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令智, 满秀玲, 肖瑞晗, 蔡体久. 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78-186. |
[2] |
李一凡, 王玉杰, 王彬, 李通. 西南酸雨区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6): 1-12. |
[3] |
巫志龙, 周成军, 周新年, 刘富万, 朱奇雄, 黄金湧, 陈文. 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J]. 林业科学, 2019, 55(6): 142-149. |
[4] |
刘宝, 王民煌, 余再鹏, 林思祖, 林开敏. 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4): 1-12. |
[5] |
刘鹏, 贾昕, 杨强, 查天山, 王奔, 马景永. 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J]. 林业科学, 2018, 54(5): 10-17. |
[6] |
胡宗达, 刘世荣, 胡璟, 刘兴良, 余昊, 李登峰, 何飞. 川西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火烧迹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8-29. |
[7] |
赵凤君, 王秋华, 舒立福, 杨丽君, 刘柯珍. 大兴安岭针叶可燃物的热值和燃点与其超临界萃取物含量的相关性[J]. 林业科学, 2016, 52(4): 68-74. |
[8] |
朱玉杰, 董希斌. 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经营效果评价[J]. 林业科学, 2016, 52(12): 29-38. |
[9] |
李伟, 刘小飞, 陈光水, 赵本嘉, 邱曦, 杨玉盛. 凋落物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11): 11-18. |
[10] |
宋启亮, 董希斌. 大兴安岭低质阔叶混交林不同改造模式综合评价[J]. 林业科学, 2014, 50(9): 18-25. |
[11] |
余再鹏, 黄志群, 王民煌, 胡振宏, 万晓华, 刘瑞强, 郑璐嘉. 亚热带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J]. 林业科学, 2014, 50(8): 7-14. |
[12] |
宋启亮, 董希斌. 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低质林群落稳定性的综合评价[J]. 林业科学, 2014, 50(6): 10-17. |
[13] |
赵娜, 孟平, 张劲松, 陆森, 程志庆.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比较[J]. 林业科学, 2014, 50(2): 1-7. |
[14] |
韩海燕, 张涛, 王鹏程, 雷静品,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3种林分类型土壤呼吸特征[J]. 林业科学, 2014, 50(11): 182-187. |
[15] |
孙素琪,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李云霞, 于雷, 胡波, 刘婕.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4, 50(1):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