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07-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杉木人工林氮素营养的叶绿素诊断指标的研究
钟安良 熊文愈
. 1994, 30(4):  289-295. 
摘要 ( 687 )   PDF (484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7至1988年在江西省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设置了代表5、10、20年生杉木林分和好、差立地条件的六块标准地,观测杉木叶绿素、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在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及不同立木级间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动态。生长盛期各林龄之间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初期和末期则有明显差异。生长盛期叶绿素含量远高于初期和末期,尤其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各生育期不同林龄针叶叶绿素含量大多表现为好地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为地上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叶绿素含量分别达2.50,2.24和2.14mg/gf.w。初期和第一、第二生长盛期杉木针叶叶绿素含量与针叶氮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86、0.76和0.81),这些时期的杉木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评价杉木氮素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良好立地上杉木嫩枝幼叶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均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盛期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精氨酸含量分别达47.55,43.37和29.44mg/100gf.w.,相应差地则分别为28.16,26.42和14.95mg/100gf.w.。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龙光生 徐刚标 黎麦秋 雷秀嫦 冯智
. 1994, 30(4):  296-305. 
摘要 ( 655 )   PDF (619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抗日本松干蚧松树种间自然杂种选择及应用的研究
李世杰 赵鸿宾
. 1994, 30(4):  306-312. 
摘要 ( 668 )   PDF (474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黑松、赤松、油松及其种间自然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主分量分析及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在日本松干蚧疫区,选择出“黑赤松”和“黑油松”两类种间自然杂种,它们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高于同龄父、母本和对照(樟子松)的38%以上。10龄左右种间自然杂种的松干蚧危害表症率为0,而对照油松、赤松则分别为22.92%和30.77%。该2杂种的引种范围可达辽宁中部和东部。
杉木物候期地理变化规律及其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温远光 刘世荣
. 1994, 30(4):  313-319. 
摘要 ( 785 )   PDF (432KB) ( 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泛收集杉木物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杉木物候期地理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寻求生产力与生长期的相关关系。主要结果:揭示了杉木物侯期的地理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杉木主要物候期地理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指出杉木生长期长度与生产力呈二次曲线关系,主梢生长期在200-250天时(中带,生产力较高,为8—18t/ha·a:主梢生长期高于250天(南带)或低于200天(北带),生产力较低,为3—8t/ha·a。这是杉木的生态遗传性和产区的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大肠杆菌对四种林业害虫作用的生物测定
王学聘 戴莲韵 陈倩 田颖川
. 1994, 30(4):  320-324. 
摘要 ( 644 )   PDF (600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株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林业主要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幼虫作用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四株菌对上述四种昆虫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而且能显著抑制昆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灭幼脲对杨干象作用机制和防治的研究
苗建才 迟德富 郝然喜
. 1994, 30(4):  325-331. 
摘要 ( 724 )   PDF (1076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灭幼脲油剂、油胶悬剂等,用点涂的方法对杨干象幼虫和成虫进行了适时防治,结果表明:灭幼脲油剂可抑制表皮几丁质的合成达15%以上;灭幼脲油胶悬剂抑制杨干象成虫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可使成虫产卵量降低40-70%,使卵的孵化率降为零。这为杨干象的防治找到了一条高效、安全、经济、易推广的新途径。
宽唇姬蜂属一新种(膜翅目:姬蜂科:低缝姬蜂亚科)
徐公天 盛茂领
. 1994, 30(4):  332-333. 
摘要 ( 650 )   PDF (129KB)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记述了我国宽唇姬蜂属Lathrostizus1新种,并叙述了它与近似种的区别。
两种卵蜂在舞毒蛾卵上的寄生动态
姚德富 严静君
. 1994, 30(4):  334-337. 
摘要 ( 707 )   PDF (235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26—4.18%。7月中下旬采集的,舞毒蛾卵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0.64—0.66%。大蛾卵跳小蜂当年羽化的占99.3%,次年羽化的占0.7%。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当年羽化的占81.0%,次年羽化的为19.0%。为保护两种卵蜂,人工采摘卵块除治舞毒蛾的最好时期是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动态马尔科夫直径生长模型的研究
李荣伟
. 1994, 30(4):  338-345. 
