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玉成, 宋明亮, 马岩, 杨春梅, 张佳微, 邓英健, 蒋婷. 太阳能储能地板设计及传热模型仿真分析[J]. 林业科学, 2018, 54(11): 149-157. |
[2] |
冯琦雅, 陈超凡, 覃林, 何亚婷, 王鹏, 段艺璇, 王雅菲, 何友均. 不同经营模式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1): 12-21. |
[3] |
陈琳, 曾杰, 贾宏炎, 蒙彩兰, 黎明. 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对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3): 76-83. |
[4] |
刘伟玮, 刘某承, 李文华, 曾凡顺, 曲艺. 落叶松-人参复合系统的植物多样性和碳储量特征[J]. 林业科学, 2016, 52(9): 124-132. |
[5] |
范垚城, 覃林, 王雅菲, 邹慧, 谭玲, 何友均. 东北天然次生林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与功能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6, 52(7): 68-77. |
[6] |
吴恒, 党坤良, 田相林, 孙帅超, 陈书军, 赵鹏祥, 曹田健.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J]. 林业科学, 2015, 51(4): 78-88. |
[7] |
张明霞, 王得祥, 康冰, 张岗岗, 刘璞, 杜焰玲, 于飞. 秦岭华山松天然次生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J]. 林业科学, 2015, 51(1): 12-21. |
[8] |
戎建涛, 何友均.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碳贮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4, 50(9): 26-35. |
[9] |
李胜蓝, 方晰, 项文化, 孙伟军, 张仕吉. 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J]. 林业科学, 2014, 50(5): 8-16. |
[10] |
李婷婷, 陆元昌, 庞丽峰, 张显强, 王霞, 刘宪钊, 姜俊.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J]. 林业科学, 2014, 50(5): 90-100. |
[11] |
张瑜, 贾黎明, 郑聪慧, 张西. 秦岭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J]. 林业科学, 2014, 50(4): 47-54. |
[12] |
张茂震, 王广兴, 葛宏立, 徐丽华. 基于空间仿真的仙居县森林碳分布估算[J]. 林业科学, 2014, 50(11): 13-22. |
[13] |
梁星云;何友均;张谱;戎建涛;覃林;李智勇. 不同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植物 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3): 93-102. |
[14] |
郑聪慧;贾黎明;段劼;魏松坡;孙操稳;贾振虎;卢福顺;王志勇;崔向东. 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J]. , 2013, 49(2): 79-85. |
[15] |
杨旭, 杨志玲, 雷虓, 陈慧, 麦静. 濒危植物凹叶厚朴幼苗更新及环境解释[J]. 林业科学, 2013, 49(12): 3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