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毓晨,李泽建,黎桂鸿,魏美才. 危害短梗稠李的中国丑锤角叶蜂属(膜翅目:锤角叶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20, 56(5): 105-112. |
[2] |
王少博,周洲,陈怡萌,王玉珠,张永安,曲良建. 光周期和温度诱导美国白蛾滞育[J]. 林业科学, 2020, 56(4): 121-127. |
[3] |
杨忠岐,王小艺,钟欣,刘昕,曹亮明,王海贞. 寄生青海草原毛虫的金小蜂一新种(膜翅目:金小蜂科)[J]. 林业科学, 2020, 56(2): 99-105. |
[4] |
贺然,崔夏,应玥,曲良建,王瑞珍,张永安. 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白僵菌菌株室内筛选和鉴定[J]. 林业科学, 2020, 56(10): 129-134. |
[5] |
茅裕婷,马涛,蓝来娇,温秀军. 松材线虫生防真菌伊氏线虫菌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20, 56(1): 180-190. |
[6] |
姚亚林, 陈祥盛, 杨琳. 取食危害粉单竹的额垠叶蝉属一新种(半翅目:叶蝉科:角顶叶蝉亚科:额垠叶蝉族)[J]. 林业科学, 2019, 55(7): 105-110. |
[7] |
刘萌萌, 李泽建, 唐也, 魏美才. 危害白榆的中国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19, 55(6): 74-80. |
[8] |
张元臣, 苏山玉, 刘苹, 张玉晓, 张坤朋, 王景顺. 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调查及其优势天敌生物学特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2): 137-142. |
[9] |
王越,张苏芳,徐瑶,刘福,孔祥波,张真. 美国白蛾HcSID-1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在幼虫中的功能验证[J]. 林业科学, 2019, 55(10): 48-56. |
[10] |
刘萌萌, 李泽建, 闫家河, 魏美才, 牛耕耘. 危害欧美杨的中国厚爪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18, 54(6): 94-99. |
[11] |
王浩, 石娟, 骆有庆, 盛茂领, 周丰, 郑子金. 我国松树蜂(膜翅目:树蜂科)天敌调查及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J]. 林业科学, 2018, 54(3): 91-96. |
[12] |
张宁, 杨云天, 王晓勤, 刘萌萌, 魏美才. 危害青海云杉的腮扁蜂属(膜翅目:扁蜂科)一新种[J]. 林业科学, 2018, 54(2): 126-130. |
[13] |
王姣, 周国英, 苏圣淞, 何苑皞, 董文统, 张茜, 刘君昂. 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J]. 林业科学, 2017, 53(7): 105-110. |
[14] |
刘慧慧, 张永安, 王玉珠, 曾宝胜, 刘群, 张真. 美国白蛾Wnt-1基因的基因组编辑[J]. 林业科学, 2017, 53(3): 119-127. |
[15] |
高悦, 仇才楼,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无人机(UAV)施药防控美国白蛾的飞行参数及防治效果[J]. 林业科学, 2017, 53(12): 147-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