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翟浩, 王金政, 薛晓敏, 王来平, 陈汝, 聂佩显, 张勇. 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鳞翅目:卷蛾科)发生动态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11-118. | 
																																																																																																																																																
																					| [2] | 谢芳婷, 朱述斌, 康小兰, 杜娟, 刘小进. 集体林地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地经营投入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J]. 林业科学, 2019, 55(6): 122-132. | 
																																																																																																																																																
																					| [3] | 周彬, 雷凤瑶, 虞虎, 张亦弛.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J]. 林业科学, 2019, 55(5): 163-168. | 
																																																																																																																																																
																					| [4] | 冯海英, 冯仲科. 基于MODIS LST产品的山东省森林调节温度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新方法[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0-17. | 
																																																																																																																																																
																					| [5] | 倪飞, 励文豪, 林二培, 童再康, 黄华宏. 光皮桦MY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和调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70-81. | 
																																																																																																																																																
																					| [6] | 田静, 邢艳秋, 姚松涛, 曾旭婧, 焦义涛.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森林类型分类比较[J]. 林业科学, 2017, 53(2): 26-34. | 
																																																																																																																																																
																					| [7] | 王志强, 徐欢欢, 徐伟义, 林剑, 刘贤赵, 李振国, 朱佳文. 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空间分布动态的点模式分析[J]. 林业科学, 2017, 53(10): 168-174. | 
																																																																																																																																																
																					| [8] |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吴亚楠.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改造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1): 70-81. | 
																																																																																																																																																
																					| [9] | 范垚城, 覃林, 王雅菲, 邹慧, 谭玲, 何友均. 东北天然次生林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与功能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6, 52(7): 68-77. | 
																																																																																																																																																
																					| [10] | 马云波, 牛聪傑, 许中旗. 人工与自然植被恢复下尾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时空变化[J]. 林业科学, 2016, 52(6): 93-100. | 
																																																																																																																																																
																					| [11] | 杨建明, 余雅玲, 游丽兰.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细分--基于游憩动机的因子-聚类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 51(9): 106-116. | 
																																																																																																																																																
																					| [12] | 陈昊, 谭晓风. 基于油脂合成期油桐种仁转录组数据的α-亚麻酸代谢途径解析[J]. 林业科学, 2015, 51(3): 41-48. | 
																																																																																																																																																
																					| [13] | 宋启亮, 董希斌. 大兴安岭低质阔叶混交林不同改造模式综合评价[J]. 林业科学, 2014, 50(9): 18-25. | 
																																																																																																																																																
																					| [14] | 戎建涛, 何友均.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碳贮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4, 50(9): 26-35. | 
																																																																																																																																																
																					| [15] | 廖文梅.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基于13个省(区)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J]. 林业科学, 2014, 50(8): 13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