摘要 ( 650 )   PDF (498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模拟山桉人工林直径生长的动态马尔科夫随机模型。估计模型参数用到了山桉密度试验的直径观测数据。采用多项分对数(multinomiallogit)描述直径转移,模型的建立应用了两阶段的广义最小二乘法:第一阶段模拟每一个直径级的直径转移与密度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处理第一阶段模型参数随直径级的变动,得到以密度、年龄和径级为自变量预测直径转移概率的紧凑表达式。统计检验表明,应用该模型预测山桉林分直径分布的有效性优于采用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或Sb分布的传统方法并可实际应用于立地指数范围在22—44米的山桉人工林分。
建立我国木材流通宏观调控系统的总体构思
许向阳
. 1994, 30(4):  346-351. 
摘要 ( 599 )   PDF (474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材流通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保证林业系统在承担好各项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完成内部体制的改革。执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应是以林业部门牵头,各横向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的管理系统。宏观调控的对象则是我国现存的木材市场。整个系统的运作方式,首先由调控主体根据调控目标制定调控政策,再选择恰当的手段对调控对象进行调控,然后将调控结果反馈到决策中心,根据调控偏差来修正调控政策,周而复始,形成一个自动运行的经济控制系统。
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吕建雄 鲍甫成 姜笑梅 周明
. 1994, 30(4):  352-357. 
摘要 ( 700 )   PDF (1919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样(2×2×5cm)在温度120℃和100℃两种饱和水蒸汽条件下分别汽蒸处理8小时,然后置于大气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进行渗透性测定。汽蒸试样的渗透性分别与其纵向相邻接的未汽蒸、含水率约10%的对照比较,并进行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木材性质不同,汽蒸作用引起木材解剖上、化学上的变化也不同,因而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各异。红松气干边材、心材经120℃和100℃汽蒸处理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提高约60、90%和40、130%;长白鱼鳞云杉生材边材经120℃汽蒸后和气干心材经100℃汽蒸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约提高326和80%;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汽蒸试样与未汽蒸试样渗透性之间差异可靠性为90-99.9%;汽蒸试样渗透性获得提高的原因均系汽蒸后纹孔膜和纹孔塞发生开裂的结果。但汽蒸长白鱼鳞云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及臭冷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的渗透性则未获得提高。
问题讨论
南方“竹—牛—草”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徐德应 聂道平
. 1994, 30(4):  358-363. 
摘要 ( 661 )   PDF (454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索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竹林下放牧的可行性,我们设计了一种“竹—牛—草”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竹林下养牛试验。通过试验、调查和测定,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对这一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模型考虑了毛竹的产量及其经济收益、养牛所需的成本和收益等经济因素,还考虑到牛的践踏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对草被生长的影响,草被的载畜能力及其它反馈机制。这一综合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用于评估在何种条件下这一系统具有高经济效益。模型还设定了七种选择方案,每种方案都以竹子的砍伐年龄为标准,试图对竹林下放牧的长期生态后果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林下放牧或舍饲养牛并不能有效地改善竹林区的经济现状,但如果技术条件足够并有广大的销售市场,采用舍饲方式饲养生长迅速的肉牛或以售牛奶为其经营方针,则经济效益有可能大幅度提高。
研究简报
松树DNA的分离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
曾令海 C.Dana Nelson
. 1994, 30(4):  364-369. 
摘要 ( 597 )   PDF (1073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
张太佐
. 1994, 30(4):  370-375. 
摘要 ( 625 )   PDF (393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桑天牛喜以构树、桑树为补充营养的原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高瑞桐 刘传银 卢永农 徐邦新 邓儒继
. 1994, 30(4):  376-380. 
摘要 ( 829 )   PDF (244KB)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工压刨床空运转振动状态的研究
李志仁 陈守谦 姜新波
. 1994, 30(4):  381-384. 
摘要 ( 564 )   PDF (190KB) ( 5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