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64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64-07-01
论文及研究报告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动态的研究
萧刚柔 严静君 徐崇华 丁道模 沈光普 黄傅威
. 1964, 10(3):  201-220. 
摘要 ( 739 )   PDF (1288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就马尾松毛虫发生动态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了解其一定规律,而为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种害虫发生时期虽因地而异,但在同一地区,其各虫态各年中发生期的变幅,并不算大。根据发生危害情况,可将本种害虫发生地区分为三类,即(1)深山安全地区,(2)浅山偶发地区,及(3)丘陵猖獗地区。把发生地区按照这一情况划分,对防治本种害虫,颇有实际意义。本种害虫种群数量季节变动,有其一定规律性。一年中第四龄幼虫发生数量以第一代最多,第二代次之,越冬代最少。各世代数量的多少,对于其下一代数量的变动,并无显明的相关性存在,下一代数量多少,主要以其1一3龄幼虫死亡率大小为转移,死亡率小,下一代数量多,反之则少,由此可知当代第四龄幼虫数量是决定各该代数量多少的比较可靠的依据。越冬代数量多少,对于次年春季越冬代大发生有决定性作用,因一般越冬死亡率不大。预测发生数量,对上述事实,必须加以重视。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食料及天敌,而以气候影响范围较大,食料及天敌则只有在局部地区起作用。
毛白杨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原菌形态的观察
葛广霈 景耀 谌谟美 时全昌
. 1964, 10(3):  221-232. 
摘要 ( 768 )   PDF (810KB)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白杨锈病对于毛白杨苗木和幼树生长是极不利的。这种病害在我国尚系初次发现。病原菌以菌丝状态在寄主冬芽或嫩梢中越冬,春季3、4月间冬芽开展时即在嫩叶上出现夏孢子堆,成为初灰侵染的主要来源。4月下旬—5月上旬是病害的大暴发期,6月底—7月初达到高峰,并持续到9月底。接种在叶背面绒毛上者,予以大气饱和湿度,在19.8—23.6℃中,1—2天即萌发;但接种在叶面者极少萌发。潜育期在日平均温度14.2—19℃中(变温范围15.6—23℃)为时4—4.5天。病害流行期中,月平均温度为18.2—26.8℃,相对湿度低达48.1%时仍不受影响。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面原来生夏孢子堆处的外围或附近处,隆起作馒头状,其上复有寄主的表皮组织。各孢子为棱柱状,顶端略平而圆,无棱角,上宽下窄,淡褐色,37.5—50×7.5—10微米大小,壁厚2微米,表面平滑。根据冬孢子形态,病原菌暂定名为Melampsora rostrupii Wagner。
射频下木材的介电性质
李先泽
. 1964, 10(3):  233-245. 
摘要 ( 687 )   PDF (745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测量了16种木材射频下的介电常数及损失角的正切,其中仅对泡桐、鱼鳞云杉、白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在低含水率(3%以下)下,观察到上述3种木材的介电常数,随着频率而缓慢地变化;损失角的正切,随着频率增高而逐渐增大,至某一频率后,又渐减小。电导率的对数与频率的对数成直线。所测量的全部木材在绝干状态时,其介电常数与密度的关系,符合Clausius-Mosotti 关系:含水率越高,介电值越大;纵向介电值高于径、弦向,径向和弦向的则大致相同。文中讨论了这些结果。
小叶杨播种量和播种行宽度的研究
孙时轩
. 1964, 10(3):  246-252. 
摘要 ( 552 )   PDF (561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麻黄菌根与菌根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谢卿楣 施天锡
. 1964, 10(3):  252-256. 
摘要 ( 547 )   PDF (344KB)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杨根系特性与形态的初步研究
宋朝枢 方奇 邓明全
. 1964, 10(3):  256-263. 
摘要 ( 599 )   PDF (574KB)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慈竹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讽吾 易同培
. 1964, 10(3):  264-268. 
摘要 ( 594 )   PDF (403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Walker)的初步观察
沈集增
. 1964, 10(3):  272-274. 
摘要 ( 581 )   PDF (249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题讨论
关于营林投资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的商榷
许伍权 陈达平
. 1964, 10(3):  274-278. 
摘要 ( 557 )   PDF (466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