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思文, 卫星, 李虹谕, 韦庆钰. 水曲柳轻基质容器苗菌根化生长效应[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73-181. |
[2] |
朱凯月, 王庆成, 吴文娟. 林隙大小对蒙古栎和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和形态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4): 150-157. |
[3] |
杜满义, 封焕英, 范少辉, 苏文会, 毛超, 唐晓鹿, 刘广路. 闽西毛竹林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J]. 林业科学, 2017, 53(3): 12-20. |
[4] |
张鹏, 宋博洋, 吴灵东, 沈海龙. 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对不同脱水条件的萌发和生理响应[J]. 林业科学, 2017, 53(3): 60-67. |
[5] |
卫星, 吕琳, 李贵雨, 汤园园. 空气修根对水曲柳无纺布袋容器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6, 52(9): 133-138. |
[6] |
王振海, 殷秀琴, 张成蒙. 土壤动物在长白山臭冷杉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J]. 林业科学, 2016, 52(7): 59-67. |
[7] |
耿鹏飞, 金光泽. 小兴安岭4种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的时空格局[J]. 林业科学, 2016, 52(6): 140-148. |
[8] |
王宁, 杨雪, 李世兰, 王楠楠, 韩冬雪, 冯富娟. 不同海拔红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J]. 林业科学, 2016, 52(1): 150-158. |
[9] |
杨博文, 胡立江, 沈海龙, 孙相臣, 张鹏. 高台整地和苗木截干对水曲柳次生林下水曲柳栽植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 51(8): 104-113. |
[10] |
赵兴堂, 夏德安, 曾凡锁, 姚盛智, 商永亮, 张桂芹, 王元兴, 张同伟, 詹亚光. 水曲柳生长性状种源与地点互作及优良种源选择[J]. 林业科学, 2015, 51(3): 140-147. |
[11] |
刘晓晗, 王峰, 董爱荣, 陈俏丽, 刘立宏, 零雅茗, 王博文, 丁晓霞, 王世新. 粗毛纤孔菌糖苷水解酶5基因克隆及蛋白质结构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 51(2): 163-168. |
[12] |
高文韬, 陈玉宝, 孟庆繁.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J]. 林业科学, 2014, 50(9): 89-96. |
[13] |
韩海燕, 张涛, 王鹏程, 雷静品,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3种林分类型土壤呼吸特征[J]. 林业科学, 2014, 50(11): 182-187. |
[14] |
何云, 周义贵, 李贤伟, 苗宇, 范川, 陈栎霖.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动态[J]. 林业科学, 2013, 49(7): 26-33. |
[15] |
漆良华;范少辉;杜满义;石雷;岳祥华;毛超. 湘中丘陵区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 有机碳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J]. 林业科学, 2013, 49(3): 1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