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万盼,刘文桢,刘瑞红,王鹏,王宏翔,惠刚盈. 结构化经营对栎松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4): 35-45. | 
																																																																																																																																																
																					| [2] | 武承旭,刘福,孔祥波,张苏芳,张真. 云南松3种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竞争共存的时空生态位[J]. 林业科学, 2020, 56(3): 90-99. | 
																																																																																																																																																
																					| [3] | 段光爽,王秋燕,宋新宇,张会儒,符利勇. 竞争环境下红松单木树高与胸径的相对生长关系[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05-112. | 
																																																																																																																																																
																					| [4] | 张雄清, 王翰琛, 鲁乐乐, 陈传松, 段爱国, 张建国. 杉木单木枯损率与初植密度、竞争和气候因子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19, 55(3): 72-78. | 
																																																																																																																																																
																					| [5] | 何怀江, 张忠辉, 张春雨, 郝珉辉, 姚杰, 解蛰, 高海涛, 赵秀海. 采伐强度对东北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12. | 
																																																																																																																																																
																					| [6] | 陈金磊, 方晰, 辜翔, 李雷达, 刘兆丹, 王留芳, 张仕吉. 中亚热带2种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59-172. | 
																																																																																																																																																
																					| [7] | 王金池,黄清麟,马志波,黄如楚,郑群瑞. 永安市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与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19-26. | 
																																																																																																																																																
																					| [8] | 王冬至, 张冬燕, 李永宁, 张志东, 李大勇, 黄选瑞. 基于贝叶斯法的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混合效应模型[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85-94. | 
																																																																																																																																																
																					| [9] | 孟令君,张春雨,姚杰,赵秀海.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存活对密度和生境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11): 172-180. | 
																																																																																																																																																
																					| [10] | 刘丹, 李玉堂, 洪玲霞, 国红, 谢阳生, 张卓立, 雷相东, 唐守正.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吉林省主要天然林潜在分布适宜性[J]. 林业科学, 2018, 54(7): 1-15. | 
																																																																																																																																																
																					| [11] | 姚良锦, 姚兰, 易咏梅, 艾训儒, 冯广, 刘峻城, 陈斯, 黄伟, 丁易, 臧润国.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的空间格局[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1-11. | 
																																																																																																																																																
																					| [12] | 雷相东, 符利勇, 李海奎, 李玉堂, 唐守正.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116-126. | 
																																																																																																																																																
																					| [13] | 姚兰, 艾训儒,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7, 53(2): 10-18. | 
																																																																																																																																																
																					| [14] | 冯广, 艾训儒, 姚兰, 刘峻城, 黄永涛, 林勇.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自然恢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 2016, 52(8): 1-9. | 
																																																																																																																																																
																					| [15] | 惠刚盈, 张弓乔, 赵中华, 胡艳波, 刘文桢, 张宋智, 白超. 天然混交林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J]. 林业科学, 2016, 52(5):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