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暝, 陈益存, 吴立文, 汪阳东. 山鸡椒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性别特异性动态[J]. 林业科学, 2019, 55(4): 62-68. |
[2] |
邹杰, 丁建丽. 2000—2014年中亚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3): 175-182. |
[3] |
何春霞, 张劲松, 孟平, 胡心雨, 高峻. 太行山南麓3种常见灌木的水分利用特性[J]. 林业科学, 2018, 54(9): 137-146. |
[4] |
李威, 杨德光, 牟尧, 杨自超, 王雪蓉, 刘彤彤, 李淑敏. 去遮荫后东北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光合特性对比[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79-185. |
[5] |
白宇清, 谢利娟, 王定跃. 不同遮荫、土壤排水处理对毛棉杜鹃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2): 44-53. |
[6] |
王琰, 刘勇, 李国雷, 胡嘉伟, 娄军山, 万芳芳. 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容器苗底部渗灌耗水规律及苗木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6): 10-17. |
[7] |
郎莹, 汪明. 春夏两季连翘光合作用的土壤水分阈值效应及生产力分级[J]. 林业科学, 2016, 52(2): 38-46. |
[8] |
黄增冠, 喻卫武, 罗宏海, 李昱飞, 戴文圣, 胡渊渊, 吴家胜. 香榧不同叶龄叶片光合能力与氮含量及其分配关系的比较[J]. 林业科学, 2015, 51(2): 44-51. |
[9] |
米娜, 温学发, 蔡福, 王阳, 张玉书. 季节性干旱对千烟洲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4, 50(12): 24-31. |
[10] |
高暝, 黄秦军, 丁昌俊, 苏晓华.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不同生长势无性系叶片δ13C和氮素利用效率[J]. 林业科学, 2013, 49(8): 51-57. |
[11] |
王磊, 曹福亮, 吴家胜. 分根区交替渗灌对银杏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6): 52-59. |
[12] |
常青山;张利霞;陈煜;陈素梅;刘兆磊;房伟民;陈发棣. 菊花黄绿叶突变体的光合与类囊体膜光谱[J]. , 2013, 49(2): 72-78. |
[13] |
刘淑明, 孙佳乾, 邓振义, 魏典典, 张刚, 孙丙寅. 干旱胁迫对花椒不同品种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12): 30-35. |
[14] |
李洁;姚延梼;周春娥;梁志英;苗青. 分区交替水分胁迫对草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2, 48(6): 72-79. |
[15] |
马飞;徐婷婷;张晓玮;赵长明. 肋果沙棘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J]. 林业科学, 2012, 48(10): 3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