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亚藏, 冯仲科. 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研建[J]. 林业科学, 2019, 55(5): 65-73. |
[2] |
王晓玮, 任雪燕, 梁英梅. 基于MaxEnt模型的松针红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及适生性预测分析[J]. 林业科学, 2019, 55(4): 160-170. |
[3] |
吕振刚, 李文博, 黄选瑞, 张志东. 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适宜分布区预测[J]. 林业科学, 2019, 55(3): 13-21. |
[4] |
王婧如, 王明浩, 张晓玮, 孙杉, 赵长明. 同倍体杂交物种紫果云杉的生态位分化及其未来潜在分布区预测[J]. 林业科学, 2018, 54(6): 63-72. |
[5] |
路伟伟, 余新晓, 贾国栋, 李瀚之, 刘自强. 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3): 1-7. |
[6] |
白雪, 范泽鑫.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水青树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8, 54(3): 161-167. |
[7] |
苑冉, 李欣悦, 吴韶平, 曹传旺. CO2浓度升高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体内解毒酶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8, 54(12): 102-109. |
[8] |
钱杨, 孙洪刚, 董汝湘, 姜景民. 针叶树碳水化合物分配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8, 54(1): 141-153. |
[9] |
田晓瑞, 舒立福, 赵凤君, 王明玉.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火险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7): 159-169. |
[10] |
张蓓蓓, 徐庆, 姜春武. 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J]. 林业科学, 2017, 53(12): 20-29. |
[11] |
宋雄刚,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苗振旺, 刘随存, 李永福. 应用最大熵模型模拟预测大尺度范围油松毛虫灾害[J]. 林业科学, 2016, 52(6): 66-75. |
[12] |
陈婕, 徐庆, 高德强, 马迎宾. 西鄂尔多斯半日花及霸王的水分利用[J]. 林业科学, 2016, 52(2): 47-56. |
[13] |
苗庆林, 田晓瑞. 多气候情景下大兴安岭森林燃烧性评估[J]. 林业科学, 2016, 52(10): 109-116. |
[14] |
程瑞梅, 刘泽彬, 封晓辉, 肖文发. 气候变化对树木木质部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15, 51(6): 147-154. |
[15] |
马星霞, 蒋明亮, 王洁瑛. 气候变暖对中国木材腐朽及白蚁危害区域边界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 51(11): 83-90. |