭梭林的水分来源。结果表明: 梭梭林20~3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150~200 cm土层; 土壤浅层的水分来自夏末和秋初的自然降雨; 随林龄增加,梭梭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逐渐增加,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逐渐降低; 2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100,20,30,50和200 cm土壤水分,5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150,100和30 cm土壤水分,1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150,30和20 cm土壤水分,2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和150 cm 土壤水分,而3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50,100,150,200,30和20 cm土壤水分;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随着林龄增加,梭梭对降雨补充的土壤浅层水分的利用能力降低,而对土壤深层水分与地下水的利用又不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需要,这可能是导致人工梭梭林大面积退化的一个原因。

石榴-小麦间作系统的地面热通量
陆森;张劲松;孟平;高峻
林业科学. 2012, 48(8):  6-10.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2
摘要 ( 284 )   HTML   PDF (1134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实测的地温和土壤含水量数据模拟石榴-小麦间作系统的土壤热通量。结果表明: 利用地温和含水量数据模拟的土壤热通量值与热通量板实测结果一致性较高; 土壤热储量是地面热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忽略土壤表层热储量并以某一深度处的实测热通量值代表地面热通量的方法误差很大; 石榴-小麦间作系统内的地面热通量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变异性,小麦覆盖区域地面热通量几乎一致,均显著小于石榴株间裸地。

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碳汇及其潜力
侯振宏;张小全;肖文发
林业科学. 2012, 48(8):  11-15.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3
摘要 ( 337 )   HTML   PDF (591KB) ( 9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总-净核算和净-净核算2种方式估算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的碳汇量及其潜力。结果表明: 基年为1990年时,总-净核算方式下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58.7,57.8,58.4,62.7和67.2 MtC·a-1,净-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14.9,17.5,20.1,26.0和31.7 MtC·a-1; 基年为2000年时,总-净核算方式下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73.5,72.1,72.8,78.1和83.6 MtC·a-1,净-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2.0,5.7,9.3,16.8和24.2 MtC·a-1; 同一基年2种核算方式估算的森林管理碳汇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总-净核算的碳汇量大于净-净核算的碳汇量。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富集
卢德亮;乔璐;陈立新;胡斌;周健平;王展超;王燕
林业科学. 2012, 48(8):  16-24.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4
摘要 ( 471 )   HTML   PDF (1618KB) ( 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Zn,Cu,Cd,Pb)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7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4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市区公路两旁绿地>松花江沿岸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农业用地>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3种重金属富集系数较大,可作为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点选用树种,红松、旱柳、花盖梨对锌、铜、镉3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其次,可作为备选树种。

银露梅叶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与气候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伟;王冬梅;康永祥;李登武
林业科学. 2012, 48(8):  25-30.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5
摘要 ( 341 )   HTML   PDF (787KB) ( 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影响银露梅叶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银露梅生长的适宜生态区和生境特征,以及为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野生银露梅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6个不同产地野生银露梅叶中单宁、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银露梅叶单宁、黄酮的提取工艺。单宁含量测定采用钨酸钠-磷钼酸显色法,黄酮含量测定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法。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银露梅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单宁含量为4.95%~7.74%; 黄酮含量为1.07%~3.56%,其中青海互助产银露梅叶中的单宁、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达7.74%和3.56%; 贺兰山产银露梅叶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IC50值为6.9 μg·mL-1; 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影响单宁含量的主导因子是年极端最低温度、无霜期和年极端最高温度; 影响黄酮含量的主导因子是年日照、年极端最低温度和年积温; 影响抗氧化活性的主导因子是年日照、年均降雨量和年极端最低温度。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
朱学灵;刘晓静;崔向慧;吴明作;叶永忠
林业科学. 2012, 48(8):  31-38.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6
摘要 ( 311 )   HTML   PDF (865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Pielou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 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10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 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

