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1-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
臧润国,杨彦承,刘静艳,余世孝,杨秀森
林业科学. 1999, 35(1):  2-8. 
摘要 ( 758 )   HTML ( 2 )   PDF (157KB) ( 6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 %和25.22 %,干扰频率分别为1.34 %·a-1和0.63 %·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 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 m2左右,平均约为160 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 m2左右,平均约为80 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 a以前形成的,而10~30 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4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2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枯立、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死亡的比例分别是16.88 %, 14.29 %, 36.36 %和32.47 %,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死亡形式的不同组合。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2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一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二、三层的树种。文章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林带连续性经济效益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姜凤岐,朱教君,周新华
林业科学. 1999, 35(1):  9-14. 
摘要 ( 759 )   HTML ( 1 )   PDF (148KB) ( 6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经营问题的深入系统的探讨,以阐明农田防护林考虑时空动态特征的连续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建立主要决定因素包括林带结构—疏透度变化规律,林带结构对防护效益影响,灾害因子参数确定及成林高等各相关子模型的基础上,构筑了农田防护林经营经济效益总模型,并以观测的杨树林带试验数据为例,确定了模型中主要子模型的参数变量,从而为农田防护林的经营、规划设计等提供了可靠保障。

适应价格的用材林主伐决策模型的研究
石海金,宋铁英
林业科学. 1999, 35(1):  15-20. 
摘要 ( 679 )   HTML ( 0 )   PDF (127KB) ( 5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木材价格的变化为一自相关随机过程时用材林采伐的随机决策分析问题,分析了用材林经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经营决策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针对主伐的木材市场价格随机变动的适应价格的主伐决策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求得在一个给定决策期内的主伐最优经营策略,对应这个策略有一个最大的期望效益。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价格波动情况下和不同贷款利率下的最优策略。

我国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种的天然群体交配系统研究
胡新生,Ennos Richard A.
林业科学. 1999, 35(1):  21-31. 
摘要 ( 882 )   HTML ( 1 )   PDF (268KB) ( 4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个树种的群体交配系统(Mating system)提供了该树种是如何将其遗传物质从一个世代传递到下一个世代的基本信息。因此交配系统研究可有助于:(1)推测群体的基因型组成; (2)分析多基因位点连锁不平衡程度; (3)推测种子园的种子质量及提供种子园营建设计的有关信息; (4)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于分析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在落叶松的10个种和3个变种中,目前已报道了2个种的交配系统:一个是美洲落叶松(L. laricina [DuRoi] K. Koch),另一是欧洲落叶松(L. decidua Miller)。我国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的交配系统的研究尚未进行。本研究目的就是应用同功酶标记:(1)测定和比较这3个兴安落叶松种间及种内群体的异交率; (2)比较与其它针叶树的交配系统差异; (3)推测群体内自交或双亲近交发生的可能性。本文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应用由6个酶系(PGI, MDH, 6PGD, AAT, PGM及SDH)产生的7个多态性位点的同功酶标记分析了我国3个落叶松种(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的共9个天然群体交配系统。结果发现兴安落叶松的加格达奇(内蒙古)群体表现出几乎完全的异交(tm=0.986±0.081)。华北落叶松的两个群体丰宁(河北)和浑源(山西)也主要表现为异交方式(tm=0.847±0.427~0.792±0.169)。长白落叶松的天然群体间的异交率存在较大的变异。小白湖(黑龙江)和长白山(吉林)群体存在显著的自交(tm≈0.705)。大海林(黑龙江)群体除了存在自交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双亲近交(tm=0.684±0.107),然而白河(吉林)、白刀山(黑龙江)及东方红(黑龙江)群体的交配系统则主要表现出为异交方式(tm=0.847±0.427~1.203±0.371)。总的来说, 3个落叶松种主要表现为异交方式或混合交配类型。群体间的异交率存在着变异但差异不显著。试验所得结果与已报道的其它针叶树包括美洲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由试验结果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第一,在长白或华北落叶松群体间,单个位点异交率的差异反映出单个位点的群体遗传组成不同;第二,自交会导致群体的杂合子比率减少和近交衰退。这可能部分地说明了落叶松的低比率饱满种子和低的萌芽率的原因。在有些群体中,如长白落叶松的大海林和华北落叶松的浑源群体,存在显著的自交。这提醒人们当采用天然群体种子甚至种子园的种子造林时应慎重。群体间的差异也是应注意的;第三, 3个落叶松的交配系统,即主要为异交方式,也暗示着群体间的基因流有可能很频繁。至今还没有证据来证明3个落叶松的交配系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建立种子园或母树林时,严格的外源花粉隔离(花粉污染)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在田间子代测定林中,家系常常被假定为由异交种子组成。本试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证明,因而为田间子代测定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如遗传力估计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不同栽植代数29年实生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杨玉盛,黄宝龙,何宗明,邱仁辉,俞新妥
林业科学. 1999, 35(1):  32-36. 
摘要 ( 733 )   HTML ( 1 )   PDF (140KB) ( 6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 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 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一开始就比2代的差,但未出现大幅度的衰退现象, 29年生的单株材积比2代的下降17.70%。杉木栽植代数越少,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越早,峰值越大,速生期持续时间亦越长。

