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黎铭, 张会兰, 孟铖铖, 杨文涛, 田琰琰. 皇甫川流域2000—2015年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8): 36-44. |
[2] |
刘自强, 余新晓, 贾国栋, 李瀚之, 路伟伟, 侯贵荣. 北京山区侧柏利用水分来源对降水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7): 16-23. |
[3] |
路伟伟, 余新晓, 贾国栋, 李瀚之, 刘自强. 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3): 1-7. |
[4] |
白雪, 范泽鑫.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水青树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3): 161-167. |
[5] |
马迎宾, 张蓓蓓, 徐庆, 高德强, 王婷, 隋明浈, 黄雅茹. 绍兴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氘同位素对降水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11-19. |
[6] |
高德强, 徐庆, 张蓓蓓, 陈婕, 刘世荣. 降水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氘特征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4): 1-8. |
[7] |
张蓓蓓, 徐庆, 姜春武. 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J]. 林业科学, 2017, 53(12): 20-29. |
[8] |
王石言, 王力, 韩雪, 张林森. 黄土塬区盛果期苹果园的蒸散特征[J]. 林业科学, 2016, 52(1): 128-135. |
[9] |
左舒翟, 任引, 王效科, 张小全, 罗云建. 中国杉木林生物量估算参数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 2014, 50(11): 1-12. |
[10] |
王水良, 王平, 许建华. 酸沉降胁迫对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苗耐酸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7): 158-162. |
[11] |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漓江上游森林小流域径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 2013, 49(6): 149-153. |
[12] |
赵雨森 辛 颖 曾凡锁. 阿什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在水分传输过程中对水质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08, 44(6): 5-9. |
[13] |
王延平 杨荣惠 张海 白光明 常善岗. 黄土高原杏、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J]. 林业科学, 2008, 44(2): 85-92. |
[14] |
宋云民;刘致远 周泽福 党宏忠 刘绍民. 毛乌素沙地降水、蒸散时间分布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的意义[J]. 林业科学, 2006, 42(05): 6-10. |
[15] |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蒋有绪 崔军. 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降水分配过程的氢稳定同位素特征[J]. 林业科学, 2005, 41(4): 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