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浪效应
王旭;;杨怀;郭胜群;周光益;廖宝文
林业科学. 2012, 48(8):  39-45.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7
摘要 ( 312 )   HTML   PDF (1096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为期1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的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红树林防浪效应的影响,通过波高、流速等数据的变化对红树林的消波效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 30 m宽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带平均消波系数为0.12,最大消波系数可以达到0.47; 风暴潮期间平均消波系数为0.18,最大消波系数为0.33,消波效能提升了38%; 2) 根据消波系数公式计算30 m宽红树林带的消波系数为0.58,远大于实测消波系数; 3) 一般情况下,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对于波浪的消减效能随着来波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海水将林木全部淹没时,林带基本失去消波能力,甚至发生林后波高大于林前波高的现象,这说明林分高度对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潮位起伏的海岸环境中,不同树种、林龄搭配的多层次结构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的综合消波防浪功能。

不同混交度指数的比较分析
汤孟平;娄明华;陈永刚;徐文兵;赵明水
林业科学. 2012, 48(8):  46-53.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8
摘要 ( 353 )   HTML   PDF (1568KB) ( 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混交度是近年来提出的描述林分树种相互隔离程度的指数,包括简单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和物种空间状态;但现有混交度的指数对空间结构单元的树种隔离关系表达不完整,存在不同混交结构具有相同混交度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简单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和物种空间状态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全混交度。以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数据为例,采用基于GIS的Voronoi图分析方法对不同混交度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树种多样性混交度、物种空间状态和全混交度都是对简单混交度的改进,所以各混交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证明它们之间存在数学关系。全混交度增加考虑最近邻木相互之间的树种隔离关系,并引入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可明显提高对不同混交结构的分辨能力。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的林分枯损研究
张雄清;雷渊才;雷相东;陈永富;冯淼
林业科学. 2012, 48(8):  54-61.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09
摘要 ( 337 )   HTML   PDF (1321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林分连续观测数据,分别利用Poisson回归模型、负二项模型、零膨胀模型和Hurdle模型拟合林木枯损株数,并通过AIC值以及Vuong检验对这些模型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Poisson回归模型不适用于模拟林木枯损株数,负二项回归模型相对于Poisson回归模型比较适用;但是对于零枯损过多的数据,这2类模型拟合效果较差。零膨胀模型和Hurdle模型对这类数据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其中,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和Hurdle-NB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其他几种模型,且Hurdle-NB模型略好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

珙桐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张玉梅;徐刚标;申响保;吴雪琴;覃建庸;陈娟
林业科学. 2012, 48(8):  62-67.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0
摘要 ( 360 )   HTML   PDF (821KB) ( 6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来自11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共扩增出77个条带。其中74个为多态,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6.10%; 各种群PPB值为37.66%~63.64%,平均为54.07%。种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HSP)为0.484 9,种群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HPOP)为0.188 6~0.327 4,平均为0.277 4。这表明珙桐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均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种群间与种群内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46.22%,53.78%,种群间呈高度遗传分化。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对应的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01)。UPGMA法聚类分析将11个珙桐种群分为3组。研究结果为珙桐遗传资源保护策略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种群遗传学信息。

