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25
0
林业科学第49卷第7期 (2013年7月) 目次
林业科学. 2013, 49(7):  0-0. 
摘要 ( 147 )   PDF (408KB) ( 3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与研究报告
山西太行山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量平衡
常建国, 王庆云, 武秀娟, 崔璐, 刘世荣
林业科学. 2013, 49(7):  1-9.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1
摘要 ( 239 )   HTML   PDF (521KB) ( 7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 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和418.49 mm,水分总支出量分别为431.07和459.57 mm,均无明显差异, 但蒸散和支出组分不同,成熟林乔木层蒸腾量、乔木层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地表径流量各自占降雨量(445.4 mm)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下降了6.01%, 2.21%,0.81%和0.26%,而灌草群落蒸散量、土壤出流量和灌草层截留量各自占降雨量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增加了8.80%,3.87%和2.94%。 林龄变化主要改变了蒸散和水分支出各组分的贡献率,而不是其总量; 成熟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略有下降,而中龄林小幅增加。

川西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靳翔, 徐庆, 刘世荣, 姜春前
林业科学. 2013, 49(7):  10-15.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2
摘要 ( 284 )   HTML   PDF (788KB) ( 7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树木年轮样本资料,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对比宽度年表,提取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δ13C)序列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岷江冷杉(1904—2009年)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3.33‰~-26.31‰,平均值为-24.91‰,变异系数为-0.025; 相关分析表明,岷江冷杉δ13C序列(DS)与前一年11月和当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1月和当年2, 11月的月平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冬季平均气温对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响应最为敏感,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 与当年1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 与全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

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分异特征
王延平, 韩明玉, 张林森, 毛晨鹏, 雷玉山
林业科学. 2013, 49(7):  16-25.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3
摘要 ( 343 )   HTML   PDF (739KB) ( 8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定点监测法,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生长年限、立地类型以及乔矮化果园的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陕西苹果园由南向北土壤贮水量逐渐降低,土壤水分亏缺加重; 在干旱季节,北部丘陵沟壑区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高达18.5%~47.5%,黄土残塬区为7.8%~20.3%,关中平原仅有1.2%~6.3%; 在生长季内,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减弱; 北部丘陵沟壑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2 m以上土层内,CV值达12.67%~35.32%; 黄土残塬区主要在1.8 m以上土层内,CV值11.72%~24.54%; 关中平原主要在1.2 m以上土层内,CV值13.63%~20.76%; 同一区域的果园土壤剖面贮水量随果树年龄增大而下降; 在北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台地次之,梯田地相对较低; 在残塬沟壑区,塬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川地次之,台地相对较低; 同一密度矮化果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乔化果园,但栽培密度大的矮化果园土壤贮水量低于密度小的乔化果园。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动态
何云, 周义贵, 李贤伟, 苗宇, 范川, 陈栎霖
林业科学. 2013, 49(7):  26-33.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4
摘要 ( 299 )   HTML   PDF (735KB) ( 7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设置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AL)与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AH)2种林草模式,以台湾桤木自然模式(AN)为对照,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随土层深度增加, 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下降幅度上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较缓慢,对照模式下降最快; 3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春季到冬季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夏季含量最高,秋季最低,但这种变化趋势在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下0~10和10~20 cm土层表现得并不明显; 而3种模式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季节动态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夏季最低,秋季最高; 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对照模式; 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24~1.55和1.16~1.30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50~2.95和1.23~1.80 倍。

栓皮栎伐桩萌苗保留量对其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易青春, 张文辉, 唐德瑞
林业科学. 2013, 49(7):  34-39.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5
摘要 ( 234 )   HTML   PDF (893KB) ( 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栓皮栎次生林皆伐后的伐桩萌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伐桩萌生幼苗监测,分析阴坡阳坡2个生境不同萌苗保留量对栓皮栎伐桩萌苗生长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皆伐后5年期间,2个生境条件下伐桩萌苗数量从伐后第2年开始减少,第4年数量趋于稳定。2) 2个生境条件下,不同萌苗保留量监测表明,伐桩随着萌苗数量增多,萌苗平均基径、高度、冠幅减少。3) 栓皮栎伐桩不同萌苗保留量监测表明: 萌苗基径、高度均为阳坡>阴坡; 与对照(自然生长)相比,确定萌苗保留量之后,伐桩萌苗基径、高度增长迅速,4年之后减缓; 2个生境条件下栓皮栎伐桩萌苗随着萌苗保留量增多,高度、基径增长幅度降低。4) 皆伐5年之后,2个生境条件下不同萌苗保留量栓皮栎伐桩萌苗器官生物量为主干>侧枝>叶片; 随着栓皮栎伐桩萌苗保留量增多,伐桩萌苗生物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保留3个萌苗的伐桩萌苗生物量最大。萌苗保留量对栓皮栎伐桩萌苗生长和生物量累积影响显著; 留萌栓皮栎伐桩保留1个萌苗有利于萌苗生长, 保留3个生物量积累较多。选择不超过3个的留萌数量,更能实现不同目的的次生林培育。

