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 2008, Vol. 44 ›› Issue (6): 5-9.doi: 10.11707/j.1001-7488.20080603
赵雨森1 辛 颖1 曾凡锁2
Zhao Yusen1,Xin Ying1,Zeng Fansuo2
摘要:
对阿什河源头地表水来源过程中各环节(包括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水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树干径流的酸化最为明显,地表径流对林分水质酸化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大气降水经过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后,穿透水和树干径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K和Mg元素含量增加; 穿透水7、8、9月Na元素含量都低于大气降水,为负淋溶; 对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而言,Zn元素含量在观测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同,都是6—9月逐渐降低; 各月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Mn和Fe元素平均含量都高于大气降水和穿透水; 地表径流经过林地土壤层的深层交换和净化后汇集成溪水,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含量明显降低; 溪水和河水中的Mg和Zn元素含量在观测时间内变化趋势一致,Mg元素含量变化都呈“W”形,Zn元素含量都是6月最高,9、10月份未检出; 各月河水中总N、总P、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都高于溪水,且Na、Mg和Ca元素含量也都高于溪水; 溪水综合评价结果属于Ⅱ类水体,河水综合评价结果属于Ⅳ类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