燕山山脉西伯利亚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刘华波;王哲;刘君;麻丽颖;王斯琪;唐岩;庞晓明
林业科学. 2012, 48(8):  68-74.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1
摘要 ( 338 )   HTML   PDF (1075KB) ( 5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西伯利亚杏分布的核心区域燕山山脉地区的17个群体为材料,利用9对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在533个个体扩增得到203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2.556个。分析表明燕山山脉西伯利亚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5.714,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期望杂合度(He)为0.788。根据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为北京八达岭,其次为平泉榆树林子,而最低的群体为崇礼驿马图。群体间总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5,总的基因流Nm为3.836。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燕山山脉地区西伯利亚杏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95.62%)。Mantel检验发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著相关性(r=0.589 4,P<0.000 1)。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地理距离接近的群体聚在一起,进一步验证了Mantel检验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西伯利亚杏的种质收集策略。研究结果为西伯利亚杏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5年生刺槐4个无性系的枝干生物量及热值对比分析
张江涛;马永涛;晏增;李忠喜;朱延林
林业科学. 2012, 48(8):  75-80.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2
摘要 ( 318 )   HTML   PDF (1561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河南省陕县5年生的3-I、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一般刺槐(CK)4个刺槐无性系的生物量、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 750~3 950 kcal·kg-1与3 800~4 000 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3-I >CK >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部位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 800~3 960 kcal·kg-1与3 840~4 000 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树干中部>树枝>树干上部>树干下部;无性系间单株枝干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10 900~35 000 kcal与11 000~35 500 kcal之间,无性系间单株枝干热值排序与枝干总生物量排序一致,均为豫刺槐1号>3-I>CK>匈牙利四倍体。综合热值、灰分含量和生物量分析,对刺槐进行能源林经营的品种选择是有效的,无性系豫刺槐1号选做能源刺槐树种栽培最为理想,3-I次之;树干中部为理想能量部位,树枝次之。

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李辛雷;孙振元;李纪元;范正琪;殷恒福
林业科学. 2012, 48(8):  81-86.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3
摘要 ( 336 )   HTML   PDF (1451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 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 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 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钙对酸化处理平邑甜茶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张召;梁元存;王利;杨洪强;李龙;孙崟崟;谢永波
林业科学. 2012, 48(8):  87-93.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4
摘要 ( 280 )   HTML   PDF (1912KB)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酸化处理及钙对酸化处理下平邑甜茶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将平邑甜茶幼苗分2组分别置于pH 3,4,5,6(对照)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中及3个钙离子浓度梯度(10,20,30 mmol·L-1)的pH值为3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中,于第0,2,3,4天分别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SOD,CAT酶活性在处理的第2天达到最大值,POD酶活性变化不一,pH 3与pH 4处理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pH5处理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 根系线粒体膜通透性、膜电位及细胞色素c/a随着酸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H2O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低浓度外源钙(10,20 mmol·L-1)处理能提高SOD,CAT,POD酶活性并维持一定时间,缓解线粒体各项功能的伤害,抑制H2O2的积累,主要表现在与单独酸处理相比H2O2含量降低了6.78%, 13.43%,且20 mmol·L-1钙离子缓解效果最好; 30 mmol·L-1钙离子处理却加剧了酸化伤害,H2O2含量上升了8.96%。酸化处理会对平邑甜茶根系造成伤害而营养液适量加钙可以缓解其伤害。

基于高光谱微分指数的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反演
伍南;刘君昂;周国英;闫瑞坤;董文统
林业科学. 2012, 48(8):  94-98.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5
摘要 ( 289 )   HTML   PDF (861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以及各级病情梯度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将冠层光谱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7的高光谱微分指数构建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 病情指数与冠层光谱一阶微分值在431~485 nm,549~616 nm和700~754 nm 3个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 以微分指数SDy,SDr,SDg/SDb,(SDg-SDb)/(SDg+SDb)和(SDr-SDy)/(SDr+SDy)为变量反演病情指数的最佳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均方根差在0.094~0.119之间。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微分指数估测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精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及其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廖月枝;严善春;曹传旺;刘丹
林业科学. 2012, 48(8):  99-105.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6
摘要 ( 309 )   HTML   PDF (1089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对2,3龄幼虫毒性最强,说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龄期差异。该药剂对2,4,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诱导、抑制作用; 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对这些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舞毒蛾4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血淋巴、中肠及表皮组织中均发现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其中处理12 h和24 h时,对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蛋白质影响比较明显,48 h后,对表皮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较为显著。甲氧虫酰肼作为非甾醇类蜕皮激素竞争物中的新型化合物,能干扰舞毒蛾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诱导血淋巴、中肠和表皮组织中产生特异蛋白,从而影响舞毒蛾正常的生理代谢,起到毒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舞毒蛾。