盐胁迫下杨树质外体离子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马金龙, 姜国斌, 姚善泾, 金华
林业科学. 2013, 49(7):  40-47.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6
摘要 ( 227 )   HTML   PDF (965KB) ( 6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盐胁迫下吴屯杨和小胡杨嫩茎质外体中离子的动态变化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采用微透析与原子吸收联用进行监测,同时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进行气体交换相关参数的测定。盐胁迫下,2个杨树品种嫩茎质外体中Na+积累的程度不同,吴屯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我调节,减少Na+含量,而小胡杨质外体一直积累Na+,从而造成细胞的渗透胁迫,抑制植物生长; 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增加,2种杨树K+浓度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吴屯杨在100 mmol·L-1 NaCl胁迫早期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后期是气孔限制; 而小胡杨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对Na+浓度、K+浓度、Ca2+浓度、Na+/K+Pn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个杨树品种Pn均与Na+浓度和Na+/K+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K+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以Pn为因变量,以Na+,K+,Ca2+浓度和Na+/K+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统计方程,其中只有Na+/K+Pn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方程中只有Na+/K+进入方程,其他3个离子都被剔除。盐胁迫下,吴屯杨耐盐性强于小胡杨,统计方程说明盐胁迫下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变化和光合作用存在共线性关系,且Na+/K+Pn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接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的促生效应及生理生化影响
欧静, 韦小丽, 何跃军, 刘仁阳, 陈训
林业科学. 2013, 49(7):  48-56.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7
摘要 ( 242 )   HTML   PDF (958KB) ( 6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12个不同ERM真菌菌株接种2年生无菌实生桃叶杜鹃幼苗,研究接种对幼苗生长势与生物量的影响,分析ERM菌株对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主根长和生物量。接种苗苗高比对照增加29.47%~73.68%,地径比对照增加11.16%~70.09%, 总生物量比对照增长3.86%~61.22%;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99.69%,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27.27%。ERM菌株显著提高接种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ERM真菌可能是通过分泌激素或刺激植株分泌激素,几种激素物质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TY29,TY35,TY12,TY18,TY14和TY02是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H2O2介导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
孙美玲, 李晓灿, 王晓东, 詹亚光, 范桂枝
林业科学. 2013, 49(7):  57-61.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8
摘要 ( 258 )   HTML   PDF (1093KB) ( 6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产白桦酯醇的白桦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利用药理学试验,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讨过氧化氢(H2O2)在拟茎点霉属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外源H2O2降低了细胞的活力和干质量的积累量,却提高了白桦酯醇的含量。其中, 1 mmol·L-1H2O2处理12 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89.45%,0.1 mmol·L-1H2O2处理24 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73.72%。真菌诱导子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H2O2和白桦酯醇的生成,在处理24 h时,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7%和185.22%。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减弱真菌诱导子对H2O2和白桦酯醇的诱导效应。由上述结果初步推断,H2O2参与了真菌诱导子诱导白桦酯醇积累的过程。

干旱胁迫下柠条锦鸡儿叶片SSH文库构建及CkWRKY1基因克隆
杨杞, 张涛, 王颖, 李高, 尹佳佳, 韩晓敏, 齐力旺, 李国婧, 王瑞刚
林业科学. 2013, 49(7):  62-68.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09
摘要 ( 292 )   HTML   PDF (971KB) ( 7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抗旱的分子机制,挖掘干旱响应相关基因,成功构建干旱胁迫下柠条锦鸡儿叶片的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获得1 286条高质量的EST序列,平均长度475 bp,拼接得到Unigenes 645条。对这些Unigenes进行Blast比对注释后发现很多抗旱相关基因,例如LEA蛋白、DHN蛋白编码基因,MYB、bZIP、WRKY、NAC和bHLH转录因子等。通过RACE技术克隆其中1个WRKY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命名为CkWRKY 1,GenBank 登录号为JX987095。CkWRKY 1 编码33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WRKYGQK"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保守序列,属于第Ⅱ类WRKY转录因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CkWRKY 1 基因在干旱处理后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预示该转录因子可能与柠条锦鸡儿抗旱的分子机制相关。

