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宪, 梁军, 朱彦鹏, 胡瑞瑞, 程元, 张星耀. 赤松纯林不同松枯梢病病级针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 林业科学, 2020, 56(9): 51-57. |
[2] |
刘秀红,姜春前,徐睿,何潇,齐梦娟. 相容性单木生物量模型估计方法的比较——以青冈栎为例[J]. 林业科学, 2020, 56(9): 164-173. |
[3] |
钟莉,陈芸芝,汪小钦. 基于Landsat时序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J]. 林业科学, 2020, 56(5): 80-88. |
[4] |
刘昌霖,周国英,肖柏,刘君昂. 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20, 56(4): 109-120. |
[5] |
胡海清,罗碧珍,罗斯生,魏书精,王振师,李小川,刘菲.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20, 56(4): 160-169. |
[6] |
李林,魏识广,马姜明,叶万辉,练琚愉. 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对作用[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10. |
[7] |
刘辉,牟长城,吴彬,张悦,井立杰. 黑龙江帽儿山温带森林类型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1-25. |
[8] |
张晓红,张会儒,卢军,雷相东. 目标树抚育间伐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的初期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83-92. |
[9] |
王安宁, 黄秋娴, 李晓刚, 徐学华, 李玉灵. 冀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9): 130-141. |
[10] |
陈秀波, 朱德全, 赵晨晨, 张路路, 陈立新, 段文标.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9, 55(8): 106-117. |
[11] |
曹红雨,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媛媛, 任悦, 陈宇轩, 郭米山. 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8): 118-127. |
[12] |
杜一尘, 李明泽, 范文义, 王斌.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林火遥感数据估算森林年龄[J]. 林业科学, 2019, 55(6): 184-194. |
[13] |
朱嘉磊, 薄慧娟, 李璇, 文春燕, 王江, 聂立水, 田菊, 宋莲君. 不同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的长期水氮耦合效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5): 27-35. |
[14] |
刘海轩, 许丽娟, 吴鞠, 徐程扬. 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9, 55(4): 144-151. |
[15] |
何怀江, 张忠辉, 张春雨, 郝珉辉, 姚杰, 解蛰, 高海涛, 赵秀海. 采伐强度对东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