筛胸梳爪叩甲触角感器的电镜扫描观察
彭观地;舒金平;张爱良;王井田;徐天森;王浩杰
林业科学. 2012, 48(8):  106-112.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7
摘要 ( 356 )   HTML   PDF (2571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筛胸梳爪叩甲成虫触角的感器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比较雌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筛胸梳爪叩甲雌、雄成虫触角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9节鞭节3部分构成。雌成虫包括8类触角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弯膝形感器、鱼钩形感器、钉帽形感器、圆形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又分2种亚型,锥形感器分3种亚型。雄成虫除上述8类感器以外还分布有1类凹槽钉形感器。在筛胸梳爪叩甲成虫触角上分布较多的前3种感器依次是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锥形感器; 除凹槽钉形感器外,其他同类感器在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数量及分布差异不显著。基于各感器的形态、数量及分布,对筛胸梳爪叩甲各触角感器功能进行了探讨。

东亚型和欧洲型拟松材线虫的形态学和ITS PCR-RFLP鉴定
王江岭;顾建锋;陈先锋;段维军
林业科学. 2012, 48(8):  113-117.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8
摘要 ( 318 )   HTML   PDF (2868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宁波口岸截获的不同来源木质包装中的东亚型和欧洲型拟松材线虫进行形态学和ITS PCR-RFLP研究。选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 I,Hae Ⅲ,Msp I,Hinf I,Alu I对各株系单条线虫ITS区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发现限制性内切酶Rsa I有3种酶切结果,表明ITS区段存在DNA序列异质性。研究再次证明ITS PCR-RFLP不但是伞滑刃线虫鉴定十分可靠的辅助手段,还可有效区分种内不同地理型。 对拟松材线虫与松材线虫(包括"M"型和"R"型株系)、豆伞滑刃线虫、伪伞滑刃线虫等近似种的区别进行讨论。

竹材横向断裂的物理模型与能量吸收机制: 纤维束的断裂与抽拔
邵卓平;王福利;吴贻军
林业科学. 2012, 48(8):  118-122.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19
摘要 ( 344 )   HTML   PDF (1997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竹材在横弯断裂过程中竹纤维束断裂与抽拔这2种损伤模式的能量吸收机制,并实际计算基本组织开裂、界面分层、竹纤维束断裂、竹纤维束抽拔4种损伤模式对竹材横弯断裂的增韧贡献。结果表明:1) 不同组织结构在损伤演化过程中会因不同的能耗而具有不同的增韧贡献,在这4种导致竹材优良强韧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中,单位面积上纤维束拔出功对断裂功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纤维束断裂; 2) 通过对试件的断裂总耗能试验值与按照4种损伤模型计算的耗能理论值进行比较,二者结果很接近,表明本文对竹材不同组织结构在横弯失效中的力学功能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基本正确。

枞酸的热分解反应
刘红军;谭卫红;周永红;张猛
林业科学. 2012, 48(8):  123-128.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0
摘要 ( 424 )   HTML   PDF (2778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纯度99.32%的环状二萜化合物枞酸样品,通过TG,DCS,TG-MS研究枞酸的热分解反应和反应机制,得到其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在质量损失20%,40%,60%时分别为12.76, 12.96, 11.81 kJ·mol-1,从362.2 ℃开始开环分解、气化,气化热ΔH为2 096.4 J·g-1,分解质量损失的主要物质为m/z 40~90的小分子,分解反应过程首先是脱去异丙基、羧基,然后开环分解,枞酸受热的相变过程中融熔热ΔH为49.3 J·g-1,固态比热容均值是1.469 J·g-1K-1,液态为1.163 J·g-1K-1,由固体变液体的相变比热容是4.769 J·g-1K-1

