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8-11-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温佐吾,谢双喜,周运超,唐成万
林业科学. 1998, 34(6):  39-49. 
摘要 ( 55 )   HTML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不同栽杉代数29年生杉木林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杨玉盛,邱仁辉,何宗明,俞新妥,黄宝龙
林业科学. 1998, 34(6):  3-11. 
摘要 ( 640 )   HTML ( 1 )   PDF (689KB) ( 5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南平溪后29年生杉木林不同连栽代数林分生物量、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连栽代数增加,林分总生物量下降,林分净生长量及乔木层净生长量占林分净生长量比例均有明显降低,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贮量减少,乔木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均下降,但林下植被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则明显增加,林分的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却增大。不同代数杉木林营养元素总的循环速率为2代(0.493)>1代(0.460)>3代(0.439)。

乌兰布和沙地新开发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
王葆芳,熊士平,任培政
林业科学. 1998, 34(6):  12-21. 
摘要 ( 741 )   HTML ( 2 )   PDF (699KB) ( 63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西部磴口县新开发乌兰布和沙地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作了评价。试区土地开发建立防护林体系后,森林覆盖率由零增加到26.4%。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防护林网增产效益显著,林网内小麦、籽瓜、甜菜的单产分别比林网外提高45.77%、155.71%、25.0%。2)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6年后,即可盈利,第10年可收回全部投资,并盈利2.2217×104元。3)年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浮尘日、尘卷风日、大风日等灾害性天气指标,林网内较林网外分别减少56.5%、56.8%、38.7%、63.9%、6.5%;年平均风速降低38.6%~63.2%。4)经鉴定,开发区有细菌7属10种、放线菌1属14种、真菌2属;荒漠区有细菌4属4种、放线菌1属8种、未见真菌。开发区1层(2~10cm)、2层(10~30cm)、3层(30~100cm)土壤的含盐量分别下降0.316%、0.136%、0.166%;pH值下降0.88。5)建立沙漠绿洲后,为野生动物和鸟类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至1994年增长率为100%~400%。6)社会经济年平均增长率(P)为462.19%;开发区人口承载力开发后较开发前增加了33.1倍;开发前人均年收入98元,开发后人均年收入1356.12元。

大青沟植物群落起源探讨*
郑元润
林业科学. 1998, 34(6):  22-28. 
摘要 ( 680 )   HTML ( 2 )   PDF (643KB) ( 5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古地质、古地理、古地貌、古土壤、古气候、古植被及现存植被与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的起源演化过程。采用相关系数方法、模糊聚类方法探讨了大青沟植物群落与相关植物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大幅度波动,使大青沟地区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退缩,仅残留于特殊的避难所;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与长白植物区系、内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是在长期气候条件影响下, 3个植物区系交互作用产生的残遗森林群落类型。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青杨(P.cathayana Rehd.)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苏晓华,张绮纹,郑先武,张香华,StephenHarrish
林业科学. 1998, 34(6):  29-37. 
摘要 ( 799 )   HTML ( 0 )   PDF (629KB) ( 6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在美洲黑杨(P.deltoides Marsh)×青杨(P.cathayana Rehd.)3代谱系中分析分子标记,构建出第1张美洲黑杨×青杨分子连锁图谱。共从30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9个适合引物,检测出可供构图的分离标记180个。该图谱由20个连锁群, 110个RAPD标记组成。总图距为覆盖基因组总长度的70.35%,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7.27cM.连锁群长度在37.1~189.8,相应标记分别在3~10。本图谱为杨树抗病、虫和其它性状基因定位提供了框架结构,为实现杨树分子遗传育种迈进了最重要的一步。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唐成万
. 1998, 34(6):  38-49. 
摘要 ( 696 )   PDF (746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邱德有,李如玉,李铃
林业科学. 1998, 34(6):  50-54. 
摘要 ( 688 )   HTML ( 2 )   PDF (5713KB) ( 5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江西的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福建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以及四川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的成熟胚为试验材料,成功地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这3种材料愈伤组织的最高诱导频率分别为95.7%、98.4%、 91.7%。细胞学和形态学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些愈伤组织能够产生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体细胞胚。上述3种植物材料每100块愈伤组织平均最多分别可产生127、91和33个体细胞胚。

