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 2002, Vol. 38 ›› Issue (3): 87-93.doi: 10.11707/j.1001-7488.20020316
田呈明 梁英梅 康振生 李振岐 赵彦修
Tian Chengming,Liang Yingmei,Kang Zhensheng,Li Zhenqi,Zhao Yanxiu
摘要:
利用生物电镜技术对落叶松—杨栅锈菌(M .larici-populina)与不同杨树无性系互作过程中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非亲和性组合中,病菌侵染结构的受抑情况不同,主要表现为菌体内出现颗粒状物质和多聚核糖体,细胞紊乱程度增加,原生质解体;乳突、胼胝质的形成;吸器畸形及外包被物和管状复合物体的出现。寄主细胞对病原菌入侵的反应因品种而异,菌丝在寄主细胞间隙或沿寄主细胞壁延伸时,感病品种的叶肉细胞保持正常状态。抗病组合中,与菌丝接触部位的寄主细胞壁明显增厚,并产生乳突,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出现黑色沉积物;寄主细胞分泌电子致密度不同的物质包围吸器,同时细胞器与吸器相伴随,并向吸器周围聚集;叶绿体畸形,淀粉粒肿胀,最后消失;质膜内陷发生质壁分离,液泡膜上沉积大量的深色颗粒状物;细胞膜破裂,染色加深;细胞质紊乱,细胞器解体,细胞颗粒化或空泡化而坏死。中抗品种的细胞解体后,与受侵细胞相邻的寄主细胞仍很正常;高抗与近免疫品种的受侵细胞解体、坏死后,相邻的细胞也发生解体或坏死。而寄主细胞的坏死通常晚于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