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杰, 张春雨, 赵秀海. 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联性[J]. 林业科学, 2018, 54(8): 23-31. |
[2] |
李亚峰, 修毅, 杨元直, 李晓彤, 郭庆启. 超临界CO2萃取红松松针甾醇的动力学和热力学[J]. 林业科学, 2018, 54(4): 128-133. |
[3] |
刘生冬, 孟昕, 孟庆繁, 李燕, 赵红蕊, 高文韬. 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分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10-118. |
[4] |
何凌仙子, 贾志清, 刘涛, 李清雪, 张友焱, 石坤, 冯莉莉, 杨凯悦, 赵雪彬. 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细根分解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62-169. |
[5] |
吴鞠, 陈瑜, 刘海轩, 许丽娟, 金桂香, 徐程扬. 林分密度及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木形态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12-21. |
[6] |
冯宜明, 李毅,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陈学龙. 甘肃南部不同密度云杉人工幼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20-30. |
[7] |
刘生冬, 孟昕, 孟庆繁, 韩云鹤, 李燕, 赵红蕊. 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中甲虫(鞘翅目)群落时间动态分析[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80-88. |
[8] |
文书生, 何绒绒, 郑佳康, 田如男.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143-155. |
[9] |
张玲, 张东来, 毛子军.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特征[J]. 林业科学, 2017, 53(9): 11-17. |
[10] |
王立祥, 刘晓博, 任利利, 石娟, 骆有庆. 松树蜂入侵的混交林中针叶树种内生真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7, 53(9): 81-89. |
[11] |
姚兰, 艾训儒,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7, 53(2): 10-18. |
[12] |
涂洁, 樊后保, 王勇刚, 李志鹏. 各径级马尾松树干CO2释放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J]. 林业科学, 2017, 53(10): 154-159. |
[13] |
滕江南, 黄张婷, 项婷婷, 姜培坤, 孟赐福. 中国重要丛生竹热值及能量现存量[J]. 林业科学, 2016, 52(8): 122-130. |
[14] |
刁云飞, 金光泽, 田松岩, 刘延坤, 刘玉龙, 韩丽冬, 李云红. 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 林业科学, 2016, 52(5): 26-36. |
[15] |
赵凤君, 王秋华, 舒立福, 杨丽君, 刘柯珍. 大兴安岭针叶可燃物的热值和燃点与其超临界萃取物含量的相关性[J]. 林业科学, 2016, 52(4): 6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