叶蝉科四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
蔡平,陆庆光,DeLoachC.J,JohnsonJoye
林业科学. 1998, 34(6):  55-62. 
摘要 ( 1303 )   HTML ( 1 )   PDF (522KB) ( 6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北地区以及土库曼斯坦叶蝉科昆虫4新种:葛氏片角叶蝉Idiocerus kuohi Cai,新疆环茎叶蝉Circuli fer xinjiangensis Cai,柽柳大片叶蝉Megalopsius tamaricius Cai,褐尾柽柳叶蝉Tamaricella fuscula Cai,该4新种分别采自柽柳属植物、沙枣和盐生草上,它们以刺吸汁液的方式为害以上植物。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日本锤角叶蜂的研究*
杨友兰,武三安
林业科学. 1998, 34(6):  63-66. 
摘要 ( 714 )   HTML ( 0 )   PDF (272KB) ( 5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日本锤角叶蜂Cimbex japonica Kirby是近年来在中国山西中部出现的一种为害榆树的新害虫,曾造成了严重灾害。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做茧,在枯枝落叶或2 ~3 cm深疏松土中越冬。雌虫行孤雌生殖,单头产卵量50粒左右。成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幼虫为害榆树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防治关键时期一是4月中旬成虫羽化前,可于树冠下挖茧,集中烧毁;二是5月中旬幼虫孵化盛期,可喷功夫3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

从我国20种感病植物中扩增植原体16S rDNA片段及其RFLP分析
邱并生,李横虹,史春霖,金开璇
林业科学. 1998, 34(6):  67-74. 
摘要 ( 745 )   HTML ( 2 )   PDF (562KB) ( 7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收集了20种感染植原体的植物材料,从患病材料和相应健康植物组织中提取总DNA用作PCR模板,选择两对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植原体的16S rDNA片段,回收扩增产物,通过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分类。20种患病植物材料中的植原体有13种属于翠菊黄化种, 2种属于白腊树黄化种, 3种属于花生丛枝种, 2种属于三叶草丛生种。

中国海南岛的多孔菌资源及其生态研究
吴兴亮,郭建荣,李泰辉,沈亚恒,宋斌
林业科学. 1998, 34(6):  75-82. 
摘要 ( 678 )   HTML ( 1 )   PDF (650KB) ( 6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多孔菌312种,隶属13科, 54属。其中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15个,海南岛新纪录属24个,海南岛新纪录种162个。同时,对海南岛的多孔菌资源及其环境作了简要论述,分析得出多孔菌在不同的生态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是不同的。

人工林杨树木材性质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关系的研究*
鲍甫成,江泽慧,刘盛全
林业科学. 1998, 34(6):  83-92. 
摘要 ( 787 )   HTML ( 2 )   PDF (721KB) ( 5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 ×4m, 4m ×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 ×euramericana cv. I-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 deltoides cv. I-63/51)和69杨(P. deltoides cv. I- 69/55)]为对象,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72、63、69杨木材旋切和制胶合板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及较高的胶合强度。72、63、69杨单板厚度偏差与解剖性质中的纤维宽度、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纤维长度、胞壁厚度、壁腔比、腔径比、导管长和木射线比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单板背面裂隙率仅与胞腔直径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与其它解剖性质相关不显著;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解剖性质相关最密切,其中与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胞腔直径、胞壁厚度、壁腔比、导管长、导管弦向直径、微纤丝角、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木纤维比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72、63、96杨木材单板厚度偏差和单板背面裂隙率与木材化学性质(pH,酸、碱缓冲容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边材pH值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与心材pH值以及心、边材的pH均值达到0.01水平相关极显著,与木材的碱缓冲容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72、63、69杨木材单板厚度偏差和胶合强度与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关系不密切;单板背面裂隙率与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气干密度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

多元羧酸与木材酯化反应特征和交联反应参数
方桂珍,李坚,孔漫,上源澈,古野毅
林业科学. 1998, 34(6):  93-98. 
摘要 ( 735 )   HTML ( 0 )   PDF (396KB) ( 5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以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酯化剂,以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新型的、水溶的、无毒害、无污染、木材交联反应未采用过的非甲醛系试剂交联体系。本文采用FTIR和CP/MAS 13CNMR的光谱法确定了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与木材交联反应产物的形成特征和交联反应参数。

研究简报
741杨器官、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及生理学的研究
杜克久,郑均宝,徐振华,李际泉,王进茂
林业科学. 1998, 34(6):  99-104. 
摘要 ( 637 )   HTML ( 1 )   PDF (4562KB) ( 5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乌素沙地臭柏种子产量及更新的初步研究
王林和,张国盛,董智
林业科学. 1998, 34(6):  105-112. 
摘要 ( 560 )   HTML ( 3 )   PDF (7095KB) ( 4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林间试验
赵博光,吴如其,李小平
林业科学. 1998, 34(6):  113-117. 
摘要 ( 624 )   HTML ( 2 )   PDF (312KB) ( 5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