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1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1-05-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异龄林的生长动态研究
曾伟生 于政中
. 1991, 27(3):  193-198. 
摘要 ( 728 )   PDF (322KB) ( 6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线性为基础的矩阵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一直都被相互独立地用来模拟林分的生长动态。本文在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异龄林的三单元非线性生长模型,并分别以线性矩阵模型和非线性矩阵模型对林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与矩阵模型的联合使用,具有结构严谨和精度高的优点,不失为一种预测林分生长动态的有效方法。文中所用材料来自长白山林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
论文及研究报告
云南松林分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杨永祥 战铁铮 白沙林
. 1991, 27(3):  199-209. 
摘要 ( 792 )   PDF (679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良木成长壮大不断分化,被压木衰退消亡是云南松林分系统演变的两个方面。由优良木组成的上层林冠和被压木组成的下层林冠,是云南松林分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在饱和林分系统内,占据上层林冠的优良木子系统每年分化为被压木的数量,与处于下层林冠的被压木子系统的死亡量相协调,以保持饱和林分系统结构,保持优良木株数占30—40%,蓄积量占60—70%。在饱和林分系统内间伐Ⅲ、Ⅳ、Ⅴ级木,则使优良木的生产量上升,同时使被压木的死亡量下降,直至林分回归于饱和林分系统结构。优良木子系统随全林分系统的演变,因林分系统密度而异,是生境、年龄、密度相互制约所表现的数量集合,都按照幂函数曲线轨迹演变,其曲线系数“A”随密度下降而上升,“B”值则随密度下降而减小。依照云南松林分系统的演变规律,对预测优良木保留量和确定间伐强度有实用价值。
大青山实验局森林资源的动态分析及其SD模型
戴小龙 唐守正
. 1991, 27(3):  210-218. 
摘要 ( 734 )   PDF (444KB) ( 6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方法,并结合统计方法,通过对广西大青山实验局森林资源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大青山实验局森林资源SD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由34个水平变量、300个方程式描述,包括杉木面积子块、杉木蓄积子块、马尾松面积子块、马尾松蓄积子块、阔杂面积子块、阔杂蓄积子块、其它地类面积子块、其它地类蓄积子块及抚育间伐子块等9个子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运用所建立的SD模型,可对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动态行为作多种模拟实验研究,同时为分析经营方案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粉拟青霉防治油(赤)松毛虫流行病研究
赵瑞兴 武觐文
. 1991, 27(3):  219-228. 
摘要 ( 693 )   PDF (585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越冬油(赤)松毛虫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真菌疾病,应用粉拟青霉防治越冬的油(赤)松毛虫比白僵菌更有效,多年的林地防治取得了70%以上的稳定杀虫效果,侵染以晚秋和早春为主,严冬季节很少。幼虫春季上树后仍有一部分死亡,这是疾病潜伏期造成的死亡滞后于侵染的现象,计算总死亡率应加上这一部分。影响该菌防治越冬幼虫效果的主要因子不是湿度,而是温度,表现在阳坡效果好于阴坡。
危害我国林木的短肛棒(虫脩)属三新种(竹节虫目:(虫脩)科)
陈树椿 何允恒
. 1991, 27(3):  229-233. 
摘要 ( 778 )   PDF (265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记述了危害林木的短肛棒(虫脩)属三个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自1985年以来,陕西省平利县,甘肃省崇信县先后发生几种竹节虫危害。它们不但为害多种林木,并能转移到多种农作物上为害,发生中心,每株树上多达数百头害虫。发生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因此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这几种竹节虫经鉴定属于短肛棒(虫脩)属Baculum Saussure,隶属于(虫脩)科Phasmatidae,短肛棒(虫脩)族Baculini。该属为一较大的属(近百种),在我国种类也较多。
天牛成虫胸部的发音和行为(鞘翅目:天牛科)
程惊秋
. 1991, 27(3):  234-237. 
摘要 ( 936 )   PDF (310KB) ( 8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15种天牛成虫的发音及其有关的行为。天牛两性对外界不同强度的刺激能作出反应,并借助胸部发音器的摩擦而发音。波形照片显示:天牛的声波信号因种不同差异极大,其频率范围约3000—10000Hz。楝星天牛可借助鞘翅的运动而发出强烈的声音以恐吓敌害,其胸部摩擦发音器则趋于退化。某些天牛雄虫在争夺雌虫、交配前和交配中,可发出不同的声波,这类声波的生物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油松球果果柄切割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
沈瑞珍 王喜平
. 1991, 27(3):  238-245. 
摘要 ( 698 )   PDF (332KB)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表明:刀片刃角β、刀片滑切角α、切割速度v及果柄直径d是影响果柄切割阻力P的主要切割参数。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通过对油松果柄切割阻力进行的室内试验,建立了油松果柄切割阻力的数学模型P=f(β、α、v、d);进而对切割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合理设计切割式球果采摘机具提供了理论依据。
问题讨论
森林立地分类原理的探讨
顾云春
. 1991, 27(3):  246-252. 
摘要 ( 711 )   PDF (485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地分类与立地区划为两个并列的系统,二者不能混淆。除提出了一般原则外,还确定了立地分类的四大依据:1.立地基底;2.立地形态结构;3.生物气候肥力;4.立地表层特征。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系列、立地纲、立地目、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亚型)。规定了立地目-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亚型)的三名法命名法则,并列举了幕阜山立地分类的范例。
远红外对木材穿透特性的研究
许洪林 刘银春 王剑
. 1991, 27(3):  253-260. 
摘要 ( 825 )   PDF (422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福建22种主要用材树种远红外光谱分析,多数树种,对木材穿透深度最大的远红外波数在1840cm(-1)(波长5.43μm)附近。22种树种木材进行远红外穿透深度测定,穿透深度最大的是山槐弦向,0.71mm;最小的是罗木石楠径向,0.135mm。远红外对木材的穿透深度弦向大于径向,且与木材的密度、含水率有关。木材对远红外的吸收遵守朗伯定律,但吸收系数径向比弦向大。本文还根据木材远红外光谱分析提出木材纤维素、木素远红外吸收,主要是分子含氧基团等键链间的振动吸收。这些为木材远红外干燥及其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简报
山地森林土壤渗滤液化学组成及生物活动强度的研究
张万儒 杨承栋 屠星南
. 1991, 27(3):  261-267. 
摘要 ( 691 )   PDF (391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龙头竹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黄华梨
. 1991, 27(3):  268-273. 
摘要 ( 691 )   PDF (301KB) ( 4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祁连山区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的调查研究
徐永昶 童成金 张有生
. 1991, 27(3):  274-278. 
摘要 ( 697 )   PDF (296KB) ( 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莫干山竹林蜘蛛的研究
陈樟福
. 1991, 27(3):  279-283. 
摘要 ( 692 )   PDF (310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王建园 韩一凡 李玲
. 1991, 27(3):  284-288. 
摘要 ( 628 )   PDF (227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杉精油的成分分析
孙丽艳 周银莲 阮大津
. 1991, 27(3):  289-291. 
摘要 ( 702 )   PDF (136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技动态
漆树黄化病病原类立克次氏体类型及超微结构
王惠杰 林木兰 龙云学
. 1991, 27(3):  292-292. 
摘要 ( 551 )   PDF (135KB) ( 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