白桦枝叶的空间分布及导管特征
赵西平, 郭平平, 张全智
林业科学. 2013, 49(7):  69-74.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0
摘要 ( 251 )   HTML   PDF (1120KB) ( 6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从8 个不同方位测定7株白桦解析木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一级枝的叶面积、枝长与倾角及其导管直径、管孔密度和导管组织比量。结果表明: 叶面积在树冠下层南向最大,上层东北方向最小。枝的数量在树冠下层东向最少,中层北向最多。在树冠下层的东南方向枝最长,东向倾角最大; 在树冠上层东北方向,枝最短,倾角最小。导管直径和组织比量是树冠中层西向最大,树冠上层南向最小; 管孔密度是树冠下层南向最小,上层西北方向最大。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树冠不同部位的叶、枝及其导管特征存在差异。讨论了白桦树冠叶、枝及其导管特征与微环境的关系。

东北林区天然白桦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董利虎, 李凤日, 贾炜玮
林业科学. 2013, 49(7):  75-85.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1
摘要 ( 325 )   HTML   PDF (1075KB) ( 6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东北林区天然白桦实测生物量数据,通过2种方案(以总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和以总生物量为基础直接控制)建立天然白桦一元和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方法,并采用加权回归的方法进行异方差的消除。结果表明: 2种方案所建立的天然白桦一元、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R2=0.800~0.988,模拟效率(EF)=0.80~0.97; 2种方案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多数在80%以上,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但也在69%以上;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中,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叶和树枝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总的来说, 2种方案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精度,都能对天然白桦生物量进行很好的预估,以总生物量为基础直接控制方案所建立的一元和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好于以总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方案所建立的一元和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所以在进行天然白桦生物量预估时,建议采用以总生物量为基础直接控制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苦槠混交林自然构成指数分析
吕勇, 张江, 臧颢
林业科学. 2013, 49(7):  86-90.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2
摘要 ( 202 )   HTML   PDF (961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自然构成指数的概念来描述森林的演替方向与进展演替的差异程度。通过参照树与相邻木生长优势和演替等级的对比,以了解不同演替等级的树种在林分中的优势程度,从而得到自然构成指数。以湖北省桂花林场的苦槠混交林为例,对4块样地进行自然构成指数的计算,给出林分结构调整的建议。结果表明: 林分的平均自然构成指数为0.76,演替方向为进展演替,4块样地的自然构成指数分别为0.65,0.83,0.79,0.76。结合树种分析,以苦槠、杉木、马尾松为参照树的空间结构单元其平均自然构成指数均较高,说明总体演替方向为进展演替,只有少部分的演替方向为逆行演替; 以枫香、小叶栎为参照树的空间结构单元其平均自然构成指数偏低,虽然总体演替方向仍为进展演替,但有相对较多的演替方向为逆行演替,应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使得该林分的演替方向更接近进展演替。

基于2层次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木材密度模拟
李耀翔, 姜立春
林业科学. 2013, 49(7):  91-98.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3
摘要 ( 217 )   HTML   PDF (1094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业局金沙林场9株人工落叶松432个样品密度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构建落叶松木材密度模型:WD=β1+β2RN+β3RN2+β4h。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分别考虑单水平和多水平效应,拟合线性木材密度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单水平和多水平效应的混合模型拟合精度高于传统的基本模型,并且考虑单水平树高效应和2层次效应时的混合模型精度高于考虑单水平样木效应影响的混合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不但能反映总体平均木材密度变化趋势,还能反映分组之间的差异。

基于林分特征的林木个体信息估算可视化模拟技术
李永亮, 鞠洪波, 张怀清, 蒋娴, 刘海
林业科学. 2013, 49(7):  99-105.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4
摘要 ( 223 )   HTML   PDF (1587KB) ( 6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6块典型的杉木人工同龄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木径阶与其Voronoi多边形面积间的对应关系。以模拟样地为例,在林木株数、林分算术平均胸径与样地大小设定的前提下, 研究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建立计算机模拟点阵生成算法; 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样地内林木径阶分布进行估算,根据林木Voronoi多边形面积与其径阶间的对应规律,对林木胸径进行分配,参考林木测树因子估计模型对林木树高与冠幅因子进行估算; 采用Arcgis Engine 10开发技术,开发样地Voronoi多边形分析模块,结合GDI+与MOGRE技术,建立基于林分特征的林木个体信息估算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 林木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与所对应径阶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 林木空间格局生成算法高效且适用; 林木胸径因子分配考虑了空间环境的影响,贴近林木生长规律; 可视化模拟技术可直观表现以上过程与结果,增强可操作性。此方法可用于解决由林分整体特征估算林木个体信息的难题,可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可为森林可视化模拟提供技术参考。

