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玉洁,李春友,武鹏飞,尹昌君,马长明. 基于实测白榆蒸腾速率校正计算液流速率的Granier原始公式[J]. 林业科学, 2020, 56(6): 179-185. |
[2] |
孔喆,陈胜楠,律江,陈立欣,张志强. 欧美杨单株液流昼夜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科学, 2020, 56(3): 8-20. |
[3] |
徐有明,周彩霞,林汉,陶吉云,张菊花.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45-153. |
[4] |
张雷, 孙鹏森, 刘世荣. 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生长季蒸腾特征[J]. 林业科学, 2020, 56(1): 1-9. |
[5] |
党宏忠, 冯金超, 韩辉. 沙地樟子松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差异特征[J]. 林业科学, 2020, 56(1): 29-37. |
[6] |
辛福梅, 闫小莉, 张长耀, 贾黎明. 西藏拉萨河谷区藏川杨和北京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2): 22-32. |
[7] |
陈志成, 姜丽娜, 冯锦霞, 万贤崇.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测定技术的争议与进展[J]. 林业科学, 2018, 54(5): 143-151. |
[8] |
胡兴波, 芦新建, 于洋, 贺康宁. 基于热扩散法的青海云杉冠层导度模拟[J]. 林业科学, 2018, 54(3): 8-18. |
[9] |
赵奋成, 郭文冰, 钟岁英, 邓乐平, 吴惠姗, 林昌明, 廖仿炎, 谭志强, 李义良. 基于针刺仪测定技术的湿地松木材密度间接选择效果[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172-179. |
[10] |
王艳兵, 王彦辉, 熊伟, 姚依强, 张桐, 李振华.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及主要影响因子的坡位差异[J]. 林业科学, 2017, 53(6): 10-20. |
[11] |
张帅楠, 栾启福, 姜景民.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湿地松生长及材性性状遗传变异分析[J]. 林业科学, 2017, 53(6): 30-36. |
[12] |
夏江宝, 张淑勇, 朱丽平, 赵自国, 赵艳云. 贝壳堤岛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J]. 林业科学, 2014, 50(10): 24-32. |
[13] |
彭小平, 樊军, 米美霞, 薛智德.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差异[J]. 林业科学, 2013, 49(9): 38-45. |
[14] |
杨予静;李昌晓;张晔;崔云风. 水淹-干旱交替胁迫对湿地松幼苗盆栽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J]. , 2013, 49(2): 61-71. |
[15] |
柏新富;卜庆梅;谭永芹;朱建军. 植物4种水势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可靠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2, 48(12): 128-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