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遥, 易飞, 韩东花, 卢楠, 杨桂娟, 赵鲲, 王军辉, 麻文俊. 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生长与光合系统氮素利用及分配的差异分析[J]. 林业科学, 2019, 55(5): 55-64. |
[2] |
尹淑艳, 李波, 周成刚, 张卫光, 谢丽霞, 刘永杰. 基于28S rDNA分析板栗和杉木上针叶小爪螨物种分化原因[J]. 林业科学, 2019, 55(4): 122-128. |
[3] |
王好运, 吴峰, 朱小坤, 谢维斌. 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3): 183-192. |
[4] |
成敏敏, 陈柯伊, 朱雪玉, 王凯利, 周明兵, 杨海芸. 花叶矢竹复绿期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结构[J]. 林业科学, 2018, 54(4): 1-10. |
[5] |
李威, 杨德光, 牟尧, 杨自超, 王雪蓉, 刘彤彤, 李淑敏. 去遮荫后东北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光合特性对比[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79-185. |
[6] |
刘成功, 王明援, 刘宁, 丁昌俊, 顾炳国, 陈存, 宁坤, 苏晓华, 黄秦军.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33-41. |
[7] |
郭文霞, 赵志江, 郑娇, 李俊清. 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交互作用对油松幼苗光合和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4): 37-48. |
[8] |
尹吴, 孙伟博, 周燕, 诸葛强. 毛果杨Rubisco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林业科学, 2017, 53(4): 83-95. |
[9] |
徐沁怡, 王标, 赵建文, 吴建峰, 曹亦润, 杨先有, 夏国华, 王正加, 黄坚钦, 胡渊渊. 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J]. 林业科学, 2017, 53(1): 38-46. |
[10] |
张利, 徐向东, 王丽娟, 卢孟柱. 杨树蔗糖转运体基因PagSUT4的鉴定及功能分析[J]. 林业科学, 2016, 52(8): 21-28. |
[11] |
万盼, 熊兴政, 黄小辉, 邬静淳, 欧阳, 邓雪梅, 刘芸. 2种农药胁迫对油桐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7): 22-29. |
[12] |
俞飞, 宋琦, 刘美华, 董莲春, 伊力塔. 模拟酸雨不同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5): 92-100. |
[13] |
万晓, 刘秀梅, 王华田, 王渌, 王迎, 仲凤维. 高矿化度灌溉水磁化处理对绒毛白蜡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2): 120-126. |
[14] |
李清雪, 兰岚, 贾志清, 刘涛, 冯莉莉, 何凌仙子, 李虹. 4种锦鸡儿属植物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6, 52(10): 31-37. |
[15] |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张馨方. 修剪省工板栗新品种‘替码明珠’[J]. 林业科学, 2016, 52(10): 168-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