太湖岸带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李伟, 崔丽娟, 王小文, 赵欣胜, 张曼胤, 高常军, 张岩
林业科学. 2013, 49(7):  106-113.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5
摘要 ( 258 )   HTML   PDF (1253KB)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8月采用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对太湖岸带湿地的酸模(A)、乔灌(B)、农作物(C)、天然芦苇(D)4种植被类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537只,隶属4门59类。A的土壤动物密度最低,为4 017个·m-2,B的土壤动物密度最高,为14 496个·m-2。4种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间的相似性存在差异,说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丰富度、优势类群数量具有影响。土壤动物个体数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水平分布规律为B>C>D>A。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含水率、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土壤温度等7个土壤因子与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土壤动物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不同,各因子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鞘翅目步甲科幼虫、蠓科幼虫,蜘蛛目的光盔蛛科受总磷含量的影响较大; 疣跳科受电导率的影响较大; 等节跳科受有机质影响较大; 棘跳科受pH的影响较大; 线蚓科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采自山东的中国小菇属2新记录种
王建瑞, 刘宇, 图力古尔
林业科学. 2013, 49(7):  114-117.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6
摘要 ( 279 )   HTML   PDF (1451KB) ( 6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山东省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2个中国小菇属新记录种,即角凸小菇和叶生小菇,二者的缘生囊状体都具有刺状的疣突。通过形态学研究,详尽描述二者的形态特征、显微结构以及与相近种的区别,并提供线条图。研究标本存放在鲁东大学菌物标本馆。

哈茨木霉T28发酵液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的抑菌作用及有效成分
杨立宾, 宋瑞清, 邓勋, 李冲伟
林业科学. 2013, 49(7):  118-122.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7
摘要 ( 256 )   HTML   PDF (1084KB) ( 6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直接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对哈茨木霉T28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6种提取物; 将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分步提取法和乙酸乙酯为萃取液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67.06%,71.71%和76.25%;采用直接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物抑制效果次之。2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含有10个和15个组分, 其中相同组分为2,5-二叔丁基酚、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十八碳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二乙基己基)酯,这些组分可能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

三唑制剂的防腐及防白蚁性能
席丽霞, 马星霞, 蒋明亮
林业科学. 2013, 49(7):  123-128.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8
摘要 ( 274 )   HTML   PDF (1265KB) ( 7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室内抑菌圈试验筛选用于制备防腐制剂的有效三唑类化合物,制备三唑制剂进行室内耐腐及野外耐久试验,以研究该制剂的防腐及防白蚁性能。结果表明: 环丙唑醇(CY)、戊唑醇(TEB) 和丙环唑(PPZ)对褐腐菌(GT)和白腐菌(TV)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室外地上(C3)使用条件下,对于CuPT(以PPZ、TEB和Cu为有效成分制备得到制剂,Cu:PPZ:TEB=50:1:1)各处理材, 1.0 kg·m-3推荐为合理载药量; 对于PT(以PPZ和TEB为有效成分制备得到制剂,PPZ:TEB=1:1)各处理材, 200 g·m-3推荐为合理载药量。在室外与地接触(C4.1)使用条件下,对于CuCY(以Cu和CY为有效成分制备得到制剂,Cu:CY=98.6:1.4)各处理材,初步证明合理载药量在1.8~3.6 kg·m-3之间,但在白蚁危害十分严重地区,CuCY的载药量应大于3.6 kg·m-3

白桦树盘生长特性对干燥开裂的影响
赵景尧, 蔡英春, 付宗营
林业科学. 2013, 49(7):  129-135.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19
摘要 ( 260 )   HTML   PDF (1622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白桦树盘为对象,研究分别采用恒温40、60℃,相对湿度渐降的干燥工艺干燥时,树盘干燥开裂的特点(产生时期、部位、形貌),进而研究树盘几何生长特性(偏心率、圆度、横截面积)对干燥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 树木不同部位、不同径级、不同圆度的树盘,在相同干燥工艺下开裂初期差异很大。开裂初期均值,在40℃干燥工艺下对应树盘含水率43.9%,60℃干燥工艺下对应树盘含水率45.6%,温度高时平均开裂期超前; 最初开裂产生位置大多为心边材交界处,60℃工艺时有向内扩张趋势,并伴有心裂产生; 60℃干燥工艺下无论开裂总长度还是平均开裂宽度都要较40℃工艺时的开裂值大,但差异不显著; 60℃工艺时的V-裂数量明显高于40℃时; 圆度与橫截面积是影响开裂总长度、开裂平均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V-裂主要受后者影响。横截面积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树盘越易产生干燥开裂,揭示树盘按几何生长特征分选干燥的必要性。