轻型索道集材与开路集材三大效益对比分析
冯辉荣;周新年;李闽晖;杨开兴;王勃;巫志龙;王小桃
林业科学. 2012, 48(8):  129-134.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1
摘要 ( 277 )   HTML   PDF (1149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科学合理的生态采运技术,在邵武二都林业采育场开展轻型索道集材与传统盘山开路集材方式的对照试验。以122-1-3伐区972 m3的出材量计算,人工费按每工每日100元计,则索道集材的单位成本为104.65元·m-3,可比开路集材单位成本148.44元·m-3节约29.50%。随着人工费的增加,按每工每日80~140元计,开路集材成本增加明显,单位成本差额为34.47~67.03元·m-3。通过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比较分析,轻型索道集材优势明显,是一种有利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集材作业模式,在当前劳动力成本剧增情况下,展望轻型索道集材在木材生产技术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综合评述
国外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李国雷;刘勇;祝燕;蒋乐;史文辉
林业科学. 2012, 48(8):  135-142.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2
摘要 ( 339 )   HTML   PDF (1115KB) ( 6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由于造林重点由宜林地向困难立地转移,对苗木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文章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外容器苗的质量调控技术及其对于我国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意义,从指数施肥、秋季施肥、底部灌溉、短日照处理和夏季造林、修根技术、容器规格、冻藏和解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总结。指数施肥的每次施肥量与植物生长节律和养分需求同步,施肥效果较优。秋季施肥能避免苗木的养分稀释效应,已被应用于很多树种。实施底部灌溉的植物生长不亚于上部灌溉的植物,而底部灌溉用水量少,氮肥淋溶小。夏季造林时,将正处于速生期的苗木进行短日照处理,诱导顶芽形成,促进根系发育,能提高苗木抗性和造林效果。苗木冻藏可使空气中自由态的水凝固成结晶态的冰,苗木感染病菌几率降低,因此冻藏成为针叶树种贮藏的标准方法。在当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论文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木塑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宋永明;王清文
林业科学. 2012, 48(8):  143-149.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3
摘要 ( 323 )   HTML   PDF (819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一种兼具有木材和塑料双重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建筑、家具、装饰、运输和汽车内衬等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增强木质感,商业化WPC产品的木质纤维填充量在40%~60%,甚至超过70%。这种高的木质纤维填充量造成了WPC挤出加工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流动及表面撕裂等现象的出现,由此导致产品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目前,人们对这种高填充体系下WPC熔体的流变行为尚不完全理解,更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高填充体系下WPC熔体中木质纤维材料与木质纤维材料之间、木质纤维材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其中木质纤维材料(种类、尺寸、填充量)、聚合物基体的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润滑剂、偶联剂都是该复杂体系流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高木质纤维填充体系下WPC的流变行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以期为WPC的配方设计、工艺控制、加工设备升级和模具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研究简报
4 个生物柴油树种燃料特性的评价
王利兵;于海燕;贺晓辉
林业科学. 2012, 48(8):  150-154.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4
摘要 ( 295 )   HTML   PDF (887KB) ( 5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桐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编码基因VfBCC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崔琴琴;韩小娇;陈益存;占志勇;林丽媛;汪阳东
林业科学. 2012, 48(8):  155-160.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5
摘要 ( 301 )   HTML   PDF (3128KB) ( 6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苏省杨树根际几种垫刃目和矛线目线虫种类记述
潘玉雯;谈家金;叶建仁
林业科学. 2012, 48(8):  161-165.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6
摘要 ( 265 )   HTML   PDF (1794KB) ( 7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新品种与良种
木豆新品种‘CAF11’
马宏;李正红;刘秀贤;万友名;谷勇;李立;梁宁
林业科学. 2012, 48(8):  166-166.  doi:10.11707/j.1001-7488.20120827
摘要 ( 251 )   HTML   PDF (181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AF11’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墨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0~266天,平均株高(238.1±28.0) cm,地径(3.90±0.75) cm,单株荚数(1 145.0±251.8)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8.76±0.49) g,单株粒质量(230.59±73.3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