角尺度——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布格局的结构参数
惠刚盈,von GadowKlaus,AlbertMatthias
林业科学. 1999, 35(1):  37-42. 
摘要 ( 1053 )   HTML ( 14 )   PDF (175KB) ( 7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结构信息对异龄混交林经营特别重要。按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经理的观点,空间结构可从3个角度加以描述。对于描述种间混交和大小分化目前已有可使用的参数,这些参数用适当的花费就可以在地面调查中获得。但对于个体分布格局目前还没有如此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的角尺度可明显地减少调查花费并使详细的结构分析和接近实际的重建林分空间结构成为现实。借助于它的均值可以相对精确的确定出现实林分中林木的个体分布格局即规则、随机和团状分布。

中国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新分类群
辉朝茂,杨宇明,杜凡,薛纪如
林业科学. 1999, 35(1):  43-46. 
摘要 ( 702 )   HTML ( 0 )   PDF (241KB) ( 60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中国西南部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3个新种、2个新变型。它们是:落叶筱竹(Thamnocalamus tengchongensis Hsueh et Hui)、江竹(Dendrocalamus pachycladus Hsueth et D. Z. Li)、山竹(Yushaniaelevata f. pianmaensis Hsueh et R. Y. He)、兰坪玉山竹(Y. puberula Hsueh et Hui)、福贡玉山竹(Y. farcticaulis yi f. brevinoda Heueh et H. R. Zhang)

华东地区豆科树种根瘤菌多样性的研究
陈景荣,韩素芬
林业科学. 1999, 35(1):  47-52. 
摘要 ( 658 )   HTML ( 1 )   PDF (180KB) ( 59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东地区51个豆科树种(含羞草亚科5属,蝶形花亚科18属)根瘤中分离获得的66个菌株经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等性状测定,对4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除92-78-2菌株外, 65个菌株在0.75的相似水平上可划分为6个菌群。根据菌株的生长速度, 6个菌群可以分为快生和慢生两个类群,但两类群的某些性状与目前根瘤菌分类系统中的分属辨别特征不完全符合,如部分菌株能利用其淀粉。聚类分析结果还表明,菌群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表型特征,与寄主的种类、来源没有相关性。66个菌株在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以及交叉结瘤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了豆科树种根瘤菌的多样性。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焦如珍,杨承栋
林业科学. 1999, 35(1):  53-59. 
摘要 ( 781 )   HTML ( 0 )   PDF (131KB) ( 6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揭示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防治地力衰退,提高林木产量,是颇有价值的。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朱光旦,林军,沈中建,钟江,陈昌洁
林业科学. 1999, 35(1):  60-65. 
摘要 ( 726 )   HTML ( 0 )   PDF (192KB) ( 5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纯化的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云南文山株的病毒粒子经SDS-PAGE分析,其结构蛋白有120kd、116kd、110kd、66kd和33kd5个组分,而它的多角体蛋白含30kd和28kd两个主要组分。以纯化的DpCPV粒子为抗原制备了2D5、2D10、3D4和6B3共4种单克隆抗体,并测定了它们的亚类。制得的单克隆抗体用于DpCPV的ELISA检测。对DpCPV在棉铃虫卵巢细胞系SFE-HA-8212和SFE-HA-831中增殖动态的检测结果表明, DpCPV感染培养细胞具有释放病毒量小和呈现持续感染等特点。用Western印迹法在SFE-HA-831细胞感染DpCPV后第18h检测到病毒抗原的合成。运用所建立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对几批采自DpCPV防治林区的幼虫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对DpCPV的防治效果及其自然流行进行长时期、大规模的监测。

中国寄生枸杞负泥虫的长凹姬蜂属一新种及一新记录记述(膜翅目:姬蜂科)
盛茂领,吴礼珍,吴景现,何志明
林业科学. 1999, 35(1):  66-68. 
摘要 ( 1052 )   HTML ( 0 )   PDF (137KB) ( 5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采自河南省民权县、寄生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 Gebler的长凹姬蜂属一新种:民权长凹姬蜂Diaparsis minquanensis Sheng et Wu, sp.nov.及采自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中国新记录种:皱长凹姬蜂Diaparsis multiplicator Aubert。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舒立福,田晓瑞,寇纪烈
林业科学. 1999, 35(1):  69-76. 
摘要 ( 820 )   HTML ( 3 )   PDF (225KB) ( 5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 (2)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木质素含量和苯-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 (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得知,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润楠、米老排、火力楠、大桂山荷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强。

