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金磊, 方晰, 辜翔, 李雷达, 刘兆丹, 王留芳, 张仕吉. 中亚热带2种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59-172. |
[2] |
李楠, 姜明, 田雪, 金光泽.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轮虫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 林业科学, 2019, 55(1): 47-55. |
[3] |
杨安娜, 陆云峰, 张俊红, 吴家森, 徐金良, 童再康.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J]. 林业科学, 2019, 55(1): 119-127. |
[4] |
陆梅, 田昆, 孙向阳, 任玉连, 王行, 彭淑娴. 纳帕海典型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积水条件和干湿季节变化[J]. 林业科学, 2018, 54(2): 98-109. |
[5] |
姜文虎, 张德健, 刘军侠, 李超丽, 路战远, 杨敏生. 转Bt基因和非转基因杨树-棉花复合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比较分析[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73-79. |
[6] |
贺同鑫, 孙建飞, 李艳鹏, 俞有志, 胡宝清, 王清奎. 环割对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6): 77-84. |
[7] |
乔沙沙, 周永娜, 刘晋仙, 景炬辉, 贾彤, 李毳, 杨欣, 柴宝峰. 关帝山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J]. 林业科学, 2017, 53(2): 89-99. |
[8] |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吴亚楠.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改造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1): 70-81. |
[9] |
游诗雪, 张超, 库伟鹏, 朱弘, 赵明水, 余树全. 1996-201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群落动态[J]. 林业科学, 2016, 52(10): 1-9. |
[10] |
姚兰, 艾训儒, 吕世安, 冯广, 刘峻城, 黄永涛. 湖北星斗山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类型、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J]. 林业科学, 2015, 51(11): 1-7. |
[11] |
张茜, 周国英, 董文统, 杨蕾, 吴毅. 降香黄檀人工林群落结构对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 51(11): 121-127. |
[12] |
张静, 马玲, 顾伟, 陈旭日, 马伟, 张曼胤. 扎龙湿地草甸土壤昆虫群落结构特征[J]. 林业科学, 2014, 50(7): 90-98. |
[13] |
吴则焰, 林文雄, 陈志芳, 刘金福, 方长旬, 张志兴, 吴林坤, 陈婷.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J]. 林业科学, 2014, 50(7): 105-112. |
[14] |
薛会英, 罗大庆. 藏东南冷杉林采伐迹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J]. 林业科学, 2013, 49(6): 107-114. |
[15] |
何友均;梁星云;覃林;李智勇;谭玲;邵梅香. 南亚热带马尾松红椎人工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基于自然的森林经营[J]. 林业科学, 2013, 49(4): 2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