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王志胜.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酶活性对海拔升高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20, 56(4): 22-34. |
[2] |
万盼,刘文桢,刘瑞红,王鹏,王宏翔,惠刚盈. 结构化经营对栎松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4): 35-45. |
[3] |
段光爽,王秋燕,宋新宇,张会儒,符利勇. 竞争环境下红松单木树高与胸径的相对生长关系[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05-112. |
[4] |
丁令智, 满秀玲, 肖瑞晗, 蔡体久. 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78-186. |
[5] |
王超群, 焦如珍, 董玉红, 厚凌宇, 赵京京, 赵世荣.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差异[J]. 林业科学, 2019, 55(5): 36-45. |
[6] |
何怀江, 张忠辉, 张春雨, 郝珉辉, 姚杰, 解蛰, 高海涛, 赵秀海. 采伐强度对东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12. |
[7] |
陈金磊, 方晰, 辜翔, 李雷达, 刘兆丹, 王留芳, 张仕吉. 中亚热带2种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59-172. |
[8] |
唐欣,刘世荣,许涵,张于光.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动态监测样地土壤微生物物种估算[J]. 林业科学, 2019, 55(12): 84-92. |
[9] |
王金池,黄清麟,马志波,黄如楚,郑群瑞. 永安市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与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19-26. |
[10] |
王冬至, 张冬燕, 李永宁, 张志东, 李大勇, 黄选瑞. 基于贝叶斯法的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混合效应模型[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85-94. |
[11] |
孟令君,张春雨,姚杰,赵秀海.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存活对密度和生境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172-180. |
[12] |
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陈丹. 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对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1): 22-30. |
[13] |
李伟成, 盛海燕, 蒋跃平, 温星. 基塘系统不同竹林土壤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林业科学, 2018, 54(8): 13-22. |
[14] |
刘丹, 李玉堂, 洪玲霞, 国红, 谢阳生, 张卓立, 雷相东, 唐守正.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吉林省主要天然林潜在分布适宜性[J]. 林业科学, 2018, 54(7): 1-15. |
[15] |
雷相东, 符利勇, 李海奎, 李玉堂, 唐守正.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11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