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科学,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4-03-25
论文及研究报告
日本落叶松插穗生根力的变异和选择效应
马常耕 王笑山 王建华 王有才
. 1994, 30(2):  97-103. 
摘要 ( 816 )   PDF (496KB) ( 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12个6.5年生半同胞家系和2个10.5年生杂种群体的140个单株的半木质化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装置条件下扦插,研究了生根率,每穗生根数目,最长根的长度,当年插条苗高和根系分布状态(偏向一侧或环基均匀分布)的家系内变异程度,各生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关系,遗传力及方差分量等。看到参试14个家系间各生根性状差异显著,但家系内无性系间的差异比家系间更大,由于生根率与其它生根性状相关很强,可把生根率做为主导选择标准。
滇西南地区龙竹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张伏全 魏汗功 陈远材
. 1994, 30(2):  104-110. 
摘要 ( 732 )   PDF (408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数量化模型Ⅰ的原理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滇西南地区龙竹的立地质量,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对龙竹人工林的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大型丛生竹样地调查的一种方法。
毛白杨VA菌根与外生菌根关系的研究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 1994, 30(2):  111-116. 
摘要 ( 716 )   PDF (375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定期从毛白杨扦插育苗地控取根样,并从中原地区的毛白杨人工林地采集细根(直径小于2mm)根样,观察统计VA菌根、外生菌根、混合菌根以及未受菌根菌侵染的1cm长根段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在苗木的菌根侵染初期,VA菌根菌的侵染势较强,但优势很快被外生菌根菌取代,两种菌根菌间的负交互作用随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造林地种类和土壤的pH值对毛白杨两种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有制约作用。在强碱性砂土地上,VA菌根的感染率大于中性森林土壤中的VA菌根感染率,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
中国八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
戴莲韵 王学聘 杨光滢 张万儒
. 1994, 30(2):  117-123. 
摘要 ( 743 )   PDF (738KB) ( 6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大兴安岭根河潮查、带岭、千佛山、崂山、黄山、紫金山、武夷山和西双版纳八个自然保护区采集到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129个,从中分离出大量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研究表明:不同立地带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及占所分离芽孢杆菌的分离率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与土壤含水量、pH、单一养分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我们还对所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六种有害昆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四川华枝螩属一新种(竹节虫目:枝螩科)
陈树椿 何允恒
. 1994, 30(2):  124-125. 
摘要 ( 696 )   PDF (104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记述采自四川省华枝属(Sinophasma Gunther)的一新种──曲腹华枝。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
国产主要阔叶树材导管和纤维瘤状层的电镜观察和研究
姜笑梅 张立非 周崟
. 1994, 30(2):  126-133. 
摘要 ( 740 )   PDF (1542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我国182种(48科135属)阔叶树材导管和纤维壁的内表面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中50种(隶17科32属)有瘤状层存在,其余不见或罕见。就这50种木材的瘤状层有无及其形态和分布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探讨。并对2种木材的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认为瘤状物与次生壁的电子密度不同,说明两者化学成分不同。此外,还讨论了瘤状层的分布与穿孔板类型和在生长轮中的位置关系。未发现瘤状层的出现和木质部进化趋势有明显的相关。
15种阔叶树材中切削厚度、刀具前角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阻力的影响
管宁
. 1994, 30(2):  134-139. 
摘要 ( 756 )   PDF (316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种阔叶树材切削厚度、刀具前角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叶树材不同树种中此三因素对切削阻力影响的规律,在阔叶树材中有相似表现。在气干到充分吸湿阶段中,含水率对切削阻力影响的趋势在针叶材和阔叶材中有所不同。
热处理对桉材皱缩的作用
刘元
. 1994, 30(2):  140-144. 
摘要 ( 743 )   PDF (369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枝桉、细叶桉、赤桉采用恒温调温干燥法测绘含水率-收缩曲线,探求热处理对改善桉材皱缩的效果。结果多枝桉、细叶桉是否热处理均具典型的“皱缩”型含水率-收缩曲线,但热处理材少有“二段”皱缩,“肩点”处收缩率和全收缩率比未热处理材小,处理效果明显;赤桉则无区别。同时,论述了“皱缩”型曲线出现“肩点”的必然性;提出了“二阶段”皱缩理论;并对寺[1]等的“导管二次皱缩”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区分松材线虫病材与健康材的研究
尤纪雪 宋桢 何文龙 王玉嬿 宋玉双
. 1994, 30(2):  145-150. 
摘要 ( 762 )   PDF (393KB) ( 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病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健康材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苯醇抽出物和乙醚抽出物含量却显著减少。病材乙醚抽出物含量的明显减少是松材遭受松材线虫侵袭的特征之一。在乙醚抽出物的组成上病材和健康材也存在差别,此外两者的pH值也不相同,因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加以区分。
综合评论
思茅松研究现状的探讨
吴兆录
. 1994, 30(2):  151-157. 
摘要 ( 780 )   PDF (552KB) ( 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区系地理、生物特性、生态特点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思茅松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认为思茅松是个重要的森林树种、在起源及分布上都与云南松和卡西亚松有联系,从理论到生产实践,都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问题讨论
拖拉机对集材道土壤及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赵秀海 范秀华 张伟森
. 1994, 30(2):  158-165. 
摘要 ( 724 )   PDF (436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集材道土壤受拖拉机反复走行作用产生地表轧乱和土壤压实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和腐殖质丧失,这对更新苗木的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测定,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拖拉机集材时集材道上土壤硬度、孔隙度的变化及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在履带式拖拉机集材道上,土壤的硬度、孔隙度都比轮式拖拉机集材道上的大。与土壤硬度相比,孔隙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更大些。从而得出了就苗木高生长而言,履带式拖拉机比轮式拖拉机的损害要小。
研究简报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
杨敏生 康明 刘艳枝
. 1994, 30(2):  166-169. 
摘要 ( 681 )   PDF (272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
陈竑竣 李传涵
. 1994, 30(2):  170-175. 
摘要 ( 708 )   PDF (406KB) ( 7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杨枯枝落叶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向东
. 1994, 30(2):  176-180. 
摘要 ( 692 )   PDF (293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济南千佛山侧柏林生长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刘来福 马军英 尤作亮
. 1994, 30(2):  181-187. 
摘要 ( 712 )   PDF (431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柳牡蛎蚧的研究
姬兰柱 杨金宽 邵玉华
. 1994, 30(2):  188-192. 
摘要 ( 782 )   PDF (288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