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沈乐, 徐建民, 李光友, 陆钊华, 杨雪艳, 朱映安, 胡杨, 宋佩宁, 郭文仲. 尾叶桉与巨桉杂种F1代生长性状遗传分析[J]. 林业科学, 2019, 55(7): 68-76. | 
																																																																																																																																																
																					| [2] | 于姣妲, 夏丽丹, 殷丹阳, 周垂帆. 磷素对杉木幼苗耐铝性的影响机制[J]. 林业科学, 2018, 54(5): 36-47. | 
																																																																																																																																																
																					| [3] | 许时星, 郜海燕, 陈杭君, 韩强. 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9): 26-34. | 
																																																																																																																																																
																					| [4] | 张鹏, 赵彤彤, 李明月, 吴灵东, 沈海龙. 氯化钙、ABA和蔗糖预处理对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低温脱水萌发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7): 54-61. | 
																																																																																																																																																
																					| [5] | 张帅楠, 栾启福, 姜景民.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湿地松生长及材性性状遗传变异分析[J]. 林业科学, 2017, 53(6): 30-36. | 
																																																																																																																																																
																					| [6] | 张鹏, 宋博洋, 吴灵东, 沈海龙. 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对不同脱水条件的萌发和生理响应[J]. 林业科学, 2017, 53(3): 60-67. | 
																																																																																																																																																
																					| [7] | 俞飞, 宋琦, 刘美华, 董莲春, 伊力塔. 模拟酸雨不同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5): 92-100. | 
																																																																																																																																																
																					| [8] | 王艳芳, 潘凤兵, 张先富, 王鹏, 陈学森, 沈向, 毛志泉. 土壤中不同酚酸类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 51(2): 52-59. | 
																																																																																																																																																
																					| [9] | 柴宇博, 孙柏玲, 刘君良, 秦特夫, 储富祥. 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乙酰化木材的增重率[J]. 林业科学, 2014, 50(9): 124-128. | 
																																																																																																																																																
																					| [10] | 周瑞莲, 解卫海, 侯玉平, 王艳芳, 黄清荣. 东北沙地7种植物高温时段的生理适应对策[J]. 林业科学, 2014, 50(6): 74-81. | 
																																																																																																																																																
																					| [11] | 赵云龙, 陈训, 李朝婵. 糙叶杜鹃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分析[J]. 林业科学, 2013, 49(6): 45-51. | 
																																																																																																																																																
																					| [12] | 周芙蓉, 王进鑫, 杨楠, 张青, 邹朋. 干旱和铅交互作用对侧柏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6): 172-177. | 
																																																																																																																																																
																					| [13] | 崔凯;张建国;李昆;廖声熙;孙永玉. 山合欢种子超干燥贮藏的生理生化效应[J]. 林业科学, 2012, 48(3): 17-24. | 
																																																																																																																																																
																					| [14] | 徐华潮;骆有庆;张琴. 松材线虫自然侵染对黑松、马尾松针叶含水量、色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2, 48(11): 140-143. | 
																																																																																																																																																
																					| [15] | 魏晓雪;于景华;李德文;佟璐;庞海河;祖元刚. UV-B辐射增强对红松幼苗针叶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1, 47(5): 5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