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60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0-01-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红松种子快速催芽试验报告
李树仁 杨惠如
. 1960, 6(1):  1-7. 
摘要 ( 632 )   PDF (415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杉木开花结实及产量预测的研究
. 1960, 6(1):  8-13. 
摘要 ( 590 )   PDF (398KB)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河南省马尾松天然更新规律性的调查研究
张玉祥
. 1960, 6(1):  14-23. 
摘要 ( 599 )   PDF (730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河南省马尾松、杉木的分布与生长
刘元本 蒋建平 张玉祥
. 1960, 6(1):  24-43. 
摘要 ( 655 )   PDF (1370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西云南松林更新和主伐方式的研究初报
. 1960, 6(1):  44-54. 
摘要 ( 561 )   PDF (741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测树器的初步设计
成子纯
. 1960, 6(1):  55-62. 
摘要 ( 539 )   PDF (462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报
松小蠹发生基地调查和防治法研究初报
魏侯鉴
. 1960, 6(1):  63-69. 
摘要 ( 688 )   PDF (478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①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蠢在辽宁省内常常是同时发生于油松、赤松等林分中的。为方便起见,本调查把它们混在一起进行统计。②从为害的实例调查中,可以看出7林班的21和20小班的一部分幼松,被松小蠹集中侵害后,几乎已全部无成材希望,它们将被列为薪炭材砍伐并再行更新的对象,性质是严重的。③松小蠹的补充营养阶段,虽是分散到松梢部进行为害,而其繁殖阶段(仙人洞约在3月上旬至6月中旬)的虫口却极力集中,因此认为,这是予以彻底消灭的好机会。④通过本項调查,认为松小蠹并不是不能消灭的害虫,森林经营部门只要严格控制其发生基地,全面贯彻清理林场的操作规程,就完全有防止或彻底地消灭它们的可能。⑤根据仙人洞林场的调查,未见有松小蠹在繁殖阶段侵入活立木的树干部分产卵的,即使是极衰弱的活立木上也没有。(这点与有些文献的记载稍有出入,谨供参考。)⑥调查中发现郭公虫(Thanasimus formicarius L.)的活动极为活跃,曾于5月26日捕得一头雌虫,置培养皿内进行室内饲育,直到9月9日才死亡。共计产卵220粒;吃掉松小蠹254头,平均每天能吃2.4头,最多时一天能吃9头。是天敌中极有前途的一个虫种。⑦本文所列数字,均以新的侵入孔作为统计依据,在统计前也曾多次检查过坑道内的虫口数,故认为各項统计基本上是正确的。⑧本文所提及的防治措施,对老、幼松林均有分布,且正在或将进行抚育采伐和主伐的林场较为切用。但对于进行更新采伐的老林经营工作也可以供作参考。⑨对松小蠹的防治,除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来控制其发生基地外,初步认为以E-605、666、DDT 等药液或粉剂及ⅢA666烟剂来防治松小蠹是比较費人力和物力而且效果并不显著,最好避免采用。
栓皮栎分布的初步调查
魏林
. 1960, 6(1):  70-71. 
摘要 ( 574 )   PDF (129KB) ( 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角规测定株数
何智英
. 1960, 6(1):  72-74. 
摘要 ( 542 )   PDF (176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撑篙竹的三年生纤维长度的变化(摘要)
何天相 朱丽芳
. 1960, 6(1):  74-74. 
摘要 ( 615 )   PDF (80KB)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题讨论
简报
兴安落叶松原木浮力静水试验初报
楼玉梅
. 1960, 6(1):  333-336. 
摘要 ( 403 )   PDF (2503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