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卫, 杨俊杰, 罗晓莹, 周长江, 陈世发, 杨志军, 侯荣丰, 陈再雄, 李永生.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植物丹霞梧桐的潜在生境评价[J]. 林业科学, 2019, 55(8): 19-27. |
[2] |
曹红雨,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媛媛, 任悦, 陈宇轩, 郭米山. 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9, 55(8): 118-127. |
[3] |
陈俊, 艾训儒, 姚兰, 陈思艺. 木林子大样地两个青冈属优势种的点格局对比[J]. 林业科学, 2018, 54(10): 1-10. |
[4] |
王家鸣, 许涵, 李意德, 林明献, 周璋, 骆土寿, 陈德祥. 地形异质性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1): 1-11. |
[5] |
韩婉诗, 王德良. 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白鹇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J]. 林业科学, 2017, 53(8): 71-80. |
[6] |
谭凌照, 范春雨, 张春雨, 赵秀海. 局域生态过程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相似度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11): 12-19. |
[7] |
刘霞, 徐正会, 于娜娜, 张成林. 藏东南嘎隆拉山及墨脱河谷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J]. 林业科学, 2016, 52(11): 88-95. |
[8] |
胡晓静, 张文辉, 何景峰. 秦岭南坡栓皮栎实生苗的构型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 51(9): 157-164. |
[9] |
张亚芳, 李登武, 王梅, 刘盼.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J]. 林业科学, 2015, 51(2): 1-10. |
[10] |
冯久莹, 蔡蕾, 贺海洋, 沈树祥, 张树玲, 孟永禄, 戴凡炜, 许正, 高俊平. 新疆14种野生蔷薇属植物生境调查[J]. 林业科学, 2014, 50(11): 44-51. |
[11] |
赵志刚, 郭俊杰, 曾杰, 徐建民. 广西大明山格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数量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4, 50(10): 1-7. |
[12] |
卢杰, 郭其强, 郑维列, 徐阿生.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3, 49(8): 154-160. |
[13] |
杨延峰, 张国钢, 陆军, 刘文, 李振吉. 贵州草海斑头雁越冬觅食地选择[J]. 林业科学, 2013, 49(8): 176-180. |
[14] |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腾格里沙漠南缘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J]. 林业科学, 2013, 49(12): 1-9. |
[15] |
周建云;李荣;张文辉;何景峰.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J]. 林业科学, 2012, 48(4): 149-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