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3-07-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藤茎的导管分子研究
蔡则谟 刘英 方文彬
. 1993, 29(4):  293-297. 
摘要 ( 729 )   PDF (338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描述了棕榈科省藤属及黄藤属共24种藤茎的导管分子。毛鳞省藤(Calamus thysanolepis Hance)仅具单穿孔板,其余藤种均有单穿孔板和复穿孔板,但具复穿孔板导管分子的数量少,并且大部分存在于维管区外围。此外,观察到少数具复穿孔板的螺纹导管分子。自茎的外围向内,后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宽度增大;多数藤种的导管分子长度呈增大的趋势,部分藤种则相反,或无规律。
兴安落叶松落叶量和幼苗发生动态的研究
徐化成 杜亚娟
. 1993, 29(4):  298-306. 
摘要 ( 695 )   PDF (521KB) ( 5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野外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原始老龄林下兴安落叶松的更新条件。在所研究的四种林型的兴安落叶松原始老龄林之间,更新差别表现在下种、发芽和存活三方面。种子年时,老龄林下种量每平方米达到300-1000粒,各林型落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赤杨落叶松林→丛桦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一年中的幼苗发生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萌发主要在6月,幼苗死亡主要在7月,而8月份幼苗种群变化较小。从有利于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方面来说,各林型的顺序是:丛桦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赤杨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这个顺序主要取决于土壤表层的湿度,即土壤湿度越大,发芽数和存活数越多。
桔褐天牛和桑粒肩天牛幼虫声行为的研究
程惊秋
. 1993, 29(4):  307-312. 
摘要 ( 755 )   PDF (354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寄主木段中的桔褐天牛Nadezhdiella cantori(Hope)幼虫、桑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幼虫的声行为进行了研究。天牛幼虫在寄主内可因取食、爬行活动而产生沿寄主传导的固体声。与爬行声相比,幼虫取食声的振幅大、持续时间短(约60ms)、间歇发出,振动频率可达700Hz;爬行声的振幅小、持续时问可达数百毫秒、可连续发出,振动频率低于300Hz。取食声信号因天牛幼虫的种类和寄主的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别。桔褐天牛幼虫取食声功率谱为准谐型,谱带2(B2)为主能量带,其主峰频率(MPF=424±43Hz)约为B_1的MPF的1.8倍频。桑粒肩天牛幼虫取食声功率谱多为非谐型,大多数被测信号多以谱带1为主能量带(81%),不同木段中幼虫取食声谱带1的MPF分别为359±23Hz和293±26Hz。
森林火灾数量特征和火灾保险率的数学模拟
洪伟 陈辉 方柏州
. 1993, 29(4):  313-318. 
摘要 ( 677 )   PDF (340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森林火灾保险是国内新设的保险种类,保险费率的确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某地区火灾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年火灾发生次数和每次受灾面积的概率分布模型,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一定时期内年火灾次数和面积,并根据保险费率计算的有关理论和依据,确定了森林火灾保险费率的合理取值。
新疆河狸秋季啃伐河谷林的对策研究
于长青
. 1993, 29(4):  319-325. 
摘要 ( 662 )   PDF (397KB)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新疆河狸秋季啃伐对策的研究表明,被伐木离水边或食物堆距离(大于50m)越远,河狸的啃伐率越低,而选择性越强,在食物堆附近很少啃伐。新疆河狸最喜啃伐直径为2.5-4.5cm的林木,平均直径为2.57cm。河谷林密度降低,河狸的啃伐密度随之降低,但啃伐率升高。新疆河狸的最佳啃伐范围为离岸边15m以内、距食物堆40-120m的范围。河狸对河谷林的“皆伐式”啃伐、对大直径林木的强度啃伐、到距食物堆150m以外或在食物堆附近大规模啃伐及经常变换越冬洞位置,均因其生境的严重退化。人类活动是造成其生境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禁止砍伐和放牧是河狸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东北林区伐区林道合理配置的研究
朴赞璟 卢成龙 郑登旋
. 1993, 29(4):  326-330. 
摘要 ( 636 )   PDF (313KB) ( 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木材采运成本最低的理论,结合东北林区资源、自然条件,科学的确定林道间距和配置形式、达到适宜的集材距离,健全和完善了伐区林道规划体系,提高了路网理论的应用价值。
两种难浸注木材的显微和超微构造及其与渗透性的关系
姜笑梅 鲍甫成 吕建雄
. 1993, 29(4):  331-337. 
摘要 ( 706 )   PDF (675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介绍了长白鱼鳞云杉、臭冷杉木材的显微和超微构造特征及其对木材渗透性影响,两树种的心材管胞具缘纹孔膜和管胞胞壁各层纤丝中丰富的无定形物质的沉积是心材渗透性差的解剖方面的主要原因。
林业科技进步的增资减危效用分析
李智勇 黄鹤羽
. 1993, 29(4):  338-344. 
摘要 ( 726 )   PDF (395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林业科技进步与增资减危的关系及结构的分析结果指出,资源的科技实现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资源的恢复增长来实现,二是通过资源的减耗增长得以实现。科技的资源行为则以“发展”、“利用”、“保护”和“储备”四种形式存在。据此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由科技水平系数、资源贡献量、贡献率和效益估值指标所表征的增资减危效用是显著的。其中,资源恢复增长方式较资源的减耗增长方式更显著;保护行为增资减危的效用为佳,发展行为其次,利用行为名列第三。
问题讨论
松材中两种重要线虫比较的研究
沈伯葵 胡兹苓 包宏
. 1993, 29(4):  345-349. 
摘要 ( 689 )   PDF (279KB)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被进一步证明是两个不同的种。除表现致病力差异外,形态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特别是前者交合伞卵圆形,后者平截形;生理学试验表明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生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是:酯酶凝胶电泳中松材线虫酯酶带3条,迁移率分别为0.42、0.45、0.49;而拟松材线虫只1条酯酶带,迁移率为0.65。二者脂肪酸总量、不饱和度、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
无荷悬索计算精度与悬空条件的研究
周新年 蔡志伟
. 1993, 29(4):  350-354. 
摘要 ( 613 )   PDF (199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无荷悬索的受力分析,运用抛物线理论的假设条件和曲线方程,推导出无荷悬索设计、架设和安装时的主要参数计算公式,进而计算分析满足无荷悬索的悬空条件时的水平张力系数λ0的取值大小。
研究简报
田林老山中山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的研究
梁宏温
. 1993, 29(4):  355-359. 
摘要 ( 705 )   PDF (283KB) ( 6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核桃保花保果技术研究
黎章矩 钱莲芳 钱光林
. 1993, 29(4):  360-365. 
摘要 ( 634 )   PDF (313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亮果桉引种和种源试验及其在我国人工林中应用潜力的研究
王豁然 郑勇奇 阎洪
. 1993, 29(4):  366-372. 
摘要 ( 650 )   PDF (380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岗山丘陵区杉木中幼林低密度控制及深抚效果
惠刚盈 罗云伍 张校林
. 1993, 29(4):  373-378. 
摘要 ( 616 )   PDF (318KB) ( 4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兴安岭天然中幼龄林抚育间伐剩余物火烧处理试验研究
程焕章 吴振和 王恒
. 1993, 29(4):  379-383. 
摘要 ( 593 )   PDF (302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太行山区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
任满田 张福计 吴玉柏
. 1993, 29(4):  384-388. 
摘要 ( 1237 )   PDF (225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