桉木质素磺酸钙与接枝共聚引发剂反应导致的结构变化
甘玲玲, 叶德展, 李骑伶, 张明华, 张熙
林业科学. 2013, 49(7):  136-142.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0
摘要 ( 251 )   HTML   PDF (1375KB) ( 5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引发剂(H2O2-FeCl2,K2S2O8与H2O2-CaCl2)在桉木质素磺酸钙(HLS-Ca)接枝共聚中的作用,采用差示化紫外、FTIR、UV和特性黏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上述引发剂对HLS-Ca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HLS-Ca会与接枝反应体系中的引发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HLS-Ca的结构与反应活性。在本文研究条件下,HLS-Ca经Fenton(H2O2-FeCl2)和K2S2O8引发剂处理后苯环结构保持稳定; 酚羟基(Ph-OH)含量降低,但其未被氧化为类醌型结构; 芳基醚键含量增加、黏均分子质量增加。H2O2-CaCl2处理HLS-Ca后,HLS-Ca中Ph-OH含量降低,部分Ph-OH被氧化为羰基; HLS-Ca的苯环结构受到破坏,黏均分子质量降低。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
刘小金, 徐大平, 杨曾奖, 张宁南
林业科学. 2013, 49(7):  143-149.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1
摘要 ( 515 )   HTML   PDF (1474KB) ( 1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树干注入的方法,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乙烯利、甲基紫精、茉莉酸等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树干注入各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均能促成幼龄檀香形成具芳香气味的心材,且心材的质地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心材较为一致; 各处理促成的心材数量(扩展范围)差异极显著(P<0.01),心材数量大小的统计学顺序为甲基紫精处理=乙烯利处理>6-苄氨基腺嘌吟处理=对照处理>茉莉酸处理; 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心材精油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5.55%,平均绝对含量为8.77%,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 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α-檀香醇(P<0.05)和β-檀香醇含量(P<0.05)差异显著,乙烯利处理的α-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46.05%,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β-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23.25%; 除茉莉酸处理促成的檀香心材精油没有达到檀香木油的国际质量标准以外,其他各处理均达到质量标准,这意味着幼龄檀香不仅可以提前"结香",而且心材的形成受激素调控,6-苄氨基腺嘌呤很可能是调控檀香心材形成的重要激素之一。

问题讨论
基于二次相对评价的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测度
耿玉德, 张朝辉
林业科学. 2013, 49(7):  150-157.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2
摘要 ( 182 )   HTML   PDF (1226KB) ( 5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改进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建立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Super Decision 计算软件和Matlab 7.0 数据分析软件对二次相对评价的数据集进行分析,科学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对各阶段经济转型效率的动因进行分析,凸显各阶段生态技术要素对传统技术要素的有效替代作用,确定经济转型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保证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顺利实施,进而实现其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固和有序发展。

研究简报
酸沉降胁迫对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苗耐酸性的影响
王水良, 王平, 许建华
林业科学. 2013, 49(7):  158-162.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3
摘要 ( 187 )   HTML   PDF (2326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榄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
黄剑坚, 刘素青, 李际平, 韩维栋
林业科学. 2013, 49(7):  163-169.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4
摘要 ( 203 )   HTML   PDF (1222KB) ( 5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九连山毛红椿种群的结实特性及其生殖力
黄红兰, 张露, 郭晓燕, 梁跃龙, 刘足根
林业科学. 2013, 49(7):  170-174.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5
摘要 ( 234 )   HTML   PDF (1262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仁用加工型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经济性状
艾吉尔·阿不拉, 马庆华, 王贵禧, 梁维坚, 梁丽松, 赵天田
林业科学. 2013, 49(7):  175-182.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6
摘要 ( 235 )   HTML   PDF (1744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种散生竹的单根抗拉力学特性
张云伟, 惠尚, 卜晓磊, 尚书磊, 杨承铭
林业科学. 2013, 49(7):  183-187.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7
摘要 ( 221 )   HTML   PDF (1272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新品种与良种
杨树良种‘南杨’
胡建军, 卢孟柱,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李淑梅, 韩一凡
林业科学. 2013, 49(7):  188-188.  doi:10.11707/j.1001-7488.20130728
摘要 ( 268 )   HTML   PDF (1138KB) ( 5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杨树良种‘南杨'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雄株,为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50号杨,父本为36号杨。6年生平均胸径20.70 cm,平均树高15.0 m,单株材积0.1834 m3,比对照中林46杨和I-69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22.3%和14.7%。树干通直,窄冠,速生,抗光肩星天牛,耐桑天牛,耐水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