人工林杨树材性与生长轮年龄和生长速度关系的模型
鲍甫成,刘盛全,江泽慧
林业科学. 1999, 35(1):  77-82. 
摘要 ( 814 )   HTML ( 1 )   PDF (144KB) ( 5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Ⅰ-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 cv.Ⅰ-63/51)和69杨(P.deltoides cv.Ⅰ-69/55)]为对象,首次分别建立了长江滩地速生杨树纤维长度(FL),微纤丝角(FA)和木材密度(WD)随生长因子中的生长轮年龄(CA)和年轮宽度(RW)变化的模型,即:FL=765.07+119.77CA-6.15CA2-1506.97(1/RW)+365.18(CA/RW)-18.02(CA2/RW)FA=9.643+0.061RW+2.376(1/CA)-0.201(RW/CA)WD=0.447-0.003CA+0.004(1/RW)+0.004(CA/RW)从检验结果来看,纤维长度随生长轮年龄和生长速度变化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树不同单株纤维长度的变化(r=0.989),而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随生长轮年龄和生长速度变化的模型对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树株内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能够较好地预测(r=0.209~0.999),但对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树不同单株间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的变化(r=0.118~0.143)预测效果不理想。

杨木高温干燥过程中表层流变特性的研究
李大纲,顾炼百
林业科学. 1999, 35(1):  83-89. 
摘要 ( 662 )   HTML ( 1 )   PDF (166KB) ( 67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干燥温度分别为85℃、105℃、115℃和125℃时板材表层厚度为3mm处的木材横纹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的总应变为干缩应变、弹性应变、粘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的代数和。木材在长时间、高温高湿的联合作用下,不仅表现出弹性、塑性,而且还表现出粘弹性。作者根据木材干燥应力模型理论,提出了在同一块板方材上能同时测定所建模型各应变参数的试验方法。

马尾松含脂及改性研究
胡淑宜
林业科学. 1999, 35(1):  90-93. 
摘要 ( 716 )   HTML ( 0 )   PDF (123KB) ( 4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尾松含脂及改性研究主要是改变松材的脂含量及其性质,克服松材易变形、开裂、溢脂的缺陷,达到作为工业用材标准的目的。它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品的物化抽提法或优良溶剂萃取法实现,从中探索简单易行的工业生产法。

综合评述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展望
郑槐明,贾慧君
林业科学. 1999, 35(1):  94-103. 
摘要 ( 744 )   HTML ( 1 )   PDF (227KB) ( 6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相对于传统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观点与近乎完美的试验技术。其要点可概括为:(1)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 (2)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 (3)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按照T.Ingestad提出的实验技术,已实现供试植物的最适生长,充分挖掘了植物的生长潜力。多年来,各国同行的研究领域包括:从树种、离子或试验条件等拓宽研究范围;把理论应用于林木育苗和林地施肥模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从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及外界生长条件研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证明,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揭示了植物生长与营养间的真正关系。

宏观决策研究
分类经营是热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洪菊生,侯元兆
林业科学. 1999, 35(1):  104-110. 
摘要 ( 804 )   HTML ( 0 )   PDF (144KB) ( 6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分类经营是热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论断,并通过中国林业发展的"分类经营"理论,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实施的ITTO中国海南热带林业发展示范项目的中期实验结果,给予了实证分析。文章指出,热带森林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文化、伦理的因素在内的综合性问题,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更大的背景下考虑解决。而以往的教训是局限于林业、局限于技术。

问题讨论
从文明进步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范少辉
林业科学. 1999, 35(1):  111-116. 
摘要 ( 752 )   HTML ( 0 )   PDF (122KB) ( 5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见识、一种文化,它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是全人类共同的神圣事业,要达到这种境界,教育是基础,法治是保证。可持续发展还是一种战略、一种原则,它是协调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准绳。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其它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政府的重视,全民的支持和世纪性的努力才能实现。

研究简报
酸胁迫对林木内源多胺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谢寅峰,沈惠娟,李梅枝
林业科学. 1999, 35(1):  117-121. 
摘要 ( 656 )   HTML ( 1 )   PDF (152KB) ( 5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周志翔,宋丛文,冯春莲
林业科学. 1999, 35(1):  122-125. 
摘要 ( 712 )   HTML ( 0 )   PDF (121KB) ( 4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性信息素对枣镰翅小卷蛾雄蛾田间诱捕试验
马瑞燕,韩桂彪,李连昌
林业科学. 1999, 35(1):  126-128. 
摘要 ( 651 )   HTML ( 0 )   PDF (124KB) ( 5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技应用
西北地区甘草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王立,李家恒
林业科学. 1999, 35(1):  129-132. 
摘要 ( 685 )   HTML ( 1 )   PDF (131KB) ( 6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