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祥, 王海晖, 陶骏骏, 盛昌栋. 林火蔓延过程中辐射换热和点燃特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9, 55(3): 97-105. |
[2] |
尹赛男, 舒立福, 张大明, 单延龙, 杜帅, 唐抒圆, 张鑫瑶, 张志文. 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数据特征分析[J]. 林业科学, 2018, 54(7): 165-172. |
[3] |
杨伟, 姜晓丽. 森林火灾火烧迹地遥感信息提取及应用[J]. 林业科学, 2018, 54(5): 135-142. |
[4] |
祖笑锋, 覃先林, 李增元, 孙桂芬, 刘树超. 基于幂律分布的森林燃烧生物量卫星遥感估测方法[J]. 林业科学, 2017, 53(10): 90-99. |
[5] |
张晨, 牛树奎, 陈锋, 邵潇, 王欢. 基于GIS的景观格局对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7): 96-103. |
[6] |
张德成, 陈绍志, 白冬艳. 森林火灾保险纯费率厘定模型及实证分析[J]. 林业科学, 2016, 52(7): 129-137. |
[7] |
苏立娟, 何友均, 陈绍志. 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 51(1): 88-96. |
[8] |
田晓瑞;舒立福;赵凤君;王明玉.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条件分析[J]. 林业科学, 2012, 48(7): 98-103. |
[9] |
张冬有;邓欧;李亦秋;李桂君;冯仲科. 黑龙江省1980—2005年森林火灾时空特征[J]. 林业科学, 2012, 48(2): 175-179. |
[10] |
胡海清;魏书精;孙龙. 大兴安岭呼中区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的计量估算[J]. 林业科学, 2012, 48(10): 109-119. |
[11] |
郑伟;李亚君;刘诚;王萌.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过火区面积估算方法[J]. 林业科学, 2011, 47(8): 192-195. |
[12] |
肖云丹;鞠洪波;张雄清;纪平. 黔南地区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之间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11, 47(10): 128-133. |
[13] |
梅志雄;徐颂军 王佳. 基于DRNN和ARIMA模型的森林火灾面积时空综合预测方法[J]. 林业科学, 2009, 12(8): 101-107. |
[14] |
杨广斌;唐小明 宁晋杰 于丹洋. 北京市1986—2006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J]. 林业科学, 2009, 12(7): 90-95. |
[15] |
单延龙 张姣. 吉林省1969—2004年森林火灾释放碳量的估算[J]. 林业科学, 2009, 12(7): 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