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蛾危害后诱导华北落叶松体内化学物质变化的研究
薛皎亮 谢映平 刘计权 王金胜 冀卫荣
林业科学. 2000, 36(4):
46-50.
doi:10.11707/j.1001-7488.20000409
摘要
(
724 )
HTML
PDF (143KB)
(
8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于1997~1998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和五台山林区,通过定点定期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 (鳞翅目,鞘蛾科) ,取食危害后,诱导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pis-rupprechtii Mayr.树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与抗虫性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后,能使树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表现出强烈的抗虫性。首先是树体内产生有毒次生代谢物如单宁和游离酚的变化。在鞘蛾幼虫暴食的5月份,单宁在针叶内从低含量迅速增加,形成第1个峰值。在中等受害区,这种增加幅度到鞘蛾取食后的6月份可以超过对照区。严重受害区单宁在前、中期略低于前2区,但持续增长时间更长。单宁在韧皮部内的含量在初期由高向低下降,说明它有可能是从枝条转向叶部,以补充抗性之急需。游离酚在鞘蛾危害后期才开始增加,中等受害区其含量最高,严重受害区和对照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其次,树体内保护酶系如过氧化物酶在受害区高于对照区,受害愈重,含量越高。第3类是树体营养物质如还原糖和Vc的含量在受害区显著低于对照区,造成害虫的营养成份改变和质量下降。这3方面因素参与了华北落叶松的化学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